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背那麼多詩有什麼用?”
記得我小時候,我家周圍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教孩子唸詩、背詩,可現在不少家長都覺得,小孩讀不懂詩,背了也沒用。
甚至還有人說:小孩子背古詩是“填鴨教育”,會“傷害”孩子的大腦!
那麼,從小背古詩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有沒有必要呢?
孩子聽不懂古詩,就不能背嗎?答案當然是:能!
古詩是一種十分講究的語言藝術,尤其注重意象、押韻和平仄(聲調)。
向《經典詠流傳》節目就將很多古詩譜曲,不用改詞就可以唱出來。
所以,古詩是具有一定音樂性的文字,孩子即使一時不能理解詩的含義,也能像學兒歌一樣輕鬆記憶,而且讀的越多孩子的語感就越好。
而且,從小背古詩的孩子,通常具備以下優勢,將來學習差不了。
一、對漢語的語感更好“語感”是孩子對某一種語言文字理解、體會、分析、表達等過程的能力。
兒童心理學家哈羅德·伯特做了一個實驗,實驗人員選擇了一群以英語為母語的2-3歲的孩子,讓他們每天背誦希伯來語的詩歌。
一段時間後,實驗暫停,這些孩子不再接觸希伯來語。
等到這些孩子7-8歲時,實驗人員開始教他們學習希伯來語和另一門全新的語言,結果發現:孩子們學習希伯來語的速度明顯比另一門外語快三分之一。
這說明,語感是一種潛意識中的能力,即使忘記了具體的語言,也能保留下語感。
而從小背古詩的孩子,接觸了更多優美的詞句,積累下的漢語語感會更好。
這樣的孩子,將來不僅語文學得更好,只要是帶漢字的書,他都能更快的理解。
二、記憶力更強古詩是一種韻律感很強的文字形式,朗朗上口,容易記憶。
孩子從小背古詩,大腦與記憶相關的腦區就會得到更多的鍛鍊,孩子將來在記憶力方面就會更有優勢。
三、閱讀、音樂方面更有優勢古詩的韻律不僅在強化孩子的語感,當孩子在聽、讀、背古詩時,大腦受到韻律的刺激,也會強化孩子在閱讀、音樂等方面的能力。
英國班戈大學曾做過一個普通文字和帶有韻律的詩歌對孩子大腦有什麼不同的影響的實驗。
實驗發現,當孩子讀詩歌時,大腦中會出現一種特定腦電波,對與閱讀和音樂相關的腦區進行刺激。而讀普通文字時,大腦中並沒有這種腦電波。
在這種影響下,從小背古詩的孩子,今後在閱讀理解和音樂方面會更有優勢。
在我看來,即使古詩沒有上述好處,我還是會讓我的孩子從小背古詩,因為古詩不僅僅是優美的文字而已,更是歷經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
就像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說得:我不在乎你選擇的是什麼學校,接受過什麼教育,重要一點是你得有一顆中國心。
最後,我給大家分享一套我家的古詩書單:
《古詩裡的四季》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這套古詩繪本將92首小學經典古詩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劃分。
配圖中用了可愛的小動物,以擬人的手法表現出詩中的內容,並且每首詩都配合“親子誦讀指導”,將詩詞大意簡單解釋了一下。
整體來說,這套書很適合3-6歲的孩子做詩詞啟蒙。
《豐子愷漫畫古詩詞》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這套《豐子愷漫畫古詩文》中收錄了豐子愷先生一百四十餘幅古詩文漫畫,並由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常迎春對古詩文進行了簡單的評註。
這套書最妙的地方就在於豐子愷先生的畫,十分有意境,對孩子的審美提升很有幫助。
《給孩子的古詩詞》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全書共收錄177首詩和41首詞,共計218首作品。
這套書中的詩詞都是葉嘉瑩先生心中最適合孩子閱讀的,每一首詩都有葉嘉瑩先生的講解,包括一些字的讀音、詩的創作背景等內容,十分專業。
#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