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個人的福報從何而來?除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如運氣之外,主要就是源於他的行為,有些事情要少做,有些事情要多做,懂得趨利避害,福報自然越來越多。具體而言,為人處世,真正聰明的人,往往能做到以下這“四少四多”,懂得趨利避害;做到這“四少四多”,福報不請自來,人生會越來越順。

一、少一些執著,多一些放下

在做事時,執著或許算是一個優點,但為人處世,執著卻容易矇蔽你的雙眼,讓你無法看到更長遠的未來。而且,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隨著閱歷和見識的增長,人的無力感反而會越加的強烈,假如再不少一些執著,那活著,無疑就會更累,內心就會更加的煎熬。

所以,為人處世,要少一些執著,多一些放下,放下不應該有的執念,放下過多的慾望。當你攥緊雙手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把你當成敵人,而當你放下雙手時,你就可以擁抱全世界,你就會有一個豁然開朗的人生。

二、少一些憂慮,多一些歡喜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快樂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假如你心裡總想著那些讓你憂慮的事情,那你就不會活得快樂。當然,如果你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志士仁人,那就另當別論。

從生活的角度講,少想一些令人憂慮的事情,多想一些令人歡喜的事情,人才會活得快樂舒心,畢竟,“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生活中,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令人煩惱憂慮的事,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在庸人自擾,都是自己不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的心態和情緒都是可以由自己操控的,並非是取決於外在的環境,只要你能操控或者說調整好心態和情緒,那麼,即便是處於莫大的逆境,也能保持快樂的心境。就比如大文豪蘇軾,他的一生飽經磨難,被多次貶謫到偏遠不毛之地,可依然能保持內心的歡喜,留下了許多傳誦千古的名句。

三、少自以為是,多考慮他人

為人處世,許多的矛盾和衝突,都是源於我們的自以為是,而沒有太多的考慮他人。當我們習慣從自己出發,去對待人和事,去看待問題時,那麼,就容易產生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的念頭,如此一來,即便你的初衷是好的,別人也難以接受,畢竟,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是“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

所謂“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你的自以為是的看法,不管在你看來,有多麼的金玉良言,有多麼的發自肺腑,但如果不考慮對方的想法和心情,那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強迫。

為人處世,少自以為是,多考慮他人,多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設身處地為他想想,那麼,對方就更容易接受你,許多問題就會得到迎刃而解,許多矛盾也就會化干戈為玉帛。

四、少一些排斥,多一些包容

為人處世,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也有三觀不一致的,有癖好相同的,也有性格衝突的。對於前者,我們自然容易接納,但對於後者,我們是否就要排斥呢?也不是,對於和自己有差異的人,除非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否則,就應該少一些排斥,多一些包容,否則,不僅顯得自己修養不過,人生也會變得越來越狹隘。只有懂得包容,你的人生,你的世界,才會變得寬闊,才會更加的精彩。

9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兄弟不共財,姐妹少來往”,道出了親戚間相處的難處,引起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