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有一個神祕獎項,叫“一丹獎”,創辦人是騰訊的聯合創始人陳一丹,這個獎項雖然只針對教育,但是它的獎金卻比諾貝爾獎高出好幾倍。獎金有三千萬港元,外加一枚純金獎牌,這金額幾乎是諾貝爾獎的三倍半。

那首屆“一丹獎”頒發給了誰呢?是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這個獎項含金量這麼高,那德韋克教授到底做出了什麼樣的教育研究成果,能這麼值錢?

她的獲獎課題是什麼呢?就是探討了“固定型思維模式”與“成長型思維模式”這兩種思維模式之間的區別。

女兒家長群里老師發了一條資訊:“各位家人,孩子放學後回家都告訴自家孩子,有些知識點他可能都會了,但是,上課還是要認真聽講的,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群裡也經常會看到有家長髮的資訊:“我們家孩子回來說了,她在班裡最佩服某某某了,她太聰明了,什麼都會,會背100多首詩,還會做乘法呢”,也有孩子開始給自己貼標籤:我是天生就會彈鋼琴的、我是最不擅長跑步了等等。

對這些資訊我是感覺很詫異的,因為這都表明孩子們已經開始具有了固定型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在孩子身上再具體一點的表現就是:在選擇學習一項技能的初期是興致勃勃的,但是隨著曲目難度增加,孩子的退縮心理就會開始增加,直到徹底不想學。

而在學業上的長期表現就是小學階段學習還比較輕鬆,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而隨著學業進展,到達中學之後,可能就會逐漸開始掉隊。因為他發現自己並不是大家評論的那樣聰明,在學習上也是有很多困難的,也需要努力去改變。假如沒有及時把思維模式調整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就會面臨很大的心理關,就可能真的會掉隊。

那麼怎麼樣幫助孩子改變思維模式呢?

第一步:必須認識到一點,每個人都是有些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情況存在的,可能是這一方面,也可能是那一方面,正常的人都是這樣。比如有人在跑步方面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可以不斷PB自己的馬拉松成績,但是在工作上可能是固定型思維模式,而有的人在工作上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而在家庭生活方面卻是一個固定型思維模式。

認識到這一點的話,這樣就可以有一個好的心態去承認、去面對固定型思維模式,而不是選擇逃避。

第二步:注意觀察,尋找固定型思維模式產生的根源。孩子可能在面對一個大的挑戰的時候,會產生退縮的心理,試圖掩飾自己擔心無法完成的心理感覺;也可能是在某一方面見到了比自己更強的孩子,認為自己可能永遠無法達到他這個高度;也可能是徹底搞砸了一個事情,而受到了外界的批評或負面的評價等等。

這一步是非常關鍵的,一方面可以對已有的固定思維模式情況認真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對尚未出現的情況起到預防的作用,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才會逐漸養成成長型思維模式。

第三步:分析與教育。找到根源之後,我們要跟孩子一起去分析、討論問題的解決辦法。比如在某一方面做得好的同學,只是他已經做了大量的相關練習,而你做不好只是因為練習的量不夠,並不是你不聰明。而那些你擅長的方面也僅僅是你練習的次數比別人多而已。

同時在家中要營造出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環境,每天晚上抽出30分鐘時間,把愛人、孩子聚到一起,相互詢問並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今天在學校、或工作中學到了什麼知識?”

“今天有沒有犯什麼錯誤,從錯誤中學到了什麼?”

“今天有沒有去評價別人,或者被別人評價?”

“你今天努力去嘗試做什麼有挑戰的事了嗎?

每個人都要積極回答這些問題,相互告訴對方通過今天的練習,掌握了哪些新的知識和能力。如果孩子感覺太簡單出現了驕傲情緒,那麼就要鼓勵他去找些更有挑戰的知識學習:“太簡單可不太妙,意味著你沒有學到東西,你需要找點有挑戰的知識讓自己學到更多。”如果感覺遇到較難的挑戰,就要鼓勵他去勇敢面對:“每一個能夠做得很好的人都是經歷了這樣的艱難過程,只有堅持下去克服困難,才能成功掌握這項技能,沒有人生下來就會的。”

在幫助孩子轉變思維模式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逐漸學習維持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方法,即使那些誘發固定型思維模式的誘因依然存在,我們也可以有意注意,跟孩子一起對固定型思維模式進行教育,走向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旅程。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等孩子畢業了,立刻退群”,家長群中這3類家長,真的太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