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與“現實”有多大差距?
有人說:總是有差距的,否則怎麼能叫“想象”嘛!
有人說:通過努力,“想象”與“現實”會越來越靠近,這是前進的動力!
有人說:幸虧有差距,否則誰稀罕“想象”呢!
只是,如果“想象”與“現實”,背道而馳,且漸行漸遠時,“想象”的意義又在哪裡?而現在的教育,就像一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一般,充斥著“想象”與“現象”的矛盾。
“想象”的教育
☆培訓市場
Ⅰ全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超9成,培訓收費較之前平均下降4成以上,25家相關上市公司100%不再從事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
Ⅱ全國32個省份,79.42%的學生未參加學科類培訓。
Ⅲ93%的家長表示學科類培訓支出減少,其中76%的家庭培訓支出減少一半。
☆課後服務
Ⅰ全國課後服務實現全覆蓋,91.7%的教師積極參與提供課後服務;自願參加課後服務的學生比例超過90%。
Ⅱ規定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的學生佔比90%以上。
☆教育資源
Ⅰ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實。
Ⅱ跨區域考試掐尖、舉辦“佔坑班”、收取“贊助費”等違規招生行為得到全面規範,擇校熱大幅降溫,入學機會更加公平。
Ⅲ大力推廣“集團化辦學”,“名校在你身邊”不是夢,各地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素質教育
Ⅰ義務教育全面推行素質化,各地各校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開展豐富多樣的素質教育活動。
Ⅱ各地各校全面落實新版“課程方案”,嚴格執行各科的課時分配安排,統籌開展德育、體育、勞育,實現學生體質健康、美育修養、勞動技能“三提升”。
“現實”的教育
☆培訓市場
Ⅰ合法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確實在大多數地區被清零,但各種隱形培訓行為“遍地開花”。
Ⅱ只要中高考存在,只要競爭選拔機制不變,千年傳統觀念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也違揹人性向上的規律,不願意躺平的學生和家長就會有培訓的需求。
Ⅲ家庭培訓支出不僅包括學科類培訓支出,還包括素質類培訓支出,2021年素質類培訓機構數量暴漲。
☆課後服務
Ⅰ課後服務的自願性飽受爭議。一方面是教師的負擔明顯增加,晚上七、八點鐘才能到家,成為常態;一方面部分學校採取強制性或軟性強制的方式,導致學生不得不參加。
Ⅱ學生從早八點到晚六點,全部在校,這樣超長時間的學校生活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會產生厭怠情緒,有待商榷。
Ⅲ傳統書面作業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回家任務、PPT製作、板報製作、思維導圖等繪製類作業的增多。同時,初中各校,基本在作業量上沒有多大改變。
☆教育資源
Ⅰ小升初擇校熱不降反升,從以往的民辦初中擇校,擴展到各一類、二類初中全部參與進來。有些初中直接進入小學組織擇校考試;有些區不得不採取“鎖區”政策,避免優質生流失到其他區;奧數培訓更加火爆,因擇校考以奧數考核為主,這些現象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
Ⅱ“集團化辦學”,催生出一大批“掛羊頭賣狗肉”的所謂名校,擠壓原有的區重點學校,造成新的教育壟斷。名校之所以謂之名校,在於優質的師資,而優秀的教師是需要長時間的培養的,不是說有就有的。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集團化辦學”,要麼稀釋原名校的師資,造成其教學質量下降;要麼不過只是一個“牌子”而已。
☆素質教育
Ⅰ多少學校切切實實落實“體育課”、“勞動課”、“道法課”、“美育課”新課程方案要求的課時?如果真的全盤落實,語數外等所謂主科的課時真的足夠?這兩個問題,相信教師們的心裡都有答案。
Ⅱ在教師績效考核、學校優質評定的標準不變的情況下,我們的學校的兩頭為難,又要出成績,又要符合政策要求。於是,形式主義氾濫。
現實很骨感,想象很美好。原因其實有很多,但如果說,造成教育“精神分裂”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四個字“閉門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