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我們談起京劇的旦角,先想的就是梅蘭芳,但是梅蘭芳不是京劇復興的中興之臣,他是繼承者、發揚者。京劇旦角的中興之臣復興的里程碑,是號稱“通天教主”的王瑤卿先生。

在王瑤卿先生之前,京劇的旦角有沒有改革呢?當然有改革。比如說“同光十三絕中”的幾位重要旦角:梅巧玲、餘紫雲、朱蓮芬等,他們都在不同的領域,為推動京劇的完善發展做著貢獻,但是這些改革今天看都沒有王瑤卿改革的力度巨大深入。

歷史賦予了王瑤卿這樣天才級人物以責任。那麼有人說藝術就需要改革,就需要前進。改革是需要,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不是誰動動嘴就枉談改革,那必須得是大師級人物,天分極高的人去改革,什麼人都談改革,那是笑話!

那個時候天縱之才王瑤卿的出現,為日後的京劇旦角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後來的京劇大師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張君秋,他們無不或多或少地受益於王瑤卿先生的藝術技藝思想以及傳承。

王瑤卿自幼受家庭的藝術薰陶,九歲學戲,師從老藝人田寶琳學習旦角,田先生也是老夫子“青衣泰斗”陳德霖的老師。後入“三慶班”,向崇富貴學武戲,又從謝雙壽等人學習青衣和刀馬,並得到錢金福的指導練靶子,可以講他是文武昆亂不擋,會戲極多,他14歲便開始展露頭角,小有名氣。

《五花洞》這齣戲,最早是以真潘金蓮為頭牌假潘金蓮為二路。那時候王瑤卿搭的是“小鴻奎”戲班,有一次班主的兒子陳七十和王瑤卿合演這出《五花洞》,理所當然,陳七十掛頭牌扮演真潘金蓮,但是,由於陳七十的扮相難看,只會抱著肚子傻唱,但他唱的也不好,怎麼演臺下也不熱情,而扮演假潘金蓮的王瑤卿,身段優美,嗓音甜潤,眉目傳神,結果一場戲的好全讓他給要過去了。自那以後頭牌就都紛紛開始演假的,真的倒成了二路的活兒了。這一慣例是從王瑤卿開始的。

那時候,王瑤卿還是內廷供奉,應著宮裡唱戲的差事,慈禧太后性格古怪,她看戲常常隨心所欲,不按常理,時常變換戲碼,這就要求藝人肚子裡必須寬敞,會戲多,而且還得會現鑽鍋臨時應變,一來二去,就使得王瑤卿有了現改身段,現編唱詞唱腔,臨時應對的本事。

由於長期在宮裡應差,所以他也有機會和譚鑫培合作了很多的戲,那麼後來在宮外,他們繼續合作,常演的戲有《汾河灣》、《桑園會》、《寶蓮燈》、《四郎探母》、《御碑亭》、《南天門》、《珠簾寨》,《牧羊卷》、《三堂會審》等戲。

說起《三堂會審》這齣戲,最早也是以老生的藍袍為主角,由頭牌來演。據說有一次計劃好了王譚合作此劇,結果那天臨演出,譚鑫培忽然病了,不能來演,當然也不知道真病還是假病,按戲班的規矩,頭牌病了這出就得回戲。但是那天班主忽然決定不回戲,而是讓王瑤卿掛頭牌。結果那天王瑤卿無論在全劇的唱腔唸白以及表演上都特別精彩!臺底下掌聲雷動,彩聲不斷。結果這齣戲,生生的讓王瑤卿從老生掛的頭牌給奪了過來,成了青衣掛頭牌。以後的“四大名旦”以及其他一些旦角名家,都把這齣戲當做一出重頭戲來演,這些也都是王瑤卿做出的貢獻。

除此之外,王先生對京劇旦角改革的地方還很多,最著名的就是他創立了“花衫”這個新行當,他是創新者,梅蘭芳是完善者。

王瑤卿先生就是這麼一位戲曲界的中興之臣,本來年輕時候,王瑤卿的嗓子是特別好的,據說有一次,他連演了一天,非常疲勞,到晚上在臺上坐在那就睡著了,趕到他張嘴的時候,忽然一機靈給驚醒了,從那天起,他的嗓子一天不如一天,可能是突遭變故嗓子發生了病變,嗓子越來越不行了,於是他在30多歲的時候,就退出了舞臺,以教學為主。

據說王瑤卿的學生特別的多,無論是男學生,女學生,他都是有教無類,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分門別類的指導和為他們編戲編唱腔,可以這樣講,王瑤卿以後的那些京劇大家,只要有沒有姓的幾乎都在王先生這裡求教文藝得到過指點和益處。

大家都知道程硯秋的很多戲,唱腔獨特,身法漂亮卓絕,其實很多都是王瑤卿和程硯秋共同努力研究的結果。程派的一些戲,編出來的唱腔設計出的身段,人們只知道程硯秋,但卻沒幾個人知道王瑤卿先生在其中的貢獻,他就是這麼一位默默無聞的幕後英雄,教育家,為京劇的發展前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居功至偉。

7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中建一局近期校招宣講16所大學名單:3所雙非大學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