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父母都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
雖然我們不承認孩子是家長附屬品的這個說法,但我們仍要肯定,孩子就是父母的精神寄託和新希望。孩子帶給父母的精神體驗,要比物質體驗重要很多。
這就像是父母對孩子掏心掏肺,希望的不是孩子以後用相同的待遇回報自己,而是希望孩子能夠真正地快樂,健康地成長。以至於那些慾望畸形的父母,終究是少數群體。
父母希望孩子有出息,是為了什麼?
為了孩子以後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在我們的意識形態中,我們會把孩子成家立業當成獨立的標誌,什麼18歲成年,什麼大學畢業,都不是很好的契機。只有孩子自己可以獨立生活了之後,父母才會真正放下心來。
而孩子是否能夠獨立生活,主要取決的還是學生時代的經驗積累,積累的能力和才幹是不是能夠被這個社會所承認,積累的社會經驗,能不能遊刃有餘地獨擋一面。
所以,每每想到孩子的未來生活,家長就不由得產生擔憂和壓力,希望用自己的語言點醒孩子,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這也是家長所謂的“學習是為了自己”的真實寫照。
孩子的未來是家長標榜自己的資本
當父母退休之後,整日無所事事地在公園閒坐的時候,因為無聊,就一定會和其他同齡人聊天的,而他們談論的內容,自然就非自己家孩子的發展莫屬了! 與其說是閒聊天,不如說是有目的的炫耀。
我的兒子每個月能賺多少錢,我的兒子在北京工作買了多大的房子,我的女兒找了一個什麼什麼樣的對象……萬變不離其宗,三句不離自己的子女。要是自己的孩子沒有任何可以吹噓的地方,父母還會感到抬不起頭呢!
但換一種方式思考,父母如此吹噓真的是想要借孩子的光嗎?當然不是,父母的生活怡然自得,根本不需要子女的支助,反而是在他們的精神世界當中,子女是重中之重。
哈佛耗時75年研究: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童年時會有這些特徵
其實,孩子未來能否有出息,並不是偶然事件,也不是隨機發生的事件,甚至和父母遺傳給孩子的智商沒啥關係。對於這一點,哈佛大學的相關專家就曾經用實驗證明了結果,經過了歷時75年的跟蹤調查,他們總結出瞭如下的規律:
人際關係可以處理得不錯
不管是學生時代還是步入社會,甚至是在日常生活的閒暇時光,我們都離不開群體生活,除非你整日宅在家裡,和外界完全隔離,不然多多少少都是很考驗我們的社交能力的。
只要存在社交,就少不了被其他人貼上標籤,我們不是別人肚子裡的蛔蟲,根本無法準確地掌握對方的想法,但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放棄揣測別人想法的行為。
因為只有我們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才能帶給我們內心更好的情緒體驗,甚至是可以幫助我們產生自信心和積極性,這兩種能力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發揮出來的力量和作用是超乎想象的。
有很強的好奇心
3歲左右的孩子會進入提問敏感期,對自己周圍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好奇,不斷地向父母提出疑問,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有時候的提問會讓家長感到措手不及,就像是針對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的解釋,怎麼才能更加通俗易懂呢?
但隨著孩子長大之後,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這個敏感期就消失不見了,孩子不僅不會向父母提問,反而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都會變得很少。這或許是因為父母曾經對孩子的態度非常不好,讓他們對父母感到了失望,才慢慢緊閉了心門。
但如果孩子恰恰相反,好像一直都身處這個敏感期的話,說明孩子的思維發展更勝一籌,他們總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當中,不會受到其他的人影響和干涉。
今日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