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圖| 網路 侵刪
引子:曾經寫過兩篇關於外婆的文章,這將是最後一篇。因為從今以後,母親就再也沒有媽媽了。前一天還出著太陽,突然就降溫了。天空中零星飄著細碎的雪花,這是入冬以來最寒冷的一天。
當下一驚,開啟手機,果然連著幾條語音:“姑媽們快來呀,細嗲(奶奶)要死了,一個電話都打不通。”
我回了一句:“現在怎麼樣了?”
“已經走了。”
趕緊打電話通知母親,母親說:“我中午還去給她換了尿布,餵了麥片,人還好好的。”
96歲的外婆老年痴呆,已經臥床有兩年,什麼人都不認識,也什麼事都不清楚了。她的離去,對於她自己和業已年邁的子女們來說,都是一種解脫吧!
01 最後的送別臨時搭起的靈堂裡,外婆靜靜地躺在那,已經完全瘦脫了形,熬到了油盡燈枯。
孝子賢孫們披麻戴孝,對於已經五世同堂的高壽老人的過世,是“喜喪”,鮮少有人悲傷。只是母親提到自己老母親最後這段受折磨的日子,依然忍不住抹眼淚。而小舅則對母親說:“是不是晚上不給她吃那一碗飯就不會死?”
因為,這裡有個說法:如果老人熬到這樣還不走,是因為帶來的祿還沒吃完。
走到外婆曾經住過的房間,裡面做過一些清理,東西都打包堆在地上,更顯悲涼。
外婆就說:“我做給你吃撒!”
也想起早幾年,每次從廣東回來,她就會拎著餅乾和咬不動的蠶豆走二里地來看我。即使後來腿腳不好,也會來。
我問母親:“外婆為啥每次都買這麼硬邦邦的蠶豆?”
“還不是有一次我跟她說你喜歡吃蠶豆,她就記住了,以為是這種炒豆子。”
可是,到後來,她卻不記得我了。
我是她記憶中倒數第二批被忘卻的人。
02 前世今生“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簾子,你和死亡好像隔著什麼,沒有什麼感受,你的父母擋在你們中間,等到你的父母過世了,你才會直面這些東西。“-《百年孤獨》
聽著哀樂,看著女兒,突然覺得心裡堵得慌。我是擋在女兒面前的簾子,而母親則是我的簾子。現在,母親面前的那塊簾子已經沒有了。
若干年後,我們也都將離場。
一代又一代,就此輪迴,就此謝幕。
人到中年以後,逐漸面對生命中的一次次送別,那永無再見之日的送別,即使感傷也無可奈何。
曾經看過美國心理學家魏斯的一本真實的案例記錄:《前世今生》。裡面記錄了魏斯在給病人做心理治療時,透過催眠,無意中接觸到病人關於前世的記憶。
根據他這些病人在催眠狀態下的描述,人是有前世的。所有的靈魂在生命的盡頭,都會回到某個空間,如果在這一世有未完成的心願,或者解不開的心結,就會進入到下一世,和這一世糾纏的人繼續糾纏,直到自己解開心結,再無遺憾。
不知道外婆這樣將兒女親人們一個個忘卻,最後抹掉這一世所有的記憶,會不會就是了無遺憾了。
那麼,如果有來生,我們還會再相見嗎?
03 喜喪晚上,照例會請人來“唱夜歌”。這是老輩一直傳下來的,用本地方言,把去世的人一生的點點滴滴作成唱詞,同某些戲裡的橋段間隔著唱。
停三晚,唱三晚。
通常,同村屋的人都會來聽。一來,是送別;二來為了更熱鬧。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更是喜歡來坐一坐,就像《喜喪》的片頭,那些去聽戲的老人。
或許,只有他們的心裡面才會有感同身受。
若是留心去聽歌詞,會令人很悲傷,就如同她的一生在你眼前重新過一遍,看電影一般。
尤其是最後一天入棺前,當歌者細數亡人“從此告別我的xx”時,隨著12點的鞭炮聲響起,會提醒你:就剩最後幾個小時了,從此陰陽相隔,永不相見。
那種無力的悲傷,會蔓延到身體的每一個角落。
即便是“喜喪”。
結束語: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母親自責而又難過的說:“我可憐的老孃,還是沒有照顧好她,腰上都睡爛了幾個地方。她這一輩子也沒誰說她半個不字,為啥最後要磨她這麼久?”
我無語,不知該如何安慰她,說:“她什麼都不知道了,可能也感覺不到痛了。”
然後,又故作輕鬆的對她說:“媽,你放心,以後你要也啥都不知道了,我會好好照顧你的。”
時下有一句很流行的話:誰的晚年都是一場血雨腥風。讓人不敢去細想若干年後的自己。
對於現在的我們,能做的惟有愛惜自己的身體,有空多鍛鍊,賺更多的錢,讓自己的晚年過得更有把握一些。
還有,言傳身教,好好對待老人,好好教育子女,讓那一場風雨不至於來得太過猛烈。
你們說呢?
願這人世間沒有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