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前言

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規劃教育必須反映當前規劃實踐的需求。規劃教育專業認證的標準和結果能否獲得行業和社會的廣泛認可,是其對規劃專業設置行使約束力的關鍵。

目前,中國的規劃教育專業認證(即“專業評估”)工作已開展20餘年,由於快速的規模化發展和參差不齊的辦學質量,多數院校還不具備申請評估的基本條件。

全球來看,英國的規劃教育專業認證起步最早、發展較成熟,其最大特色是通過緊密聯繫專業認證與執業認證來培養規劃師。

國內外關於中英規劃教育專業認證方面的究都是個案或局部的探究,缺乏對二者發展演化的系統研究,尤其缺少對現行認證體系各方面的比較研究。

本文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梳理中英規劃教育專業認證的演化歷程,分析認證與教育、實踐的關係,並對兩國現行認證體系進行多方面對比和特點辨析,探討和展望中國規劃教育專業認證的改革方向。中英規劃教育專業認證的演化歷程教育及專業認證會受到所在地社會、經濟、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英國採用了地方分權制,通過制度化、標準化、專門化的方式來實現國家和地方權力的調節,高等教育及相關專業認證也因此被賦予了較大的自主權,專業認證因其科學、規範和標準的特性而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具有極強的獨立性和行業約束力。中國的專業認證由政府相關部門主導,行業協會或民間機構參與運行管理。

由於兩國的政治經濟體制有本質區別,因此在比較研究和學習借鑑時需客觀謹慎。城鄉規劃人才培養的行業適應性非常重要,因此城鎮化發展所面臨的階段性問題和同時期規劃實踐的工作重點是影響規劃教育及其專業認證的關鍵因素。本章運用文獻檔案研究法,從城鎮化、規劃實踐、規劃教育、專業認證入手,對中英的規劃教育專業認證演化分階段梳理,旨在探究二者的區別與聯繫。

20世紀末,區域間發展失衡、全球環境惡化,統籌協調和環境管理受到重視。隨著規劃實踐對人才需求的轉變,規劃教育向自然科學領域延伸,弱化了工作室教學,強調通過前瞻性研究型教學促進思維訓練、提升分析決策力。

為了綜合評價畢業生能力,1991年RTPI發佈了《規劃教育政策與導則》,首次取消了課程清單,取而代之的是對規劃師預期能力的培養,包括綜合性知識、初級基本技能、規劃價值的正確認知以及與相關領域的聯繫等。

此階段專業認證從課程認證過渡到對教學實踐內容和組織方式等多方面的綜合評價,是以培養人才能力為導向的形成性評價。其中,認證內容和過程更加細化:申請文件包括專業基本信息、機構屬性、教師結構、教學週期、課程與教學方式、入學要求、學費、就業、學術研究等;

認證委員會由具有學術和實踐經驗的專家組成;對教學和管理進行現場綜合考察,注重創新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對政策和職業道德敏感度的考察;認證有效期一般為5年。進入21世紀,全球化競爭、氣候變化以及可持續發展引發規劃工作範疇不斷外延,學科空心化嚴重。

規劃教育中建築學、工程學的核心地位逐步被社會學、經濟學、地理學、環境管理等取代,跨學科融合弱化了空間本質,因此RTPI連發多文呼籲規劃教育迴歸空間。此時的認證標準與教育界觀點差異較大,RTPI要求課程反應當前的規劃政策與實踐,而教育界認為大學應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智力和思辯力),而非訓練有素的規劃師。

隨著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廣泛實施,RTPI於2004年發表了《規劃教育政策聲明》,並於2012和2015年出版了修訂版,對認證標準進行改革:給予規劃院校更大的自由度、鼓勵多元化辦學,建議通過寬泛的知識平臺和具體的研究方向,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通才;

不再明確規定教學內容,只提出指導性成果清單,如教學實踐對象應以場所和空間為主,強化分析決策過程的批判性思維,加強多學科知識在規劃中的綜合應用等,尤其將“如何用”和“為什麼用”(價值觀)作為規劃師區別於其他學科從業人員的核心能力。

至此,規劃教育在拓展到多元化的教學研究方向後,又逐步迴歸空間本質,強調對價值觀和行動力的培養。

此階段專業認證在多元化人才培養的導向下展開綜合評價,以成果清單的方式關注5項核心指標:管理體系、教學、學校支持及資源配置、質量保證體系、平等與多樣性(為處於不同學術或職業階段的學習者提供相應課程)。

認證過程中實行校內自評與校外審核相結合,其中校內自評標誌著內部監控機制的建立,RTPI由提供具體方法轉變為提供方向性指導。

綜上,為確保規劃人才的培養符合行業和區域發展需求,英國規劃教育專業認證根據不同階段的城鎮化需要進行變革,調整認證標準和內容。RTPI轉變角色,通過引導的方式鼓勵規劃院校發揮自身辦學特色和地緣優勢,培養差異化的規劃人才。除外界和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和影響外,專業認證對各規劃院校的決策以及資源分配產生了重要影響。

快速城鎮化引發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城鄉二元化以及環境和交通等問題。規劃實踐、學科和教育均採取了相應的改革措施:2008年《城鄉規劃法》頒佈並提出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引入鎮、鄉和村莊規劃;2011年城鄉規劃正式成為獨立的一級學科,關注城鄉規劃的人才培養和實踐研究;

專指委發佈《城鄉規劃本科指導性專業規範(2013年版)》,在學生能力結構相應的支撐課程中,村鎮規劃成為核心課程。受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制約,仍有多數地方院校不能滿足申請認證的要求。

為進一步科學有效地推進認證工作,建設部發布《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評估文件(2009版)》:關注智育標準(規劃原理、規劃編制與設計、規劃行政管理、規劃相關知識、調查分析及表達、規劃實踐與能力、外語與計算機能力),認證結果與執業資格考試有一定聯繫;

採取定量(師資、圖書資料、設施等)和定性(學術、道德修養、群體意識、地方特色等)相結合的認證方法,強化能力培養、鼓勵特色辦學;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院校自評、社會與行業參與的認證體系;以學生為中心,關注歷屆畢業生反饋;自評報告中,非首次參評的規劃院校需要對上屆視察小組報告以及報告中的意見進行回覆,通過不斷改進形成循環提升態勢。

此階段專業認證的核心由辦學條件轉向對人才質量的評價,標準也更明確、規範與科學。認證鼓勵多元主體參與,逐步從質量監控轉變為持續改進、定量與定性評價結合、以學生為中心、多元化人才的質量把控與提升。

1.2.3優化階段(2018年-今)2019年中國城鎮化率突破60%,即將步入成熟穩定階段,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從規模與速度轉向生態優先與綠色發展,國土空間治理中空間與社會的互動成為了規劃工作的重心。

複雜的社會、城市問題觸發規劃外延,造成各類規劃由不同部門負責、管理分散,不同規劃法律制度各自為政的局面。為解決政出多門的矛盾,2018年自然資源部成立,對所有自然資源進行統籌規劃和管控,2019年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多規合一。

面對行業重大變革,自然資源部對2020年註冊城鄉規劃師職業資格考試做了相應內容增補。然而,建設部發布的《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專業評估文件(2018版)》整體框架和側重點未變,認證標準和範圍也尚未做出調整。

國土空間規劃產生於中國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後半段,其目標任務、所需知識技能和遵循的發展規律等都發生了深刻複雜的變化——除滿足不同空間訴求外,還要凸顯公共政策屬性,平衡與協調各方利益。2018年至今,關於“強化傳統”還是“迎變而上”的討論一直在教育界熱議。

下一階段如何通過優化調整專業認證,引導規劃教育進一步強化空間和多學科的互動實踐,保障人才能夠適應不同區域的發展需求,值得思考。綜上,中國的規劃教育專業認證起步較晚,經濟社會與規劃教育的發展不斷推動專業認證的改革,不同階段的專業認證具有不同的定位和作用。出於體制和國情的原因,中國的專業認證由政府委託的專評委統一組織開展工作。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多元主體參與、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的專業認證體系。英國專業認證在行業協會的主導下開展工作,以成果為導向,密切聯繫執業認證,營造自主監控的氛圍;中國專業認證在政府主導、行業參與下開展工作,結合國情和發展現狀初步形成了多元主體參與、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的認證體系。

其次,在對中英兩國現行認證體系的多方面對比中發現:由於兩國的發展階段和歷史背景不同,中英採取了不同的認證機制,都是各自環境背景下的選擇;兩國賦予專業認證和執業認證的責任不同,兩項認證間的緊密程度有區別,但都在各自體系中都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兩國所處的城鎮化階段不同,專業認證的申請條件和認證標準的側重點不同。

通過以上梳理和分析,建議下一階段中國規劃教育專業認證在兼顧宏觀與微觀、內外部因素結合、樹立良好的價值導向、拓展與精細管理等方面進行優化,確保培養符合現階段和未來社會發展所需的規劃人才。

6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初中英語零基礎,進入高中,能否實現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