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有句名言:“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可有很多人都認為會說話才是至關重要的,然而,為人處世還有另一種境界——學會閉嘴。
古人也常說,言多必失,禍從口出。
真正的聰明人,從不會急於開口,而是會在適當時候閉嘴,這樣不僅能避開很多說話的雷區,還能讓接下來的路更順暢。
所以,在下面三種時刻,一定要學會“閉嘴”:
不明真相的事,不評價眾所周知,我們的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傳聞,能激發起人的好奇心,甚至有些還親身經歷過。
雖然它們大都模稜兩可,但還是忍不住和其他人分享,並且妄加評判。
記得電影《搜尋》中,就出現過這樣一幕:
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女主角葉藍秋,突然被診斷出了絕症,一個人拿著診斷書坐在公交車上,久久回不過神來。
也正在這時,一位老人走在她面前,要求讓座。
在所有人看來,這都無可厚非,但離死神已經只有半步之遙的葉藍秋什麼都顧不上了,根本沒有理會老人。
更可怕的是,網友們看到後也開始口誅筆伐,恨不得將她撕碎。
最後,她在還沒有被病魔打敗時,倒在了一個個不明真相人的討伐中,選擇跳樓自殺。
真的很痛心。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過經歷過什麼,也沒法感受他人的喜怒哀樂,所以更沒有權利去肆意評判他人。
正所謂,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對於那些不明真相的傳聞,請一定要保持謹小慎微的態度,學會閉嘴,不要成為那些愚蠢的口舌。
但凡做到了這點,你就是個聰明的人。
涉及他人的私事,不聲張如果發起一次投票,問你在生活中最討厭的人是哪種?
很多人都會說:
“那些喜歡打聽別人的私事,並且亂嚼舌根,還以妄論他人為樂趣的人。”
的確,這樣的人最傻也最討人厭。
殊不知,看破不說破,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前段時間,和幾個朋友去參加一場婚禮,席間有個朋友看到女方相處了多年的前男友居然也在場,便有些興奮的想要和同桌的人分享。
同伴趕緊做了個手勢,示意別他隨便聲張,同時我也鬆了一口氣。
因為這是屬於他們的私事,雖然兩人並沒有如很多人預料中那樣從校服走到婚紗,但畢竟還是同學。
事後,那個同伴更是帶著些許威脅的口氣,說:
“以後別再管不住自己的嘴!適時的沉默,才是對一個人最好的關心和尊重。”
也正如一句古話說的:“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不管是他人的缺陷還是私事,都不該成為被用來炫耀和分享的談資,對一個人好,也並不一定要大吹大擂,默默給予關心就足夠了。
靜坐當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情緒失控時,學會閉嘴歷史上有過這樣一個故事:
當年明成祖朱棣起兵成功,在準備即位大典時,希望大臣方孝儒能夠幫自己寫個詔書,昭告天下。
可方孝孺不僅不答應,還直接破口大罵,朱棣暗壓著怒火,質問他:
“你就不怕誅九族嗎?”
誰曾想方孝孺直接接道:“便是誅十族又能怎樣!”
就這樣,因為一句氣頭上的話,被朱棣將他的朋友門生也列作一族,連同宗族共“十族”都處死了。
真的,人千萬不要在情緒失控的時候說話。
撕破臉的代價,不是誰都能承受的。在意識到情緒失控的當下,先讓自己閉嘴,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這樣你和你身邊的人,才不會因此淪為受暴者。
那些凡是真正聰明的人,也都懂得時刻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把話想清楚後再說,避免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總而言之,做人,行動要快,說話要慢。
“有修養的人,尤其在眾人面前這四種情況一定是閉嘴的:
展示自我的時候要閉嘴;評價別人的時候要閉嘴;春風得意的時候要閉嘴;涉及隱私的時候一定要閉嘴!”
學會閉嘴,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智慧!
最後也請記住,守住嘴,就是守住了自己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