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教育社會學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用社會學理論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教育社會學本身的理論去分析、解釋、甚至於解決教育系統、領域中的現象和問題。這裡所稱“社會學理論”之所以有此功能是由於社會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的研究對象主要是社會現象,教育系統中的教育現象和問題理所當然屬於社會現象範疇之中。

從社會學視角出發,分析留守兒童教育的社會學理論支持,為營造社會愛心氛圍,構建國家、群體及個人等多層面的留守兒童教育支持系統提供了基礎。

社會秩序理論

社會秩序理論的代表人物奧古斯特·孔德生活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經歷了大革命的法國,社會動盪不安,政權更迭頻繁,社會衝突和社會矛盾威脅著社會秩序。在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孔德提出了以追求社會均衡與社會和諧為目標的社會秩序理論。

其核心內容是:社會秩序是將社會看作一個有機整體,維持社會秩序就需要促進社會整合,實現社會團結。孔德高度重視社會各部分之間的和諧共存,以及它們對維持社會穩定所發揮的作用。

孔德極其關注人性對社會秩序的影響,他認為人性由感情、行為和才智構成,其中情感決定了人的理智和活動的目標,並提出“以愛為原則、以秩序為基礎、以進步為目的”的口號。認為愛既是出發點又是歸宿點,因為愛尋求秩序並向發展進取,秩序鞏固愛並引導發展,發展則推進秩序建設並回歸愛。

基於孔德的社會秩序理論,在留守兒童教育支持體系建設中,應該考慮以下因素:(1)留守兒童現象本質上破壞了傳統的家庭關係,弱化了家庭的社會秩序維護功能,必須通過迴歸家庭秩序,或通過構建家庭環境的社會秩序維護功能補償機制,來重構或維護社會秩序穩定機制。

這裡的迴歸家庭秩序,需要通過多途徑的農村留守兒童減量化機制,促使未成年人與其父母共同居住並就近入學;構建家庭環境的社會秩序維護功能補償機制,使農村留守兒童所缺失的家庭教育環境要素得到一定程度的補償。

(2)文化建設應是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基本策略。分析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社會根源,透過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家庭收入問題等表面原因,也不可否認地存在拜金主義思潮、家長責任意識淡薄、社會道德觀念弱化、社會責任意識不強等深層次的思想觀念問題或信仰危機,必須通過全社會的文化建設,重構主流價值觀。

3)弘揚愛的力量,構建和諧發展環境。正如孔德所說:“感情是人類的靈魂,行為的動力。推動力總是來自感情,才智永遠只是一個指揮手段或控制手段。”利他主義的“仁慈的愛”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力量。

留守兒童作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轉型期的特殊群體,需要家庭成員、就讀學校或托幼機構、社區(村)和社會各界的愛心,通過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的關懷、照顧和奉獻,構建和諧發展環境,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社會角色理論

社會角色理論的代表人物赫伯特·米德,是符號互動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人物。米德將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與角色扮演聯繫起來,認為自我是對社會客觀現實的內化和主觀解釋,自我的觀念是在社會互動中產生的。

米德區分了“主體我(I)”與“客體我(Me)”。“主我”包括每個人自發的、獨一無二的“自然”特徵,如在每個正常嬰兒和兒童那裡都有的無約束的衝動和動力。“客我”是自我的社會部分--對社會要求的內化和對那些要求的個人意識,“客我”是經過社會化的我,是社會化的結果。

從米德的觀點來看,客我在社會化過程中經歷了三個極不相同的階段,即模仿階段,嬉戲階段,和博弈階段。在前兩個階段,兒童開始想象和扮演某個角色,這時兒童以其他人的形象出現,他們開始學會從其他人的立場而不是自己的立場看待世界。

這個階段對於人格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是兒童們的“自我”開始形成的階段。米德認為:在兒童自我發展的這兩個階段中,符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正是由於人類有符號互動的能力,人們才可能扮演角色,並從中發展自我。

基於社會角色理論,留守兒童教育支持體系建設中應當考慮留守兒童的角色採擇、角色扮演和角色衝突等問題。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中面臨著角色採擇困擾,因此構建恰當的補償機制。

在兒童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家庭成員尤其父母在其角色採擇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榜樣和導向作用,父母長期外出無疑使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形成角色採擇困擾,留守兒童教育支持體系建設中的“代理家長制度”正是這種缺失的一種有效的補償機制。

留守兒童家庭成員的角色扮演和角色衝突問題也應該引起社會的正視,留守兒童問題實際上已涉及留守兒童家庭成員的諸多問題,實施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已成為時代的迫切需要。關愛服務留守兒童,構建留守兒童教育支持體系,首要的前提是釐清各類支持服務主體應該承擔的社會角色。

福利國家理

“福利國家”一詞最早由英國大主教威廉·坦普爾在《公民與教徒》一書中提出。貝弗裡奇領導的英國社會保險與救助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名為《社會保險與相關服務》的報告,正式採用了“福利國家”概念,並針對當時貧困、疾病、骯髒、無知和懶惰等嚴重社會問題,提出建立社會保險體系,實行公共救助制度。

其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福利國家理論。福利國家理論認為,福利國家能給全體國民帶來福利,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加強國家對社會經濟活動的管理和監督,擴大社會福利,實現國民收入的公平分配,實現社會經濟生活的民主化、公平化。

實現福利國家是政府的責任,在國家和僱員、僱主三方合作的福利國家運行機制中,國家的作用是決定性的。換句話說,所謂福利國家是一種制度安排,在這種制度下,公民要盡納稅的義務,並享有獲得福利的權利,而政府必須承擔提供福利的責任。

基於福利國家理論,在留守兒童教育支持體系建設中應當予以考慮,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公民群體,在享受均等社會福利的前提下,應享受福利國家的家庭救助或社會救濟,對於家庭困難的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國家或政府有責任提供家庭救助或社會救濟。

處於社會經濟發展轉型期的中國,由於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龐大,依靠現在社會福利體系不足以支撐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救助和社會救濟,公共財政支持因成為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

農村留守兒童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群體,其中的特殊群體,如單親家庭留守兒童、殘疾留守兒童、有不良行為的留守兒童等,更應受到福利國家的高度關注和社會福利的特別支持。

需要層次理論

人本主義強調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美好的,強調自我表現、責任心、創造性、自主性等心理品質和人格特徵的培育,這正是對人關愛的體現。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作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充分肯定人的尊嚴和價值,積極倡導人的潛能的實現。

需要層次理論的核心是人的自我實現,反映在教育領域也是“人本主義”理念的體現,人的需要不斷滿足、不斷提升,就決定了人的發展是在人作為主體的不斷追求中不斷實現的,因此,這對於生動活潑地、自主地、具有創造性地發揮留守兒童的潛能和良好個性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留守兒童的教育支持必須建立在兒童內在需要的基礎上,倘若兒童沒有源自內在的學習需要和發展需要,留守兒童的學習與發展是不可能進入到良性發展的狀態,因此,有關人的需要的研究便成為留守兒童教育支持的心理學基礎。

4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幼兒園“超前教育”,給孩子帶來了不小的危害,或將在二年級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