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已婚還是未婚的人,甚至是未成年者都知道“出軌”是一件錯誤的事情,犯了錯就要付出代價。但是在真實的婚姻中,很多出軌者被發現後的第一反應卻是指責伴侶。
01.“出軌的是他,犯錯的是他,怎麼全成了我的錯誤?”
我們夫妻兩個人是“女主外,男人內”,我們結婚15年,有兩個孩子。二胎後丈夫工地受傷,一直都沒有正經工作,我在外地打工,家裡的經濟情況很不樂觀,我也不敢催他,怕他精神上有壓力。
2月底,疫情稍微好點,我回到了主人家繼續工作。5月份,請了假回家探親,想給他和孩子一個驚喜。我沒料到的是,他給了我一個驚嚇。
晚上9點左右我回到家,他似乎聽到了動靜,臥室的燈開了,他慌忙跑出來檢視情況。
他看到是我後,嚇得魂都飛了,我以為看到我太激動,哪知道臥室藏了一個女人,衣衫不整的走出來……
我哭得撕心裂肺,我罵他不是人,沒良心,我在外面吃苦受累,他在家逍遙快活,還玩女人。
他倒好,反咬我一口,說,都是因為我眼裡只有錢,他才會出軌的。他在家帶孩子,不知道被多少人冷嘲熱諷,說他沒有用,不會掙錢。他心裡苦悶,每次想跟我說說心裡話,我不是喊困就是喊忙!哪有像我這樣當妻子的?
我當時就傻眼了,出軌的是他,犯錯的是他,怎麼全成了我的錯誤?我一個女人在外面掙錢,他不僅不體諒,反而怪我沒有家庭責任感,這是什麼邏輯?
是啊,這是什麼邏輯?妻子為了家庭吃苦受累,丈夫卻把別的女人領回家,作為受害者此時的感受可能除了不敢置信、憤怒傷心,恐怕還要再添上一道憋屈吧,“明明是他劈腿,為什麼卻把錯都推到我身上?”……
02.出軌方指責伴侶的三個原因
其實每個人不管男女,在骨子裡都會堅持愛情是自己內心的事,所以一旦有了外遇,ta總會給自己尋找一些理由來平衡自己,比如說:
“你不愛我”“你不關心我”“你不夠溫柔”“你太強勢”
“就你那暴脾氣,尋不到半點溫柔的影子,我只得去外面找”
“你懷孕了沒需求,可是我有啊,我又沒有愛上她,你大驚小怪做什麼”
“牽著你的手就像左手摸右手,這麼多年我才偷一次腥,有什麼大不了的!”
“我是為了賺錢,誰讓你沒本事”
出軌是對方逼的,上床是小三撩撥的,反正自己百分百都是對的,全是客觀因素造成的。
一方出軌後,受傷害最大的是ta的伴侶,那為什麼在這些人口裡,伴侶卻是加害者?
原因1:透過貶低你來逃避道德譴責
婚姻是人類生存和延續的方式,在男女雙方自願的情況下,以永久生活為目的的合法結合,受法律與道德的雙重約束。
對於出軌方來說,道德約束雖然沒起作用,但不代表出軌的一方沒有感覺,Ta也會覺得內疚慚愧,更加不想面對這件事情,這時候婚姻和伴侶就變成了替罪羊。
這時出軌方會開啟所有回憶去指責伴侶的缺點、不當行為,對自己造成的傷害,自己的隱忍、委屈。
同時ta還會在內心為自己辯解:
“都是你的錯,我是被逼的”
“只是玩玩而已,根本沒有感情”
“誰叫ta這麼強勢,我找不到存在感”
……
透過指責對方,出軌者可以獲得以下利益(當然他們或許自己也沒發現):
掌握主動權,模糊出軌的錯誤性,將事件中心轉移,掌握主動權,避免受到指責。
打擊你的自信心。
透過打擊你的自信心來獲取原諒。對於出軌的受害者來說一定會對自己產生質疑,“是我不夠好嗎”“我哪裡不如ta(第三者)?”在這種質疑下,出軌方又給了你肯定的答案“是,你滿身都是缺點,我只是不小心出軌,憑什麼指責我。”
此時,你可能就會認為是自己做的不夠好,對方才會出軌,進而哀求對方:能不能不要離婚,我改!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獲得道德上的諒解
當出軌者暗示自己伴侶不夠好時,ta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把責任推給對方,將自己置身事外,獲得道德上的諒解——“是ta不夠好,我是被逼的”。
正如一位來訪者的經歷:“為什麼老公出軌卻把責任怪給我,總是太多借口應付我,說是因為我管他太嚴導致的,一直在挑剔我的一些缺點,難道人都沒有缺點嗎?”
原因2:ta在逃避責任
想起一個很特別的事情,一位女士諮詢說,為什麼男人出軌後總是自欺欺人,把別人睡了還把責任往女人身上推,還說是普通同事!自己根本沒勇氣面對現實,總想著逃避不談論這個話題,他心理有問題嗎?Ps:我不是他老婆。
很明顯,男方出軌後並不想對女方(第三者)負責,只想維持普通同事的假象。這種人,即使出軌被妻子發現,他也會以同樣的理由來逃避責任。
逃避責任的特質有的來自我們的基因,有的來自家庭和經歷。
心理醫生瑞金·弗朗克爾(Regine Frankel)說:“在工作、家庭和道德方面承擔責任,無疑會讓人緊張。”
Jason喜歡在工作中做執行者,不願意承擔更大的責任;Owen總讓他的妻子對兩人之間的問題承擔責任;而Anne在與人發生矛盾時,總是把所有的錯誤都推到別人身上。這3種態度都是為了滿足同一種需要:掩蓋自己的懦弱。
這種拒絕為自己人生負責的特質在心理學上被定義為責任缺失(Responsibility Deficit),責任缺失行為主要表現為“逃避決定”、“推卸責任”和“責備他人”。當他人為自己做出選擇後,如果結果是好的,那也沒什麼,但如果結果不好,責任缺失者則會一股腦的將責任全推到對方身上。
而責任缺失也會在生活中很多細小的方面表現出來,比如:
選飯館的時候說吃什麼都可以,結果吃飯時又抱怨各種不滿意。
在買電影票時說坐哪一排都行,然後電影開始之後又說角度不好。
一起出去旅遊要安排行程的時候都讓別人決定,旅遊時又覺得景點無聊飯難吃。
…...
相對於接受失敗的事實,把責任推給別人顯然是更容易更輕鬆的。
原因3:婚姻本身出了問題,ta的內心需求沒有被滿足
很多婚姻在一方出軌前其實就已經存在問題,只不過被雙方忽略或迴避。在家庭中一方的需求長期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去外界尋找,從而出現外遇。
當你質問ta為什麼背叛自己時,ta潛意識會認為自己是有合情合理的理由的,所以他會狡辯,反過來指責你。
這樣說不是為了給出軌方狡辯,而是,我們可以試著從關係層面出發,從感覺出發,去分析一下對方到底在想什麼。
03.如何應對男人的各種理由
不需要應對遵從你自己的內心
首先,出軌後會用各種理由指責你的人,一定是沒有認識到自己錯誤的人。
此時,你最好不好跟隨他的節奏陷入雙方對錯的爭執,因為這種爭執是無止境的,就像吵架時的翻舊賬。很多人沒清楚自己的內心,在對方指責時,條件反射地反駁,結果,要麼把自己最後搞到神經,要麼理論變成了爭吵,自找氣受,更深地傷害了自己。
即便你吵贏了,他跪地求饒,難道你就可以放下這種傷痛,瀟灑地選擇繼續或離開嗎?
並不能。
“不甘心”在啃食著我們的內心:
不甘心於被欺騙
不甘心於曾經付出的一切
不甘心於對方的不認可
不甘心於對方沒有“報應”
看,你還有這麼多的情緒沒有處理,又何必去為他的情緒買單呢。
你一次次想著“怎麼懲罰他”“怎麼讓他付出代價”“原不原諒”“日子還過不過”“他以後還會不會出軌”……
而這些情緒和問題,最終的根源在於:你自己的內心過不過的去。
這對有些人來說非常困難,並不能立刻就決定。
在此期間,如果對方態度好真心悔過,你想繼續,那麼可以和他一起嘗試修復關係,這可能是一段較長的時間(修復失敗再離也不遲)。
如果就想離婚或對方態度不好,那我還跟你耗什麼勁兒,不離留著過年嗎?
幸福的婚姻不是沒有問題的婚姻,而是善於解決問題的婚姻。再多的藉口也掩蓋不了背叛的事實。
如果你沒有準備好忠誠,就不要結婚,如果世事無常,那就在不忠前離開,你是自由的。
婚姻是責任,結婚就意味著讓步一部分的自由。這於夫妻雙方是一樣的。
而對每個人來說,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也是一種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