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很多人覺得,考上大學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不管考上了什麼大學。

家長認為:孩子開啟了新的生活,終於不用再過每天清早就匆匆奔向教室、晚上十一二點還在刷試卷的生活了,自己也可以輕鬆一些了,不用再擔心孩子的學習、早戀等等問題了。

而學生呢,以前經常聽父母和各科老師說“上了大學就輕鬆了”“大學有的是時間玩”之類的話,現在終於要上大學了,心情是比較輕鬆的,當然會帶著無比憧憬的心情踏上新的旅程。

真的就輕鬆了嗎?不一定,特別是對大學生來說。

如果不想擺爛,大學生們就要考英語四、六級,就要準備學好專業知識、考證、考研、考編等。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以前基本上不用擔心學費和生活費的問題,上大學後離開了家,一切就不同了。

關於大學生生活費,這兩個問題一直引起廣泛的討論:一是每個月生活費是多少,有一種說法是“五百活得下去,五千用得下去”,消費多少與學生的家境、所在的城市和個人的消費理念有關;一種是生活費怎麼給,有的父母會主動按月或者按年給孩子生活費,按月給一般會有個固定的時間,而有的父母不記得給,需要孩子張口要,這樣場面有時可能會有點尷尬。

一個大二女生就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場景。

她父親是按月給她生活費的,但一般不會主動發給她,所以她需要自己去要。

她知道自己家境一般,父親平時也很辛苦,她很體諒父親,每次要錢她都有些愧疚,能少要點就少要點,平時也儘量節省著花。

又到了需要向父親要生活費的日子了。

她跟父親說:“沒有生活費了。”他們之間交談一貫這樣,沒有多餘的話,也不會發各種表情。

父親認真地說了三個字:要多少。

女生每次主動要生活費都很尷尬,碰到父親問她要多少的時候她心裡更不好受,一種負罪感會油然而生。

有人看到女生髮的這個聊天記錄和感受就覺得很奇怪:父女二人怎麼會這樣對話?大學生的生活費一般每個月都差不多,做父母的為什麼要為難孩子呢?

可是,竟然有很多網友和這個女生有類似的經歷和感受。

一個山東女生說:我家也是這樣,我一般在固定時間之後好幾天才用完上個月的,我去問他們要的時候會被說“你又沒錢了”之類的話。

一個遼寧女孩深有同感,說自己正在糾結怎麼跟家人開口。

一個已經參加工作了的網友還為自己曾經的室友抱不平,因為室友只要不張嘴要,她的媽媽就不給,問了就給她兩三百還要罵她一遍。

當然,更多的父母會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很多事都想在孩子前頭,會第一時間把生活費打過去,還會經常噓寒問暖,問孩子錢夠不夠用。有的父母寧可自己過得拮据點,也不希望孩子在這個方面有顧慮。

有人說這有什麼好尷尬的,自己還是學生,找父母要生活費理所當然。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可能體會不到那種明知道家裡沒錢、還要小心翼翼伸手去要的感覺,其實不管家裡有錢還是沒錢,只要父母表現出哭窮的樣子來,子女或多或少都會有點愧疚感,從而不敢消費,買什麼東西都要特別在意價錢。

父母不主動給生活費這事,有時是“錢”的問題,有時可能不是吧。個人認為,既然這個錢總是要給的,如果手裡有錢,不如按時給、主動給,免得讓孩子難為情,甚至因此產生自卑的心理或者加重自卑感,當然,不是給錢就完事了,平時也要多和孩子溝通。

而孩子這邊呢,也要多多體諒父母的艱辛和不易,他們賺錢不容易,供幾年學費和生活費更不容易,另外,幾年大學生活很快就過去了,很多學生工作後回首過去時,會後悔以前沒有好好學習,把非常寶貴的時間都浪費在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了,所以,咱們在校期間要多學知識,提升能力,為未來的升學和擇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於父母主動給孩子生活費和等孩子開口要這兩種情形,大家更贊同哪一種呢?

6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專科畢業生從事什麼工作,很多人說自己目前在廠裡打工,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