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風靡網絡,隨之而來的是大家對“精神內耗”的思考。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在為人父母后,備受精神內耗折磨。
期望孩子獨立,可是在他求助時還是忍不住替他解決問題;
期望孩子優秀,可是看到他學習成績後真的落差很大;
期望孩子自律,卻在培養孩子自律的過程中飽受挫折。
而且顯而易見,這樣的內耗是長期且不易平復的。
更糟糕的是,家長在無形中施加的壓力也同樣會影響著孩子。
當孩子努力學習,但是還是無法滿足家長、學校或者自己的期待時,他們也會感到焦慮甚至叛逆。
事實上,智慧的父母,都明白這樣的道理:
與其逼孩子去“學習”,不如教會孩子學習方法。
先學後問,讓孩子告別“學習依賴症”
一位教育學家曾說過,學問學問,先學後問。
而如今很多孩子都普遍缺乏獨立學習的意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家長成為了他的“答案庫”。
小張的媽媽每天悉心指導孩子寫作業,可是孩子的成績卻一直不太好。
後來一位老師家訪時,發現了原因。
原來,小張每次寫作業遇到不會的就問媽媽,而媽媽也會第一時間去給他解答。
同時媽媽也會責怪小張,為什麼上課不好好聽講,考試成績出來後看到不理想又對小張怒吼,這一度成為惡性循環。
在這中間,缺少了很重要的一環:小張並沒有學會自己去看書找資料學知識,反而像是媽媽在學習,找到答案後直接告訴小張。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飢,卻不能解長久之飢,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真正學會捕魚的方法。
直接傳授給人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有問必答,而是引導孩子學會自己找答案,並發現學習的快樂。
寓教於樂,“勞逸結合”才是王道
在小朋媽媽的眼裡,小朋真的很努力,每天到家先寫作業,同時還會主動複習功課,一點也不用媽媽操心。
而且老師也說小朋上課認真聽講,筆記寫得也很棒,可是學習成績卻一直不太好。
因此小朋感覺非常受挫,甚至喪失了學習的動力,成績更是一落千丈。
為此小朋家人一度很焦慮,懷疑小朋是不是“笨孩子”。
後來父母換了個方式,想著孩子成績也這樣了,獎勵他抽時間玩耍吧。
誰承想,小朋調整了學習方式後,成績反而上升了,而身體素質也較之前好了很多,人也更活潑開朗了。
歐洲家長有一句諺語:“只學習,不玩耍,聰明的孩子會變傻。”
所以,學習講究勞逸結合,保持充沛的體力和精力,不但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現在都提倡寓教於樂教育,讓孩子能夠在玩樂中收穫知識,往往效果會事半功倍。
喚醒孩子的自我意識
為什麼父母和孩子之間總是有衝突,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錯誤的教育方式。
看到孩子做錯了,下意識就以打罵、吼叫的方式,直接指正錯誤,而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
而孩子一直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生活,難免會產生逆反心理,容易與父母的意見產生分歧,最後導致與父母的情感比較疏遠。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讓我們以一個帆船作業為例吧。
先問大家一個小問題,假如學校留作業,以家庭為單位,讓孩子搭一個帆船模型,而這個模型比較複雜,孩子興致缺缺。你會和你的孩子說什麼?
是催促他整理木條,或者吼著打著讓孩子趕緊完成嗎?當然不是。
①首先,為孩子樹立目標,激起孩子對成型帆船的嚮往,比如可以給好朋友看,或者其他讓他感興趣的方面。
②其次,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意識。
在他不明白的時候,可以引導他去看圖紙,對比著模型的木材大小和數字編號去找到合適的位置。
這樣,孩子學會了方法,觸類旁通,他們也會自己努力地去完成作業。
在孩子拼對的時候,誇誇他。說一句,孩子你做的真棒,你真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好孩子。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生來都會覺得自己很棒,而我們做父母的,更好維護好孩子對自己的那份自信。
而當孩子想放棄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用激將法。
比如,你可以拿著圖紙給孩子看成型的帆船,然後說:“你看這個帆船拼成真漂亮啊,你要是拼不動了,媽媽可以幫你,不過媽媽就要做船長了,而且這個帆船將由我來命名。”
或者用一些你覺得孩子會在意的話去反著說,孩子可能鬥志一瞬間就被激起來了,他們會喊著要當船長,然後開始活力滿滿去“造船”了。
④最後,記得陪伴在他身邊,和他一起研究圖紙。
要知道,最好的教育方式莫過於陪伴在他的身邊,不過多的干預孩子。
放手讓孩子做“船長”,我們只做“船員”去輔助配合他就好了,適當的給些建議,讓孩子覺得自己並不孤單。
好的教育,從來不是逼著孩子去“學習”,而是教會孩子學習方法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陪伴著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