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長河不可逆轉,我不會再年輕了。”
50歲的年齡,說大不算太大,說小已不在行列,人生已過大半,轉眼已不再年輕,沒有了年輕俊美的容貌,臉上已印滿了歲月的痕跡,再看眼角,不再是年輕的自己,早已爬滿了魚尾紋,白髮也變得多了起來,兩個同齡人聊天時總會笑著說:“四十歲的時候,一月染髮一次,現在必須一月染兩次,如果哪個月偷懶了一下,兩釐米長的白髮,顯得更加顯著刺眼,還以為是哪裡的老太呢”。
禮拜六晚上剛說躺下準備好好休息,輕鬆一下,猛然電話響了,開啟是好友的影片電話,足足的聊了五十多分鐘,彼此都聊完了自己最想說的話,才結束通話了電話。
好友之前一直在深圳打工,十年之後,就想自己辦個證,換個活法,找個門面做一份事業,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立馬就把學生託管班辦了起來,這時她也知道這個行業,小小一條鄉鎮街道也已經不下10家託班了,競爭非常激烈,開學之際都在亂搶生源,她沒有退卻,是非常有信心,選擇了單挑,於是她有幸搶到了幾十個學生,收入還算行。
那料今年一場新冠病毒疫情來襲,託班一下子冷了下來,斷了收入。
疫情過後,託班恢復之後,零裡零星剩了不到20個學生,收入下滑厲害,不夠支出,房租月月立馬沒有了保證,借用了一筆錢才算繳清,成了貼本生意,沒有好轉的跡象。
想想當初自己的那份熱情,是那樣執著激情,十分看好,現在一下子跌到了低谷,心裡猶如壓了千斤重擔,50歲的人,今後該靠啥生活,找工作嫌棄年齡太大,身體感覺也在下降,自己的路該怎樣走,內心有說不出的苦衷,只是煎熬,她不禁長嘆一聲:“女人真難”!
事業上的不景氣,只有自己來扛。事業順心的女人,整天都是忙的不可開交,沒有時間看電影,沒有時間買衣服,網購成了她消費的常態;沒足夠的時間聊天,沒閒暇的空間跳舞,有個時間還想看一場鬧劇 。
事業不景氣的女人,花了精力和時間,付出不比別人少,得到的報酬卻杯水車薪,整天煎熬憂愁,無精打采,外面再熱鬧的事情,都與自己無關,就像好友辦的託管,又是講課,又是輔導作業,閒了還要備課,又要安排住宿和伙食,樣樣都得用心,肩挑一副重擔,心擔一份責任,週末回家的時候,身邊都帶著自己的學生,費盡了神,操盡了心,沒有多大的收入,倘若洗手關門,再去折騰,自己一把年齡,打工都不好好要,到底能做什麼,還是個未知數?
想的頭腦發脹,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自己的人生該怎樣把握,還真是個問題?50歲的女人,是一個分水嶺,不再年輕,想到童年的自己是多麼的自由自在,啥都不想,多麼幸福,假如能回到從前,寧願再當童年的自己,唉,回憶真美好!
婚姻上的不幸,只有自己來療傷。別人的託管班,都是車接車送,自己的託管,家長要求接送,滿足不了家長的要求:有車自己沒學照,丈夫不支援,無人接送,無白走了幾十個學生,這也是好友事業受損的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是夫妻,但是感情淡泊,重要處盡不到丈夫之責,而且拖後腿,即使她後來為爭氣學會了開車,但不允許她用,用鎖子鎖了起來,解釋說不安全,眼睜睜的受氣,她沒有流淚,沒有爭辯,因為婚姻教會了她堅強,教會了她怎樣去面對生活,教會了她甩掉爛人爛事的糾纏。她思忖著怎樣應對自己事業上的難關,只有靠自己,靠誰都是空,一生沒有遇到一個好人,是自己的命,覺得自己有時還勝過一個男人,比男人還可靠,男人能做的事,她也一樣能做。
聊天時她還說:“有時覺得,婚姻不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戰勝困難的勇氣,能靠更好,沒有靠山就只有自己努力了”。
世事就是如此,人生沒有容易,婚姻不是一帆風順,哪裡有那麼多事事如意,只吃不想搭碳的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只要盡心去做就是了,不求結果便罷,再難的事,終歸都有解決的辦法。
所以,婚姻上的不幸,看開想開,只有自己來療傷,學會自己安慰自己,“把煩心事丟掉,騰出地方裝鮮花”,最難的也就變得容易多了。
人生半道,突然失去了父母,沒有了依靠,兄弟姐妹也少了聯絡,“淡淡交往”成了主流。去年,一場重病突然奪去了媽媽的生命,兒女們實難接受,陪伴了自己半生的母親,想都沒想就永遠的離開了她的兒女們,多想再看到自己的母親,多麼懷念母親健在時和兒女們相處的日子,每每想起都要落淚,心如針扎,只有此刻才能真正體會到母親在世時自己是多麼的幸福,說說笑笑,吃飯幹活的情景多麼快樂,有了委屈和憂愁,母親就是自己傾訴的希望和寄託,這是母親的力量所賜,沒有母親的日子依舊是難以習慣,看不到的想不到,心裡的委屈再也無處訴說了,突然失去了母親,就像割心割肉,眼淚只往肚裡流……
大姐晚上發來訊息:“我昨天晚上凌晨1點半鐘,媽媽叫我,給我蓋被子,但我心裡知道媽已經是天人了,媽媽的聖靈在家裡呢!”
我回復大姐:“媽在保護你,媽知道你受苦最多”。
大姐說了句:“哦,晚安”,我知道她想媽媽已哭成了淚人。
姊妹五個,她和媽媽感情最深,大姐長在最前面,18歲獨自遠去幾千裡之外的青海去“接班”,因父親退休,那會國家有接班制,大姐面臨考高中的時候,沒得機會參加考試調令下來就走了。
先是分在土建隊,當泥瓦工蓋房子,吃盡了苦頭,人小活重,土建隊都是苦力活,大多男人在幹,她一個女孩子,可想而知這種工作對她來說是多麼的難,漸漸的堅持不下來,舉目無親,就給母親寫信說她想回來,母親說,只要給錢,再難都得堅持,大姐很聽話,就堅持幹了兩年多,一邊幹活,一邊自學,最後透過自學,招考教師,就幸運的被錄取了,當上了教師,一直到訂婚,最終因姻緣關係才脫離了教師崗位。
後來經歷了兩段婚姻,都是以失敗告終,如今還是孤身一人在闖蕩。
大姐最苦,受難最多,母親最愛,母親生前和大姐兩人相依為命,臨終都割捨不了大姐,沒有母親的兒女真是可憐,留下了無家無丈夫的大姐。
媽在的那些年,我會月月坐上1個小時的火車,飛奔去看她們,如今沒有了母親,自從媽媽去世,一年多了都沒有踏進大姐的門去看大姐,心裡有想法沒做法,失去了動力。
沒有了母親,就沒有了那種力量,只是微信聊天影片傳遞資訊;失去了父母,沒有了依靠,兄弟姐妹也少了聯絡,“淡淡交往”成了主流。
沒有父母的兒女,猶如一窩小雞不見了媽媽,到處張望亂叫,沒有了安全感,又嚇又怕,多像母親扔下的這些半道上的孩子,無依無靠,只能抱團取暖,一時還難以達到,各自在風雨中堅強的歷練著,兒女們真難!
兒女婚事成了父母的心病。聽朋友說,原以為小兒子談了5年之久的戀愛,或許功到自然成,準備到春節讓帶回來見見面,可以的話先把婚給訂了,哪料想接到一個電話才知道事情壞到了極致:
兒子給她打電話說要養一個小貓,她想,在外面上班,怎麼要在出租屋養一隻貓?不是弄得人家不得安寧嗎?納悶了。
然後又問:“你的住處和女朋友離的遠近呢”?
兒子直接回答:“分了”。
怪不得養貓呢,她只能給兒子說:“你才二十三歲,還年輕,慢慢再碰,不急”。
然後朋友就知道咋回事了:兩個月之前,兒子回來問她,物件說要讓兒子買房哩,物件自己買車,物件大兒子一歲,想先結婚。
她終於要面對的一面此刻出現了,她鄭重的對兒子說:“家裡供你和你哥都上了大學,不容易,農民家庭,也沒什麼積蓄,即使有,也只能二一添作五分給你們哥兩個,況且你和物件剛參加工作幾個月,也沒資本這會買房,買房的事只能靠你們自己努力了”。
兒子點頭,表示明白了。
她知道,這是女方的父母在探底細呢,先漏口風給她們。
是的,現在這個年代,女孩子很現實,沒房沒車就等於“窮光蛋”,談婚論嫁對男孩子來說很難,是個考驗,滿足不了這個條件就“免談”,當然,也有很少一部分女孩不會過於計較,會考慮男孩的難處,除非男孩特別優秀,命裡有這個福分,沒有緣分,能成的機率就不是很大。
這就是當今社會“談婚論嫁”的現實,車房成了阻擋他們戀愛的“硬槓子”,好幾年的感情,抵不上“房車”,成了他們的“攔路虎”,兒女婚事成了父母的“心病”。
半道上的父母,尤其是兩個兒的家庭,負擔更加沉重,眼看30連物件都找不到,難啊!
50歲的女人處在人生半道,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事業不景氣,婚姻不如意,沒有好的經濟收入,沒有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上有父母還有人疼,失去了父母姊妹之間就少有聯絡,兒女未交代,婚事成了老大難。
50歲的女人,照顧老的,操心小的,為了家庭,全心付出,夜不能寐,茶飯無味。
不必為了賺錢太努力,只要內心無愧,順其自然就行,注重自己的健康,學會愛自己,比什麼都踏實。
“在乎你的人仍然在乎你,不在乎的人依然不在乎,世界那麼大,更多的應該學會愛自己”。—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