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聊天會產生戀愛的錯覺。
到ta有了特別的備註,你開始期待每天的對話。
一天,兩天,一週,兩週,三週……
突然有一天,到了下班時間,手機卻沒有響;
Ta也沒有像往常一樣發來問候:
“到家了嗎?晚上吃什麼?”
“吃完了嗎,給你分享個好聽的歌吧。”
對話方塊的介面,還是上次聊天結束時的“哈哈”。
你卻陷入了無盡的低落裡:
為什麼天天聊天的人,說淡就淡了?
隔著螢幕的好感,難道只是幻覺?
僅僅聊天的關係,連難過生氣,都沒有合適的立場。
很多人都告訴你,感情是聊出來的。
但今天我也想潑一次冷水:愛情也可能是聊沒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的情緒變化週期在28天左右。
比如買房,從有了這個想法,到興致勃勃地去看房;
如果過了28天,還一直沒有找到心儀的房子;
買房的興趣,就會驟然衰退甚至停止,最後買房就成了一件想要逃避的事。
聊天也是一樣的,當你和一個人聊得火熱;
但是聊了28天,你們仍然只是打字聊天。
沒有發生過影片通話、見面、約會等進展行為;
那麼就很容易造成彼此的“好感疲勞”。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聊著聊著就不回覆了;
很多關係聊著聊著就淡了。
無論男女,當你天天找一個人聊天;
會讓這段感情,冒著很大“成為朋友”的風險。
所以在十多天左右的時候,就應該積極尋求進展。
否則有情人終成哥們,也是實實在在的遺憾。
但理論總是聽起來容易,到了實際操作便會出現:
“但我們根本沒有親密成,可以見面的關係。”
像我在北京認識的兩個朋友,對彼此已經瞭解地非常透徹了;
對方的作息、興趣愛好、甚至家庭成員都聊過了。
卻仍然默契地覺得,誰也沒有真正開啟過心扉。
實在找不出約會的理由,便不了了之了。
很多人都會犯這樣一個錯誤:
對於剛認識的人,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和優點拿出來。
拼命傳達“我很好”的資訊給對方。
但可惜,再多的誇讚和認同,也不等同於親密。
親密的反義詞不是疏遠,而是體面。
成年人之間透過分享興趣、快樂而靠得更近。
就像分享購物車,可以很快讓兩個女生熟絡起來。
但只有共享那些難堪的、笨拙的、崩潰的時刻,才能算得上親密。
比如一起擠過的地鐵、淋過的雨、分享的泡麵。
這就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
在聊天時,如果非常努力地打造完美的人設;
對方可能會覺得你很好,但也會覺得你們之間有隔閡。
有一堵客氣的牆架著,很多話不會跟你說。
反之,如果你真實地暴露了自己生活的小缺憾,比如:
今天出門衣服穿反了、上班遲到被老闆罵了;
跟同事吵架了、把家裡人生日給忘了。
分享這些拋開體面的時刻,會讓對方感覺到你對ta的信任。
也更容易創造見面的契機:
“今天心情不好,下班去找你吃個飯吧。”
不用擔心自己長得不夠好看,聲音不夠好聽。
要知道霍思燕第一次見杜江,也一點沒感到喜歡。
雖然杜江相貌端正,但完全沒長在她審美上。
而她真正對杜江產生好感,是有次一起出來時,她帶了一條大狗;
下樓梯時,大狗有點害怕,杜江就毫不猶豫地把大狗抱起來,下了樓。
這就是聊天給不了的,只有見面才能發生的場景。
是能推動兩個人關係的,很重要的一環。
比起聊天中的瞭解,我更喜歡見面後的理解;
它代表著我願意走進你的世界,看著你閃光的時刻;
也可以接納你生活的不如意,甚至那些小小陰暗的角落。
當我們站在彼此面前,不再以文字和表情抒發自我;
而是以兩個完整、有血有肉、有呼吸有溫度的個體。
那份好感和心動,才會踏踏實實的落地。
隔著螢幕聊得再投緣,訊號一斷,煙消雲散。
見了面的兩個人,就算沒有一見鍾情,也還有來日方長。
成年人的快樂,說容易也容易;
無非就是想去的地方說走就走,想要的東西說買就買;
想見的人,不遠萬里也要去見。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你有想找見一個人的衝動。
不如就明天吧,不如就跑著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