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園地作者 一枚新園地 Yesterday

題圖:我在父親退休時送給他的七言古體詩卷軸。(圖片來自作者)父親美好的理想,善良的願望,被殘酷的現實擊了個粉碎。但他睿智的頭腦,不羈的個性又不願向社會妥協。

一枚寫在前面:

11月25日,我收到了一位老讀者的微信:久違的文友,失聯後的重逢,讓人欣喜!讀了“一枚新園地”的文章,冒昧投稿。這是我的一篇懷念逝去的父親的散文。家父是一位鄉村小學教師,也是我的啟蒙老師。在我的眼裡,他一直有著父親和教師的雙重身份。家父對我的教育,在那個貧困的年代,窮鄉僻壤之地,從物質上來說,幾乎是傾其所有,從心力上來說,則是殫精竭慮。所以,我對父親有著深厚的感情。但是,很奇怪,在家父過逝的最初的時日裡,我並沒有感到過份地悲哀。但這悲傷,如同細菌,滿滿地侵入我的血液裡,並且大量地繁殖,複製和擴散。我在此後的兩年裡,幾乎被它摧垮。這悲傷,又如同一滴濃墨濺到宣紙上,緩緩地而又極具穿透力地暈染著我的心。於是就有了這些文字。作者給我發來了他這些年裡陸續寫成的《懷念家父》的系列散文。每一篇都非常讓我感動。今天我們發出第一篇。

懷念家父(一)

耕夫囈語 | 文

父親的碑文,是我從上海返回蚌埠的車上草就的。

2013年仲春時節的一個午夜,父親在起解時不慎在戶外跌了一跤,從此長眠。

處理完後事就匆匆趕回上海。期間和弟弟商量著趕在父親的“頭七”那天,在墓前立一塊碑。石碑由弟弟在蚌埠張羅採買,我則琢磨著起草碑文。

那幾天,父親的音容在腦海裡揮之不去,但腦子如同泥漿裹著亂麻,思維既捏不成塊又理不出絲,因而一直不能落筆。三天後,弟弟打來電話說碑材已經選好,讓我把碑文帶回來,工匠刻上去,就可以運回老家了。

我又匆忙踏上返回的列車。高鐵上已沒有空餘的座位。尋了一個沒人的夾道,地板上鋪一張報紙坐下,拿出準備好的紙筆。好在這幾天,頭腦裡到底還零零散散地積了點東西,於是獻給父親的祭文——《醉翁小傳》就這樣在列車上誕生了。

頭一個祭日,正是清明時節。陽光明媚,暖風拂面。大地處處透著蓬勃的生機。麥子正在拔節,滿眼麥浪翻滾,碧波盪漾。

父親的一位老友立在石碑前,默默地讀完那篇祭文,喚著我的乳名哽咽著感嘆:“你爸沒白培養你!值了!”

他是父親處了一輩子的鐵桿朋友,在一起喝了幾十年的酒。

從困苦和動亂中走過來,那一代人的友誼既清淡如水,又淳厚如酒。

他的父親和我的祖父是好友,兩家算是世交。他和我父親是同齡人,因比父親大了月份,我自然就喊他大伯。

望著眼前這個乾癟的農村老頭,很難和文革前宿州專區農業幹部學校的高材生聯絡起來。他的父親是文革前的公社書記,文革一開始,就被造反派奪了權,受到批鬥和凌辱。倔強的老人不堪忍受,用一片鋒利的剃鬚刀,劃開了自己的肚子。被發現後,送到醫院搶救。

我的父親坐在病床前,不眨眼地看護了老爺子兩天兩夜。老頭一邊若無其事地躺在床上用一隻手拉著父親聊天,一邊又悄悄地在被子,下面用另一隻手把縫合的刀口撕開了。

老爺子一撒手,家道隨即中落。

他個頭矮小,又是一個畏罪自殺的反革命的兒子,從此門前冷落車馬稀。三十歲仍是孑然一身。後來,由我大姑出面做媒,從她婆家的村子裡給他張羅了一門親事,總算有了個家。

他和父親既是患難之交,還是生死之交。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我的父親一直不離不棄。

有一天,他們在縣城喝了酒,走上城北渦河上那座高高的拱橋。他趁父親不注意,一個倒栽蔥就往下跳,要走他父親的路。我父親那時年輕力壯,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他的腳脖子,拼足了平生力氣,硬是把他倒著提回了橋上。

父親一生與酒結下不解之緣。他的那種豪放和仗義,是不為常人所理解的;那種豪飲後的張狂姿態,更讓人覺得不可理喻。

最讓我的母親耿耿於懷的,是在我剛剛出生的那一年。一對走江湖唱柳琴戲的年輕夫婦,帶著襁褓中的孩子,來到了我們村子。(柳琴是流行於皖北的一種敲打絃樂,扇面形的木座上,繃著幾根鋼絲絃,用一根柔韌而小巧的竹杵敲打出悠揚的琴聲。藝人們左手打板,右手敲琴,一邊演唱。)正趕上連天大雨,無法在露天的社場上演出,一家三口的生活斷了來源。

父親把他們請到家裡,吃住半個多月。我出生時身體病弱,母親又沒有奶水,託人從蚌埠帶了幾袋奶糕。說是奶糕,其實就是米粉糕。在一把盛飯的勺頭裡用水化開一塊,放在火上邊熬邊用筷子攪成粥。母親把它視若珍寶,現在無故又多了一張和我爭食的小嘴,母親自然想把奶糕瞞起來,偷偷地給我喂。但父親堅決不願意,不但如此,如果他發現勺頭裡的米粥不一樣多,也會嚴厲訓斥母親。

天放晴的時候,夫婦倆臨走之前,孩子的媽媽對父親說,你看,我們也沒有什麼能感謝你的,就讓這孩子認你做乾爹吧!父親很爽快地答應了。她接著說,認乾爹是要磕頭的,孩子這麼小,我就代他給他乾爹磕個頭吧!原來他們是想找個藉口,用中國最隆重的禮節表達感激之情。父親明白了他們的用意後,堅決拒絕了。

“家父好飲,每飲必醉,醉而張狂,有阮籍之志,劉伶之態,李太白之風。”這是我在寫給父親的《醉翁小傳》裡的幾句話。我直到現在,還能一字不落地背誦李白的《將進酒》這首浪漫主義傑作。因為父親的豪飲狂放,在我童年的記憶裡太深刻,我長大後初讀到這首詩,立刻引起了共鳴。千年前的酒仙,分明就是眼前與我朝夕相處的父親。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我在閱歷並逐漸領悟了人生以後,才理解了父親的豪飲。

天資聰穎的父親,初中正讀到興頭上,被祖父強逼著放棄了心愛的學業,做了大隊會計,又被人誣告貪汙。十五歲的少年,剛剛走向社會就被當頭一棒。後來又遭遇了文革的亂局,親眼看到好友的父親被逼上絕路。父親美好的理想,善良的願望,被殘酷的現實擊了個粉碎,但他睿智的頭腦,不羈的個性,又不願向社會妥協。

1962年,十六歲的父親。(攝於合肥)

我是文革開始的第二年出生的,父親給我取的乳名是“han文”。我是長子長孫,父親自然愛護有加。對於我的乳名,他的一些朋友有時會禮節性地誇讚“這個名字取得好,捍衛文化大革命”,父親會立刻糾正道“不是捍衛的捍,是罕見的罕”。我們老家的口音,“捍”與“罕”同音,都讀成去聲調。

後來,我讀到傅雷翻譯的羅曼·羅蘭的名著《約翰·克利斯多夫》,立刻引起了我的共鳴。雖然遠隔萬里,一個在萊茵河畔,一個在中國的皖北偏僻的農村,但善良的人性的遭遇卻是如此相似。那個對自己兒子管教的近乎殘酷的大提琴手,曾經健壯快樂而豪放的男人,面對不幸的生活,無法自拔地沉溺在酒裡。

“他覺得一向看錯了父親,沒有好好地愛他。他看出父親是給人生打敗的:這顆不幸的靈魂隨波逐流地被拖下水,沒有一點兒反抗的勇氣,此刻彷彿對著虛度的一生在那裡哀嘆呻吟。” 這是小約翰·克利斯多夫對著他父親的遺體時想到的。

那年,對著父親的遺體,我也想到了這個情節和這句話。

父親好酒,也喜歡音樂。能拉一手好二胡。每每在微醺的時候,坐在院子裡,對著習習的秋風,歪著腦袋忘情地拉上兩個曲子,興致盎然的時候,還要和著琴聲,來上兩嗓子。

他2005年從教師的崗位上退休。我到一家文房四寶商店,買了一幅裱好的卷軸,請人在上面給他題了一首七言古體詩。那是我動了兩個晚上的腦筋,給他擬的一首絕句——四十春秋伴講堂,三千桃李吐芬芳。老驥伏櫪志未已,甘灑汗水育棟樑。

退休的那一天,我專程趕回老家,把這幅字送到他的手裡。

父親高高興興地把它掛在了床頭。中午爺倆端杯的時候,父親說:退了也好,幹了四十年,夠了。我已經把我的退休生活做了打算,“退休以後三件事,喝酒唱歌毛筆字。”

我知道他這是自我安慰的話。他捨不得站了大半輩子的課堂。無論如何,退休,對他是一個精神上的衝擊。雖然他的住處就在學校附近,每天照常聽到上課的鈴聲和朗朗的書聲,但那講臺已經徹底遠離了他。

父親每每到七分醉意的時候,總能說出朗朗上口的話,並能大量地背誦古體詩詞和民間諺語,這讓我很是驚異。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大部分都是來自於他端起酒杯時嘮嘮叨叨說的格言。

“唉……,你的事,你自己負責,看著辦吧!”

接著又是讓我耳朵都起了老繭的那些話:“我年輕的時候,你爺爺就跟我說,人家發財你不要起眼,人家當官你不要起眼,這是家訓,……,寧可為仁不富,不可為富不仁”。(“起眼”是我們老家的一句土話,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羨慕嫉妒恨。)

父親喝了一輩子酒,除了牙齒脫落,身體一直沒有大毛病。脫落的牙齒,讓他的兩頰深陷,嘴巴癟縮,下巴上抬,影響形象的同時也影響他的進食。我和弟弟曾多次勸他鑲一幅假牙,他總是帶著醉意倔倔地說:“不鑲!這是遺傳,你奶奶就是這樣!我以前沒有錢給你奶奶鑲牙!我現在有錢了也不鑲!”

父親殞於一場意外。不然的話,他鐘愛的老酒和他那幫老友,還能陪他多醉幾個年頭。

“逝者如川,飲者留名!”這是我為父親撰寫的碑文的最後一句話。前者源出《論語》孔子的格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後者源於被我記得爛熟的李白名篇《將進酒》裡的兩句——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附錄:

醉翁小傳

淝畔醉翁者,安徽省懷遠縣灣西村陳姓人氏,其為晚年自號也。生於公元一九四五年,卒於公元二零一三年,時年六十又八。幼少聰慧,鍾情學業,過目能誦。然,未逢時,不得志。父命難違,半途而廢。早入社會,初為隊部會計。或誣其假公濟私,感世道人心之險,怒辭歸。未幾從教。誨人不倦,樂此不疲。從教四十載,桃李逾三千。耿直豪放,重義疏財,固本守道,嫉惡如仇。喜交友,重仁信,視四海之人,皆為手足。多才藝,可操琴,能書法。文革後期,躬身於鄉村業餘文藝巡演,亦編,亦導,亦演。晝執教,聞朗朗書聲,夜巡演,唱咿呀戲腔。不亦樂乎!退職,手抄古典名著以自娛自礪。遺抄本《三國演義》六十六卷,《水滸傳》二十卷。未競而病歿。性嗜酒,每飲必醉,醉而張狂。有劉伶之態,太白之風,而不失阮籍之志,陶潛之節。嗚呼!逝者如川,飲者留名!立此小傳,以誌紀念!二零一三,清明節

【作者簡介】耕夫囈語:六零後,安徽人在上海。喜歡碼字,陸續寫了點散文和詩歌,亦作時評隨筆。上海某企業員工。一枚園地耕耘者。

1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怎麼才能讓男人捨不得離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