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淺蟬郵箱丨[email protected]少兒程式設計像是一股新的幽靈,籠罩在當今的小朋友和他們的父母頭上。瑤瑤媽最近開始關注到少兒程式設計,是因為在抖音上刷到了好幾條短影片。其中一位早教博主“擺事實、講道理”,大談少兒程式設計的重要性——2019年教育部發了檔案,要逐漸在中小學推廣程式設計教育,甚至部分地區已經把程式設計納入中高考範圍,所以孩子學程式設計勢在必行。就在今年11月底,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通知,將資訊科技納入初中學業水平測試,考查內容包括資訊科技基礎、資料處理、程式設計、影象處理、音影片處理五個方面,考試不透過將不予畢業。
瑤瑤雖然只有四年級,但是在父母眼裡,升學的壓力好像也不遠了。至少瑤瑤媽相信一句老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如果到時候別人都有加分而瑤瑤沒有,那她就可能跟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說不定會怨恨爸媽對自己不上心。“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就像緊箍咒一樣,牢牢套在每個家長的腦袋上。別人只要講一句現在流行讓孩子學什麼,家長就非得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去研究、去報名。從前流行的是學英語、學鋼琴、學奧數,現在時代變了,少兒程式設計變成最新的風潮。培訓機構們也如雨後春筍快速成長起來,在培訓機構的口中,蘋果之父喬布斯的那句“每個人都應該(花一年時間)學程式設計”就是他們天然的背書;近幾年政府倡導中小學推廣程式設計教育,更是成為炒熱少兒程式設計市場的助燃劑。不但得學,還得從小學就開始學,培訓機構對家長們不停佈道:要“抓住孩子頭腦發育黃金期,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其實瑤瑤媽很早就隱約聽說過少兒程式設計,但她和老公都是文科專業出身,跟程式設計完全不搭邊,對於不太熟悉的東西,他們也很猶豫不決。這種迷茫其實也和目前所說的“少兒程式設計”有著不同的具體分類有關。目前市場上所說的少兒程式設計其實分為兩種。一種是機器人程式設計,引用某培訓機構的定義來說就是“課程內容包括硬體知識和程式設計知識,以硬體知識為主,主要是簡單的機械原理、電子電路知識。程式設計知識則受限於所選擇的機器人,一般來說使用一種機器人學會的程式設計方法,對其他機器人並不適用。機器人程式設計一般從樂高 WeDo 開始入門”。另一種則是軟體程式設計,可能提到程式設計人們首先想到的也是這種——即以程式碼為基礎設定計算機運算方式並實現某種結果。但受限於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小朋友們所學的程式語言也有不同,例如低齡學生主要學的是圖形化程式語言,其中以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Scratch為代表。這個軟體由帶有各種功能的積木模組構成,用滑鼠拖拽積木模組並進行排列組合就可以完成程式設計,能夠實現遊戲、動畫等效果。再進一步,小學二三年級以上就可以嘗試用Python進行簡單的程式設計,但是對孩子的邏輯、英文和電腦操作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
Scratch的操作頁面客觀來講,Scratch也許可以讓小孩子理解程式設計的思維,但絕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程式設計,既不能與初高中的計算機課程相接軌,更別提培養未來的程式設計師了,所謂的越早開始學程式設計越好似乎只是培訓機構製造焦慮的話術罷了。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軟體程式設計似乎更為主流,一些培訓機構也認為二者殊途同歸,最後還是要落回到軟體程式設計上。同時由於國家的相關推廣、考試政策,軟體程式設計也正在走進各地中小學之中。在瞭解少兒程式設計之前,瑤瑤媽其實已經很“忙”——以往他們一直按照非常傳統的路子培養瑤瑤,小朋友的課餘時間全都在舞蹈、長笛、書法、英語、主持人等課外班中渡過。現在網路上流行用“雞娃”來形容那些每天被迫“打雞血”的小朋友,按照瑤瑤現在的狀態來說,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雞娃了。但是顯然瑤瑤媽覺得有點不夠,自從把少兒程式設計放在心上之後,她開始跟老師、同學家長打聽訊息,研究各類線上培訓機構。在某次與培訓機構老師交談後,她終於下定決心要給孩子報名了。打動她的不是別的,正是老師介紹說現在學少兒程式設計可以考級、參加比賽,如果拿到名次的話可以在升學的時候加分。這種“套路”其實和以前的奧數很像,不過,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少兒程式設計的機構也變成了網際網路公司,享受著投資人們的熱捧,誕生了許多估值極高的公司。其中,前不久完成13億的D輪融資的程式設計貓,是市場上規模較大的少兒程式設計培訓機構之一,因此在業內頗受關注。事實上,這種“降維打擊”的培訓,各類機構之間的課程內容相差不大。許多時候,家長們的決策還是從“功利”的角度出發,誰能最好解決自己的焦慮,就選誰。
程式設計貓的課程設定因此,課程顧問的諮詢和推銷環節就十分關鍵。程式設計貓的課程顧問在課程基本資訊之餘,往往會著重介紹少兒程式設計等級測試、比賽的一些資訊。就像舞蹈、樂器一樣,少兒程式設計雖然走入人們視野中的時間不長,但也是有考級制度的。2019年10月25日,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等四個單位聯合釋出了國內首個《青少年程式設計能力等級》團體標準,同年11月15日,相關單位又推出了NCT(National Coding Test for Adolescents)全國青少年程式設計能力等級測試。該等級測試面向8-18歲青少年,包括圖形化程式設計(1-3級)和Python程式設計(1-4級),難度逐級提升。除了考級之外,少兒程式設計還有五大賽事。這些比賽聽起來十分高大上,背書機構也有一些分量,但是其中的含金量卻很難說,其中個別賽事的詳細資訊和評價標準也並非公開透明。
程式設計貓彙總的五大賽事據一些家長接觸的課程顧問介紹,如果家長想讓孩子走競賽路線,程式設計貓能起到很大作用,畢竟其中四大賽事都由程式設計貓協辦,在藍橋杯中程式設計貓學院如果透過考級一級就能直接參加省賽,除此之外還有賽前集訓等幫助。這些看似能解決焦慮的資訊,往往能讓瑤瑤媽這樣的家長們下最後的決心。瑤瑤媽在研究之後,最終掏出了八千多元為瑤瑤報了線上程式設計課程。至於瑤瑤原本的課外班實在太多,自然分身乏術,另外也是教育資金上不大寬裕,於是瑤瑤媽也沒跟孩子商量,就準備先停掉舞蹈和長笛課。與身在二線城市的瑤瑤媽不同,定居深圳的嘉文早就為自己的兒子報名了少兒程式設計培訓班,到如今已經有接近一年的時間了。歷來一樣新興事物都是從一線城市發展起來,再輻射到其他省市,少兒程式設計自然也不例外。而深圳的另一個特殊性在於,有騰訊等網際網路大廠坐鎮,那些沒體驗過程式設計師996加班、寫程式碼寫到頭禿的家長們,只看到網際網路從業者光鮮亮麗的一面,也想讓自己的孩子藉由程式設計搏一個好未來。在停掉其他興趣時,瑤瑤媽也不是沒有猶豫,但後來她想通了——“以後也不靠這些本事吃飯”。與過往的奧數一樣,仔細研究,它們解決的其實都是家長的焦慮。但奧數這樣的競賽驅動的興趣班,家長往往瞄準的是“短期利益”——考好了可以上個好學校,但到了如今的少兒程式設計,許多家長的思考起點已經是自己成年後的人生經歷——“看看現在做網際網路的、程式設計師們多賺錢,網際網路公司工資多高啊”。這種邏輯顯得更加現實,甚至帶有一點殘酷。不過,在家長們還沒來得及反思自己之前,培訓機構們早已經研究透了家長的心理。他們宣傳時會精心挑選出來的那些關鍵詞“邏輯思維”、“純英文程式設計”、“程式設計普及”……個個直戳家長命門,許多沒空研究,不懂程式設計的家長,可能還沒搞清楚這些課程究竟教什麼就已經報了名,並支付出一筆數額不小的學費。據瞭解,目前程式設計貓大部分是以語音的形式線上教學,學費標準是10680元100課時,每課時40分鐘,一次上兩課時。也就是說,平均一次課200元左右。另一個少兒程式設計培訓機構童程童美則按照線上和線下兩種授課方式分別定價,線上相對便宜,9000元左右80課時,每課時60分鐘,同樣是一次上兩課時;而線下課程則幾乎翻倍,17000元92課時,據課程顧問介紹是因為“線下上課的效果要好一些”。少兒程式設計就在這種焦慮中似乎有些“妖魔化”了:有人分享了一次向程式設計貓諮詢的經歷:像所有少兒程式設計的銷售推廣一樣,程式設計貓的銷售顧問們被問到小孩子學程式設計的好處時,會立刻語調拔高、聲音亢奮地羅列出一二三四條,少兒程式設計被描述成“萬能”的訓練,不只是程式設計,銷售諮詢們聲稱它還能鍛鍊孩子數學、英語能力,甚至是語文能力:“孩子媽媽你要這麼想,小朋友學了程式設計之後會更有邏輯性,寫作文的時候思路能更清晰,前後文的銜接更順暢。”“除了這點,學過程式設計之後孩子會更有創意,想象力更豐富,寫出來的句子更精彩,老師肯定會誇他的。”家長們就在這樣的內外焦慮裹挾下,紛紛付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