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不僅僅是個哲學問題了,在個人成長、商業戰略上,都是必要的。
可能有人會覺得,自己還不瞭解自己嗎?還要怎麼認識?
還真的就是不瞭解。每個人,都有大腦,會思考,每天都活得不一樣,都在做一些事情,感覺自己還是能夠掌控自己的。
但是,我們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未必就會認識自己呀。佛學裡講的“覺知”,就是事情發生了,其實我們未必就能領悟到什麼,可能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了,感覺什麼發現都沒有。
我還是很敬佩中國古代的聖人的,比如孔子。兩千多年前,就知道了“吾日三省吾身”的重要性,到現在還依然適用。這說明,近現代以來,科技變化很大,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改變,但是人性並未發生多大的改變。
這種“自省”的過程,其實就是思考的過程。而如果能夠把一些思考寫下來,那這用處是很大的。因為腦袋裡的思緒是稍縱即逝的,但是寫下來,就穩定下來了。幾十年後,儲存好,依然可以回頭看看。
在中國,能被稱為“聖人”的有“兩個半”,都是我非常敬佩的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還有半個是曾國藩。
孔子不用說了,儒家的代表,對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程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到了王陽明這裡,開創了“心學”,將儒家的思想推向了新的層次。
而曾國藩的笨功夫,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甚至可以說更加適合我們普通人學習。因為他用的是笨功夫,考驗的是人性。克服人性確實難,但是操作性更強。這比那種出道即巔峰,天賦異稟的天選之子,讓人感覺更能跟著學。
曾國藩,就是很重視每日的自省。
不斷對自己進行審視,才能夠發現自己到底擅長什麼?熱愛什麼?別看這麼簡單的兩個問題,一般人,還真是很難回答。如果,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優勢和愛好,那就很難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一個人的使命,往往也是從自我認知中找出來的。當找到自己的使命以後,人生的意義就不一樣了。感覺是獲得了重生。
真正有使命感的人,都是工作到100歲都不覺得累的。美國很多投資大佬就是如此,比如:巴菲特、芒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