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學生和家長的觀念中,高考是個很重要的分水嶺,在高考之前學生和家長身上都有很沉重的擔子,但高考結束後,學生上了大學,似乎學生和家長的壓力都會驟然減輕。
學生寒窗苦讀十餘年就是為了能在高考中獲得更好的成績,能通過高考考上更好的大學,當學生真正考上大學,進入大學階段學習時,不少家長和學生都會心中鬆了口氣:終於上了大學了,終於能放鬆一下了,但實際上現實遠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好。
其實每年都有很多考上大學的學生會進入一段時間的迷茫期,不知道自己上了大學後要幹什麼,畢業後能從事什麼工作,一切似乎都毫無頭緒,甚至有不少學生會因為這樣無方向的生活開始擺爛,最終走向了取消學籍的方向,讓以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付諸東流。
中國計量大學校長給出數據,每年九成學生被取消學籍或因遊戲
上大學對學生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在很多家長的心中意味著,學生終於走向了自己的未來,對很多學生來說,自己終於結束了漫長的學習生涯,將迎來更豐富多彩的生活,甚至有很多男同學會在寢室安排一臺“遊戲筆電”,將自己以前被限制不能打遊戲的時間全都還回來。
但今年開學,中國計量大學的校長髮言卻根據大學生如此現象給出了實際數據,直言網絡遊戲就是最大的校園毒品,每年有近90%的學生是因為過度打遊戲被取消學籍,而其中100%的學生不值得同情,建議學生戒掉網絡遊戲。
似乎在很多家長和學生的潛意識中都有著“上了大學就鬆了口氣”的想法,但實際上大學生活遠遠要比高中學習要殘酷的多,或許在高中階段學生能在父母和老師的監督、同學之間的陪伴下努力學習,但到了大學,沒有人會為了學生的學習而擔憂,於是不少學生開始放肆自己的慾望,而這樣的慾望和自由沒有限制住,即便沒被取消學籍,也很難有較好的發展。
然而當這位校長將越來越多學生被取消學籍的問題歸咎到網絡遊戲上,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爭議,有些人認為器無善惡唯在一心,遊戲筆電質上沒有好壞,端看學生怎麼使用遊戲。
還有一些家長認為遊戲對學生來說只是來自外界的誘惑,和菸酒一樣,如果能戒掉,能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狀態和發展,讓學生在大學中學會更多專業知識。
遊戲會影響學生學習,本質其實是缺乏自制力,家長要重視起來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就有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在抱怨遊戲給學生帶來的影響,甚至有不少老師和家長都認為就是遊戲和網絡“毀”掉了新一代的年輕人,認為網絡就是迫使學生走向歧路的罪魁禍首,但實際上每一個年代都有類似於網絡遊戲的存在。
在80後時代,言情小說、追星磁帶就是中小學生很“痴迷”的娛樂活動,雖然沒有網絡遊戲那麼吸引人,但當時也有不少家長會痛恨當時的娛樂活動“毀了”學生的未來。
到了90後,電視,動畫片成為學生從小到大的娛樂方式,很多學生都是在邊看電視邊吃飯的童年中長大的,讓很多人以為是電視毀掉了90後學生的未來。
然而到了00後,網絡開始盛行,基本上每一個小學生的手中都會有一部手機,挨家挨戶都會有一臺電腦,網絡遊戲成為學生的娛樂工具後,也就成為了家長眼中學生不好好學習的罪魁禍首,但實際上仔細想想,真正耽誤學生髮展的並非是那些家長和老師認為的娛樂遊戲,而是學生本身對外界誘惑沒有較強的自制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沒有網絡遊戲,學生也很難進入學習狀態,即便是出去和朋友一起閒聊,也不願意學習。所以家長不僅要將注意力放在遊戲管控上,更需要從小培養學生的自制力,才能真正讓學生按部就班的生活。
寫到最後:
“上大學就輕鬆了”,這是對大學學習的嚴重誤判,大學生需要自我約束,但需要大學生注意的是,自我約束並不等於壓迫自己,而是張弛有度的生活,在發展的過程中學生要知道自己有學習有度,讓自己保持學習的熱情,娛樂有度,讓自己不至於陷入太深,工作有度,讓自己保證身體健康,這樣張弛有度,才能讓學生有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