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這個詞經常用來形容學習能力較差,面對試題經常答非所問的同學。我們上學時,評價體系相對單一,主要就是看學科成績。
不過,其實在各個領域,都存在高手和差生之分。與其說“行行出狀元”,倒不如說“行行有學渣”比較普遍。
不要以為藝考就是捷徑,不努力的話也很容易成為藝術類的學渣。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曾經有一個畫室的學生,因為畫鄧紫棋畫得“太醜”而走紅。這次他們換了新的課題。
美術學渣畫田姥姥,看後真是一言難盡,“本尊”來了也未必認識
在我們普通同學的印象裡,美術生是一種“特殊的存在”。他們拿著工具安靜作畫的樣子,總是顯得既神秘又高端。
而且想到用這種方式代替做題,好像真是“享受”。不過這樣的想法在真正的美術生眼裡,就太天真了。學習專業課也是要付出很多辛苦的,看起來再有趣的東西,也要經歷枯燥期。
特別是對於學渣來說,很容易就失去耐心,面對老師佈置的任務,開啟了“自主發揮”的模式。原本試題中要求畫“田姥姥”吃麵包的樣子。
這些同學的畫風卻漸漸“跑偏”,倒是遵守了“生動”的原則,可如果不知道原型的話,真是很難看出來他們畫出來的到底是誰。
光是看這皮膚黝黑的程度,就叫人很難分辨,怕不是畫了個非洲人?還是說姥姥在吃“髒髒包”的時候,不小心都塗在了臉上?
這還算“好的”,至少從線條和結構等方面看,還是有些功底的。另一位同學更叫人“一言難盡”,雖然動作同步,卻把姥姥畫成“另一個物種”的樣子。
這樣的作業交上去,連本尊(本人)也未必能猜出是自己。這些學渣的作品中,最受網友認可的是下面這位學生。
乍一看雖然畫的也不是很像,但是從眼睛、耳朵等細節上來說,還是很“神似”。只是這頭髮弄成了方形的模樣,屬實有點“猝不及防”。是不是畫到最後沒有耐心了呢。
美術生也需要考慮“答題節奏”,想得高分不容易,經驗很重要
即使藝考生佔高考人數的比率在上升,但整體來說,他們依然是少數群體。習慣了只學文化課知識的同學可能不知道,美術生在考試時,同樣需要講策略和技巧。
而且站在他們的角度看,這種難度不亞於日常的考試。同等水平的學生,在藝考時可能因為一次發揮的失誤,成績相差很大。
就比如畫“田姥姥”這種人物題材,想要畫得像是有一定難度的。“慢工出細活”有一定道理,但問題是考試有時間要求。
有的學生本來技術水平很不錯,但因為過於重視細節,沒有把握好節奏,眼看快到考試結束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地方來不及畫。
這時候就只好草草了事,儘量畫的完整,爭取得到基本的分數。但是如果不重視細節,又可能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平,難以有競爭力。
到底如何把握好這個作答節奏,只能讓考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過往的經驗,訓練出適合個人的答題速度。所以,平時的訓練也需要注意積累經驗。
美術生的數量在增多,競爭比過去更激烈了,決定學習之前要慎重
其實很多人對於藝考生有一種天然的“羨慕”,在家庭經濟能力逐漸提升以後,有更多家長支持學生實現這種願望。
美術專業雖然也需要投入教育成本,但相比其他一些比較“燒錢”的專業,更容易被普通家庭接受。不過想要讓學生入門的家長,也需要從多方面考慮。
首先,不要再認為藝考有明顯的捷徑可走。現在美術生的數量在不斷增多,高校招生規模是有限的。有些院校對於藝術類考生,甚至有縮減規模的趨勢。
所以,他們的競爭會比以往更為激烈。其次,家長也要思考子女畢業後的出路。這類人才已經不再稀缺,平均工資其實並不理想。
比如普通院校的美術生,畢業後拿三四千月薪也是很常見的。倘若家庭條件一般,比較介意教育投入的回報率,學生又不是特別有天賦的話,需要慎重考慮。
【今日話題】你對美術生有哪些建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