首頁>教育>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平時娃上學的日子,爸爸媽媽還能想辦法解決帶孩子的問題。

可是一旦孩子放了長假,整個家庭的生活作息時間就會被打亂。

孩子每天都在家“鬧騰,媽媽不可能為了照顧孩子就請假辭職不幹,可是又不能把孩子一個人扔在家裡,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很多家庭都會選擇把老家的老人接過來照顧孩子。

放眼我周圍的一些朋友,大部分的父母都會選擇這個辦法來臨時解決照顧孩子的問題。

老人都是隔代親,看著孫輩的孩子都是滿眼的心疼和愛護,再加上突然住在一起的緣故,老人就會特別地寵溺孩子。

我女兒放暑假之後就被送回老家,每天由爺爺奶奶帶著她,一個月的時間孩子的脾氣大增,只要有一點不滿意孩子就會發出“哼哼唧唧”的聲音,爺爺奶奶見狀立刻就會“投降”。

一句話概括就是爺爺奶奶被一個4歲的娃拿捏得死死的,老人看起來樂此不疲,娃卻越來越恃寵而驕而且一副“你能把我怎麼樣”的態勢。

隔代育兒的4個坑,很多家庭中都存在,看看你家中招了沒?

隔代育兒有利有弊,和老人相處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一些育兒分歧,悅媽給大家總結一下,一起來看看你家有沒有。

第一個坑:老人過度寵溺,沒有原則

在老人的眼裡孩子做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孩子哭孩子鬧也不會去阻止,而是會順著孩子的心思去滿足孩子。

在孩子的面前老人可以毫無原則和底線,也就是說只要孩子想要做的事情,哪怕明知不對,老人也會依著孩子。

表面上看起來老人疼愛孩子,孩子也得到了無限的寵愛,可實際上這種方式卻會助長孩子的不良習慣和性格。

孩子會錯誤地把自己認為是世界的中心,其他人都要聽自己的意見,否則孩子就會不依不饒甚至大吵大鬧,從而養成自私、偏激的性格。

七悅有段時間就是如此,因為奶奶太過於縱容孩子導致孩子脾氣大增,只要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要立刻得到,否則就會生氣哭鬧。

因為這件事我跟孩子爸爸也多次跟奶奶溝通,一定要給孩子設置底線教育,不能做的事情堅決不允許去觸碰。

第二個坑:老人追著餵飯

孩子到了1歲之後就可以開始學著自主吃飯了,這個時候是訓練孩子獨立吃飯的最佳時機。

可是有些老人總是覺得孩子年紀太小自己吃飯花費的時間長,而且孩子會把飯菜撒得到處都是,於是就想著一直給孩子餵飯吃。

回憶一下你的家裡有沒有這樣的場景,孩子坐在小板凳上眼睛盯著動畫片看個不停,奶奶端著飯菜一口一口地喂著孩子吃飯。

孩子吃一頓飯至少要花費1個多小時的時間,真的是令人心累。孩子吃飯注意力不集中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轉,出現胃部不適的症狀。

另外也會讓孩子養成不好好吃飯的作息習慣,將來孩子上幼兒園之後自主吃飯也會成為一個問題。

第三個坑:老人當著孩子的面反對父母的教育方式

婆媳矛盾很大程度上都是源於教育理念的差異。

一個家庭當中如果有人唱白臉的同時另一個人唱黑臉,那麼必定會讓孩子產生混淆,他不知道到底誰說的是對的,自己應該聽誰的,孩子下意識的反應就會選擇對自己有益的一方。

有時候媽媽因為孩子做得不對正在教育孩子,奶奶或者爺爺就在一旁打馬虎眼,覺得孩子年紀小不懂事情有可原,媽媽教育的差不多就行了,不必過於較真。

聰明的孩子善於察言觀色,立刻就能知道自己有了“靠山”,於是對著爺爺或者奶奶撒嬌賣萌。這個時候媽媽就會處於“被孤立”的地位,孩子不會把媽媽的教育放在心上,從而養成不好的習慣。

一旦孩子習慣了老人的“庇護”,他會認為自己擁有了保護傘,變得更加“不聽話”和叛逆。

第四個坑:幫著孩子對媽媽隱藏一些事情

媽媽不讓做的事情孩子偏要去嘗試怎麼辦?這個時候如果媽媽上班不在家的話,老人一般都會禁不住孩子的死纏爛打,最終選擇妥協,幫著孩子對媽媽隱瞞一些事實。

例如現在天氣炎熱,孩子都比較貪涼,愛吃一些冰激凌之類的東西。

這些冰涼的食物雖然當下能讓人感受涼爽,實際上孩子吃多了對腸胃並沒有好處。有些媽媽會禁止孩子吃這些冰激凌,但是老人就會比較心軟。

看到天氣炎熱,就會忍不住給孩子買冰激凌吃。為了不讓媽媽發現,老人甚至會幫著孩子一起隱瞞這件事,看起來是一件小事,可是孩子卻從中學會了選擇和隱瞞。倘若下一次遇到自己不想告訴媽媽的事情,孩子自己也會選擇故意隱瞞不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愛撒謊的性格。

總結

生活中的家庭有千萬種相處模式,老人幫忙帶孩子會習慣性地延續傳統的方式,這就不可避免地會與父母的育兒理念發生矛盾衝突。

隔代育兒雖然會存在很多“坑”,遇到很多的不開心和不順心,但是實際上老人始終是在出力幫助父母。

客觀上來說其實老人幫忙帶孩子也會帶來很多的好處。

一方面媽媽們能夠騰出時間外出工作,不但擁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更是能夠減輕家庭財務方面的壓力。

媽媽們不用每天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和家庭當中,更加能夠注重自我的提升和發展,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美好。

另一方面來說,老人帶孫輩也是令人開心的事情,他們同樣也獲得了兒孫繞膝的幸福晚年生活。

試想一下可愛的孩子對著爺爺奶奶說出一些暖心的話,這應該是令老人感到無比幸福的事情了。

只要老人是真心對待孩子,多一個人愛自己的孩子,甘願為孩子付出,其實真的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相反,如果你家老人也有上述一些不太妥當的行為,建議還是要跟老人仔細談一談,說清楚其中的利弊關係,讓家庭教育達成一致意見,這樣才能讓孩子獲得好的成長。

你家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嗎?

相關鏈接:

小升初如何安排假期?聽北大學姐的建議,娃開學成績能翻盤

小學三年級是分水嶺,想要孩子成績穩定提升,需堅持做好一件事

媽媽堅持給娃講睡前故事,3歲娃成了行走的“小百科”,引人誇讚

15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學生是否有“名牌大學命”?看兩科成績心裡就有數了,班主任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