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說的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孩子將來會怎樣,小時候就有跡可循。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未來有一番作為有出息,一般家長都是透過孩子小時候聰明與否,學習成績的好壞,來預測孩子未來的發展。
但是有很多現象證明,那些小時候看似聰明絕頂的孩子,長大後卻往往卻不怎麼有出息,甚至不如那些小時候看似普通的孩子。清華前校長陳吉寧曾說過:“在清華里有很多A型學生,但是在未來社會中需求更大的是X型學生”。
什麼是A型人才和X型人才?
A型人才就是我們平常見到的學習好的孩子,學知識、考好成績對於他們來說會很容易。而X型人才他們的成績可能不是很好,但這樣的人身上具有行動和思考能力。這兩種孩子根本的差距,就是A型孩子習慣按部就班,不願迎接挑戰。而X型孩子,他們更具有創造力,喜歡挑戰新事物,將來很多可能改變世界。
我們都知道在校園裡老師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但是在社會中光有成績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需求是擁有X型人才。所以,清華大學陳吉寧前校長認為A型學生看似聰明,但是長大後未必有出息。
我曾在網上看到一個試題,辨別你是是A型人才還是X型人才。讓我們一起來測試一下。
桌面上現在有:一杯水、一張紙和一支筆。如何讓一個陌生人知道這杯水是有毒的?
“A型”人才的答案整體上分為兩類:
1、在紙上寫“No”,然後貼在杯子邊。
2、在紙上畫“X”,或畫恐怖的臉蛋。
“x型”人才的答案:從結果出發,把筆折斷把紙搓成紙團,然後丟進水杯裡,這樣的一杯水,誰都不會再喝了。
X型人才的答案看似有些不合規矩,但是不得不承認確實思維比較超前。既然X型孩子在未來容易有出息,家長要怎樣培養X型人才呢?
1.培養邏輯思維
不難發現X型人才邏輯思維能力都比較強,邏輯思維是判斷、推理的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通順的孩子邏輯思維都比較嚴謹。培養孩子邏輯思維,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習慣思考。
對於小孩子來說邏輯思維的培養,主要是讓孩子有思考的主動性。對於三、歲的孩子家長要以引導的方式,例如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在下雨前會有雷聲和閃電,為什麼雨後會出彩虹?讓孩子逐漸有思考的意識。
2.培養創造力
社會飛速發展中,如果永遠都是按部就班,就有可能面臨淘汰。而這時X型人才擅長的創造力就會比較吃香。所以,家長要想孩子未來有出息,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創造力不只是讓孩子動手畫畫、動腦想象。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創造力的驅使下願意完成自己的想象。
生活中如果孩子提出要做什麼?家長不妨幫助孩子一起去完成,日常生活中帶孩子多去科技館去感受一下神奇物質的力量,這樣孩子的創造力才會被挖掘的好,將來更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