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你可能不會相信,寶貝這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下,可能也有不同的意義,就比如有一位小學家長,會因為孩子被老師稱呼為“寶貝”,而怒火中燒。
老師和家長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比較微妙,特別是在學生變得越來越金貴後,老師生怕因為教育學生時某句話說重了,而引來家長的埋怨和責備,不過多數家長也並非得理不饒人之輩。
更多的情況下,家長是非常配合老師工作的,即便是老師一不小心用錯了懲戒權,只要沒有真的對學生造成身心傷害,家長也是可以一笑而過,並且會主動給老師個臺階下。
面對家長的寬厚,更多的老師會更加嚴於律己,為學生傾注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但也會有個別老師覺得家長好欺負,於是乎就開始變本加厲地對學生進行錯誤的教育示範,就比如這位老師。
“活該被打”,只因叫了一聲“寶貝”,女老師被學生家長毆打入院!
“寶貝”這個詞是家長常對學生說的愛稱,不少小學老師也會稱呼學生為寶貝,以顯示自己對某名學生的喜愛之情。但有一名女老師,只因叫了一聲寶貝,竟被家長毆打入院。
這位老師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掩面哭泣,能看得出她對自己的遭遇表示非常不理解,不但要求對方承擔醫藥費,還必須要當眾道歉。看到這先別急著為老師打抱不平,讓子彈飛一會兒。
據家長表述,這位老師並不是他孩子的班主任,那天孩子剛走到班級門口,就聽到這位老師和孩子的班主任說:你們班的寶貝來了。沒想到就是這句“寶貝”徹底惹怒了家長。
原來這名學生在班級裡學習成績不好、體育能力也不突出,平時調皮搗蛋卻是第一名,所以在對他有了解的老師眼中,這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學渣,還是會因為一個人影響全班紀律的那種。
所以家長覺得,這位老師就是在說反話,是在側面罵自己的孩子。於是就有了前面發生的“毆打住院”一事,家長的意思是,我可以道歉,但是她必須先跟孩子道歉。這真相叫人意外。
有網友說:被打的老師真活該,就不應該吐槽學生。也有網友說:家長打人是不對,但這位老師也很不對。還有網友說:老師別以為自己有點文化就玩文字遊戲,家長可不傻。
家長打人確實不對,但教師的言行舉止更該反思
站在家長的角度分析,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學習成績差,本身就與老師的教育有關,然後老師不但不努力因材施教,還在背後冷嘲熱諷,家長生氣也是情理之中。
而這位老師估計是不敢承認自己在嘲諷,否則這個受害者的形象估計就要崩塌了。而且還有一個很尷尬的中間人,就是這名學生的班主任老師,因為八九不離十她也是吐槽者之一。
筆者認為這位家長會採用毆打的方式處理問題自然不對,同時也是在影射出他日常的家庭教育方式可能也是過於嚴厲的,再加上自己孩子學習成績差,他身為家庭教育的承擔者也應該負一定的責任。
但是這名教師的言行舉止也屬實應該反思,很理解教師會因為教育工作中的一些瑣事而找同事吐槽,但如果拿學生開涮難免就妄為師者,有吐槽學生的時間,還真不如相互探討下如何幫學生得到提升。
相比鼓勵式教育方式,為何教師更喜歡通過對比去激勵學生?
不難發現,現在很多老師都會在教育學生時會通過對比去激勵學生,比如老師的口頭語是:整個樓層就我們班最吵。或者說:你看看隔壁班的誰誰誰,學習成績咋就比你好?
其實老師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通過這種樹立榜樣的辦法去激勵學生,但是學生聽到的又是什麼呢?當老師說的次數太多,學生的自尊心會受到打擊,自信心也會隨之磨滅。
那最終學生可能就會抱著“我不是學習這塊料”的心態,選擇破罐子破摔。所以老師最好是多采用鼓勵式教育方式,比如在幫助學生樹立榜樣時,再對學生作出肯定,並給予鼓勵。
如此一來學生和老師的關係會變得更加融洽,學生的學習勁頭會變得更強,老師的工作熱情也會變得更高。在這種其樂融融的師生關係中,家長和老師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