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畢業季一到,考公和考編的熱潮也達到了新的高度,特別是面向應屆生的崗位,報名人數更是比想象中要多,特別是在疫情的影響下,能夠擁有一份穩定且有保障的工作,是許多年輕人當下對工作的計劃和想法。這也不難理解,為何每年放出的編制崗位限制重重,可報考的人卻依舊不減熱情。
雖然考編上岸能夠享受到許多福利,但說到真正被錄取,卻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大部分同學在參加考試之初,都曾經歷過幾次“陪考”的狀況,甚至會在畢業後好幾年仍舊在考公的圈內出不去。
除了努力考編上岸這條路,還有些同學會暫時選擇臨時工這條路,即我們所說的體制內非編工作,雖然得到的待遇稍微差一些,但好歹可以在體制內積攢工作經驗,往後考編也能更具優勢。
要說哪個非編工作是人數最多的,可能每個地方的數據都是不同的,但輔警一職卻在榜單之上。說到輔警,很多人都會先想到與其工作相聯繫的警察一職,但前者屬於臨時工,後者則是公安部門內的公務員,兩者在薪酬和福利等方面的差距自然是有很大不同。
可能很多朋友不太明白,輔警的工作這麼辛苦,每個月拿到的錢也不多,為什麼還是有許多畢業生願意報考入職呢?其實,縱觀當下的私企,大部分畢業生們初入職的時候,扣除應有的款項和日常支出後,拿到的錢也和輔警沒有太大差別,更別說福利和保障了。
除了這一點,選擇從事該項工作的人也有這麼一個想法,在輔警崗位工作的同時,也計劃著考編的事情。而且,在擁有輔警的工作經驗後,往後還能比其他競爭者擁有更大的錄取優勢。
“堅持不下去了”,輔警崗位現“離職潮”,離職原因不僅僅是收入
但是,這始終是理想的狀態,現實卻是顯而易見的“離職潮”,即便將來有想法往公安系統發展的,也表示自己在輔警崗位上熬不住了。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呢?撇去工資這一層比較表面的原因,工作時的付出和收入往往的不對等,也是離職的因素所在。雖然是作為輔助警察工作的一員,但日常的工作內容也是比較繁重的,而且還會遇上未曾預料到的任務。可就算是如此,最後獲得的薪酬依舊與正編差了許多。
付出和收入的不平衡之外,崗位的未來發展方向也是理由。當初選擇這份工作,是想著往後是否能夠通過努力工作直接轉正,但輔警轉正和其他崗位不同,不是日常的執勤達標或年底考核的優秀就能做到,而是要從個人的事蹟或表彰來體現。這樣一來,那些在崗位上辛苦了多年仍舊停留在原地的人,依舊沒有獲得轉編,最後也會失望而去了。
還有一個理由,是大多數臨時工作的共性,即沒有穩定和安全感,特別是那些學歷不高招錄進來的輔警,很可能因為某項工作沒有合格直接被辭,而其他沒有編制的人也會有類似的感受。
其實,作為公安系統和警務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員,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加入這一隊伍,薪酬和待遇的提升可以說是最主要的,很多同學在報考之前,都會因為工資而猶豫不前。幸而,年薪制的推行,讓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
比如前段時間,杭州公安就發佈了關於輔警的“年薪制”,合計下來,十五萬的年薪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最主要的是,薪酬不僅僅有了提升,考核轉正也有了明確的條件。
倘若輔警在此崗位上認真工作兩年,考核結果為優秀,年薪還能再次上調;在連續工作第四年的時候,可以參加定向的招編考試,對於那些將來有想法在公務系統工作的同學,可以說職業前景是很明朗的。
當然,如果你一直立志未來要從事警察工作,在高考時直接填報警校,其實是個更快捷的實現途徑,因為在畢業以後是有機會直接參加公安聯考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填報專業時要側重於公安專業,畢竟這才能符合四年後的入警考試資格。
總結:無論你現在處於哪個階段,或者是已經上崗成為了輔警,都要繼續堅持努力和奮鬥,雖然這一職位尚未具備編制的資格,薪酬也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但我們相信,在年薪制的推行下,待遇和福利方面會有越來越多的提升,轉正入編也會有很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