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一所偏遠的農村學校,去年考編加上招聘的代課教師多達四十人之眾。為什麼以三年為一個時段呢?因為我們這裡規定,教師的服務年限為三年,三年以後才允許工作調動。
所以,把教齡三年以內的老師劃歸新教師管理,實在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我校新教師竟然達三分之一還多,不能不引起足夠的重視。
我把新教師管理流程梳理如下:納新——研究制度——拜師——教學常規的“長征icon”——彙報——小結。
新入職教師單獨有個學校制度學習會,由學校教幹負責安排學習,講解,必要時還組織測試。
學校實施青藍工程,舉辦新入職教師拜師會,結對幫扶,希望新教師找到教學榜樣,教學實踐的師傅。
教學常規的“長征”之路:摸底課—達標課—提高課—研究課—公開課。三年新教師要在三年內走完課堂教學這一段歷程,我把它叫作“長征”,也就是說,三年之內呢,你必須達到能上公開課的要求,公開課是意味著什麼?那就是優秀的標準。
對新教師的管理歸結起來,就是目標任務驅動法,就是要定目標,壓擔子,同時做到兩個保障:一是引領幫扶,二是評價激勵。一段時間後,就要通過論壇、座談會等形式,讓他們彙報思想、反思成長,如果佈置任務是驅動,那麼彙報、小結就是加油門。
事實證明,這種對新教師的管理,效果還是很好的。有人或許對此不屑一顧,可是,當青年教師成為學校主力軍時,就必須務實的作風、不遺餘力地提高教師的專業,這才是學校發展的強勁動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