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們對於選入課本中的作品,都有著一股子敬意。畢竟能夠入選課本的作品都是經過專家們精挑細選的,也都稱得上是經典之作。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課本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版本不斷更新,有些作品從課本中被移除,有些則被選入。而在這選入和移除之間也產生了很多爭議。就像很多人上學時都曾學過的那篇經典古文《愚公移山》,大詩人席慕蓉便曾在一次演講中談及,建議將它移除課本。因為這篇文章的內容不環保,不尊重自然。
而這並不是個例,尤其是魯迅先生的文章,原本入選課本的很多,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藤野先生》、《風箏》、《記念劉和珍君》等。但慢慢的這些文章中有些也已經從課本中被移除。這其中有些原因無可厚非,全國語文教育總編溫儒敏先生便曾對一些魯迅文章移除課本給出瞭解釋,說:“新語文課本對名家作品的增減主要考慮其是否適合現在的中學生,考慮語文性。魯迅先生的一些作品對於現在的中學生來說,可能太深了,他們讀起來不容易懂。”
有著“文壇刀客”之稱的韓石山便曾在《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一書中稱這篇文章,寫的是一個農村的流浪調戲婦女柔韌錢財,偷人財物,既麻木不仁,又冥頑不靈,類似這樣的文章不僅無助於中學生,反而對他們有害,因此不適合放在中學語文課本中給學生讀。
那麼這樣的理由說得過去嗎?
對於這樣的論調,筆者並不認可,如果《阿Q正傳》只能理解到這種程度,那在我看來真的是沒有讀透它。要知道文學作品都是要結合當時的背景的,《阿Q正傳》創作於1921年12月,當時的國家正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當時的社會有著封建、保守、庸俗的等社會特點,很多人雖然過得水深火熱,但是長久的這種生活已經讓他們變得麻木,這樣的狀態無疑是病態。
人們渴望看到真實,又懼怕看到真實。而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正是將當時很多人身上存在卻不願面對的真實性格特點,糅合在一起,進而孕育出一個“阿Q”的形象。它其實很像是一面鏡子,為的是讓當時那些麻木不仁的人能夠看清自己,使他們慚愧,使他們覺醒,使他們知自己不足而奮起。這其實就像是醫生為病人看病,首先便是要剖析診斷病症,倘若病人連這一步都要阻攔,不願去面對,那無異於“諱疾忌醫”。
所以只是從表面上去解讀這篇文章,便覺得學生讀它是有害的,應該從課本中移出這篇作品,這樣的理由顯然是不充分的。
其實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自發表伊始便受到中外名家的頗多讚譽,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讀了《阿Q正傳》的法譯本之後,便曾讚譽這篇文章是“現實主義傑作”,還稱“法國大革命時期,也有類似阿Q的農民”。我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先生也曾表示“如果能用我的所有小說換一部《阿Q正傳》,我很願意”。很多知名作家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魯迅先生是對他們影響最大的作家。
所以《阿Q正傳》絕不只是描寫一個麻木不仁的農村流氓的作品,以這種理由說它不適合給學生讀實在是說不過去。《阿Q正傳》是有著很深刻的現實主義的,就像阿Q所謂的“精神勝利法”,難道僅僅只是阿Q才有,只是那個時代麻木不仁的人才有?我想大家心裡都有答案。
-
1 #要說難懂,那些古文、古詩詞很多更難懂,專家為什麼還要增加呢?顯然,專家只是討厭魯迅而已。
-
2 #專家的話從來不可信。因為他們大多是公知,與工農兵立場不同!
-
3 #今天不少阿Q搖身一變當了教授當然反魯迅了!
-
4 #我就是讀阿Q正傳長大的,對我有什麼害?沒感覺呀?
-
5 #一句睏覺就讓他們認為不適合讀了,磚家真有能耐
-
6 #阿Q在當今社會還有不少。
-
7 #人,是在不斷的磕磕碰碰中長大的,讀阿Q,可以少跌跤,這算不算是有害呢
-
8 #現在的公知,自作聰明,以為自己勝過了那些大師。
-
9 #從南至北,自東到西, 從農村到城市,從小學到大學, 這個世界充斥著不公不義, 自孃胎出來深有感受, 沒點阿Q精神,還真活不下去啊!
-
10 #阿Q後人很多,子子孫孫在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