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引言

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效果評價指標的意義與說明。體育意識的意義與說明。體育意識,是運動的現象、本質和規律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人們關於體育運動的認知、情感、意志、價值觀念和理想等統一的心理活動和認識系統。狹義上的體育意識,強調對某一具體體育運動項目理解情況的詳細反映。如籃球意識反應在技術運用是否合理、戰術運用是否具有針對性、賽前隱蔽工作是否準確;廣義上的體育意識,重點強調個體在自覺能動認識體育運動本質、規律、原則、價值與功能的基礎上,產生的各種各類體育心理活動,諸如動機、興趣、認知、態度、需要、診斷和評價等。

本文中,體育意識包括體育認知、體育動機、體育興趣、體育態度和體育情感五個二級指標。體育認知,是一種具身認知,是主體人根據自我需求,對體育的知識性和理性的追求。它對調控運動行為與決策、提高應對策略及運動成績等方面效果日益顯著。操作性定義:專項化學習中的體育認知,主要包括專項體育鍛煉意義的認知和體育理論知識的認知。前者指學生專項技能知識的認識程度,後者指學生對專項運動價值的認知程度。

體育動機,屬於體育意志範疇的意識形態,是人們為了滿足某種自身的需要,並在確定參加體育鍛煉目的的支配下,克服行動中的障礙、困難,以實現目的的心理形態。它對個體的體育學習和鍛鍊行為起著定向、始動、調節、強化和維持的功能,對體育活動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體育動機,包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兩個三級指標。操作性定義:生理需求是測試學生強身健體、減肥塑體的意願程度;心理需求是指學生通過心理反應提高技能,參加比賽,消遣娛樂,緩解壓力的意願。

體育興趣,是指人們積極地認識、探究或參與體育運動的一種心理傾向,是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動力。體育興趣,它影響著人們體育參與的具體活動方向和強度。如果一個人對某項體育項目感興趣,就會熱心於接觸、瞭解、積極參與這項運動,全力投入,並注意探索其奧妙,由此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而且,情感越熾烈,認識越深刻,興趣也就會越濃厚。體育興趣,包括自主學習、體育關注度、體育喜愛程度和體育活動參與程度四個三級指標。

操作性定義:(1)自主學習,主要是指學生自主性的發揮程度,如學習內容自主決定程度,學習環境的滿足程度;(2)體育關注度主要測試內容為學生的探索傾向,包括學生對有關專項明星、比賽、書籍的關注度;(3)體育的喜愛程度,主要測試項目的新鮮性、學習內容的挑戰性和新穎性等與學生自身需求相符程度;(4)體育活動參與程度主要測試學生在專項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的保持情況,上完一節課後的注意力保持情況。

體育態度。態度,是一種內在的心理現象和外在的行為傾向性,是外界與個體反應之間的中介因素。而體育態度則具體表現為個體對體育活動所持有的評價、體驗和行為傾向,主要包括體育課態度和課外體育鍛煉態度兩個下級指標。操作性定義:(1)學生對體育課的組織形式、學習內容、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評價和傾向性,對當前體育課的態度;(2)學生對課外體育鍛煉的態度,包括對其重要程度的理解,以及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自我評價。

體育情感,是對體育的感受和評價。良好的體育情感,有助於提高個體對體育運動的黏度。為了獲得這種情感,個體往往會自覺主動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體育情感體驗,是人們參與體育活動後,內在心理表現出來的對體育的情感和情緒,是體育參與者對體育活動及其狀況,關係態度的反映;體育情感體驗,也是參與者對體育的需要程度和鍛鍊經歷的內心的體驗和感受,與後繼的參與體育活動的次數和強度呈正相關關係。在專項化學習中學生的運動體驗,主要表現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同情緒的喚醒,包括學生快樂的,成功的,消極的體驗。操作性定義:運動體驗的感受,比如成功感、愉悅程度和挫敗程度。

體育知識的意義與說明。知識體系是一個學科知識不斷積累的結果,完善的知識體系是一個學科發展的基礎,也標誌著這個學科的先進程度。體育知識,既包括基礎體育理論知識,運動技術操作性知識,還包括運動健康知識。結合專項化教學的特點,其體育知識,分為運動技能知識和運動健康知識兩個下屬指標;運動技能知識,指某個運動技術或整套運動技術的要領性知識;運動健康知識是指能有效促進健康的相關專項知識,或者說是專項的健康價值方面的知識。操作性定義:運動技能知識測試內容為學生在專項學習過程中動作要領性知識掌握的程度。專項運動健康知識測試內容為學生對專項健康知識的瞭解程度。

運動能力的意義與說明。運動能力,是人類身體活動的基礎,是體能、技戰術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體活動中的綜合表現。基本運動能力,是指從事生活、勞動和運動所必需的能力;專項運動能力,則是完成某項技術或參與具體某項運動所需的能力,是專項體能、技戰術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體活動中的綜合表現,表現出專項體能狀況、專項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展示與比賽的能力。

當然,運動能力,也是形成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基礎,是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成為學校體育工作的核心抓手。結合專項化教學的特點,其運動能力的評價,主要包括體能和專項運動技能兩部分,心理能力融於專項運動技能之中進行評價。其中,體能又分為一般體能和專項體能兩個組成。一般體能,指從事生活、勞動和運動所必需的能力。專項體能,指順利完成某項技術學習所必備的體能。

專項運動技能,指完成某項技術或參與具體某項運動所需的能力。有時候也特指運動技術的實踐應用能力,是技、戰術能力和心理能力在身體活動中的綜合表現,表現出專項體能狀況、專項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展示與比賽。操作性定義:一般體能是指與健康有關的身體素質,包括骨骼肌力量、耐力、身體成分和心肺功能等;如:①身高、②體重、③坐位體前屈、④握力、⑤肺活量、⑥立定跳遠、⑦1000m跑(男子)或800m跑(女子)等。均為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中規定的評價指標,確保了實驗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專項體能,包括協調性、平衡能力、反應時、敏捷性和爆發力等指標。不同運動項目(專項),專項體能的指標側重點有所不同。專項運動技能,主要評價高中生專項運動技能的實踐應用情況,主要調查內容為學生參加課堂教學比賽,以及代表班級參加學校體育活動、或代表學校參加上海市區、市或國家級比賽的情況。獲取途徑:量表和測量。學生的一般體能通過國家體質健康測試獲得。專項體能和運動技能在課堂測試和測評中獲取。

運動參與的意義與說明。2001年《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把“運動參與”定義為“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與行為表現”。在上世紀60到80年代,美國已經開始對“運動參與”進行了研究,並對參與行為從:①參與的程度(頻率、持續時間和強度);②參與的性質(實際的參與或替代參與);③參與的類型(情感的、行為的或認知的);④參與的形式(訓練、舞蹈、身體活動、遊戲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美國學者凱尼恩認為“運動參與”涵蓋體育認知層次、情感傾向層次、直接參與層次、間接參與層次,整合了參與者的社會階層特徵。運動參與,既包括學生在體育課堂或課外體育活動中身體投入,又包括認知和情感等心理等方面的投入。隨著學習目的及內容的不同,身心投入也隨之改變。通常情況下,學生的課內外體育活動參與程度,也是反映學生體育學習效果的好壞一個重要指標。學生在課內外體育活動中身心投入的越多,體育學習的效果也就越好。

運動參與,也呈現出被動參與、主動參與和創造參與三個特徵。被動的運動參與,往往指學生被動地、機械地(身心投入很少)或在教師引導下(發揮一定主觀能動性)完成學校統一安排的“兩課、兩操、兩活動”。主動運動參與,是學生樂於參加體育活動、體育比賽和課內外體育活動。創造運動參與,是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我決策、監督自己或他人體育行為的一種體育參與形式,往往預示著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

運動參與,包括體育課堂行為、課間體育活動、課外體育鍛煉類型和體育鍛煉的量和強度四個維度。操作性定義:體育課堂行為,主要通過體育課堂學生的出勤、課堂練習情況來反映;課間體育活動通過課間體育活動的類型和身體活動狀況來反映;課外體育鍛煉類型包括組織化體育鍛煉和自主性課外鍛鍊。

結語

組織化體育鍛煉測試的內容包括兩操、兩活動;自主性課外鍛鍊,是學生課外主動參加的體育鍛煉形式,包括課餘體育活動,體育競賽和校外體育培訓班的情況。體育鍛煉的量和強度,主要評價指標是身體活動水平,也就是每天60min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情況。主要測試學生最近一週的身體活動水平,分成正常的上課時間(週一到週五)五天和週末兩天的身體活動水平。

5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想學醫的可關注,這四個醫學專業,相對來說工作壓力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