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分手吧,反正你也不愛我"

"你就不能花點時間陪陪我嗎?我是空氣啊"

"我真不懂,跟你戀愛這麼久,沒一件事兒是合我心意的"

作為一名"小作精",這些話是常常掛在嘴邊的,而女生作無非就是兩點,一是小題大做,二是有話不能好好說。

沒事兒也得給你整點事兒出來,要麼就是控制不住情緒的鬧你,要麼就是梨花帶雨的說你不愛她,再不就是拐彎抹角的說你不懂她,不在乎她,而在作女中最常出現的臺詞就是"分手吧"。

一開始男人還能滿足你的小小虛榮心,哄你安撫你,但是時間久了,對方就會煩,"心理築牆"一旦形成,就會想逃離你,等你在說分手的時候,他不會再哄你,不會再安撫你,甚至會立刻轉身。

我見過很多女人,作來作去,最後把愛情作丟了,男人不懂,說分手的也是你,為什麼後悔的也是你。

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作"是一種"心理退行"( Psychological regression),這種行為只在特定的情境,特定的關係裡發生。

簡單來說,心理上的退行是指人們心理上受到挫折或面臨焦慮、應激等狀態時,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以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退行是一種被自我用來防止焦慮的防禦機制。

我們可以看一下這個聊天截圖,是我前不久接手的案例,女生給我發來的跟前任最後一次聊天的截圖。

從聊天記錄可以看出來,當女生產生"心裡退行"不停作的時候,男友其實是試圖安撫的,但是女生依然不依不饒,最後將"作"不斷的上升高度,最後被男友拉黑了。

有很多男生跟我說,"我真不懂,她為什麼一直作,怎麼哄也不哄不好"。

也有很多女生跟我說,"老師,我也知道作不對,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

總之,你就是愛生氣,一生氣,你就是想作。

可能根本不是什麼大事,你也知道,這點小事兒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是你就是想生氣,你就是想步步緊逼對方,不這麼做,你心裡就不爽,直到給對方也弄的"生無可戀",你就爽了。

也許,你也知道,對方帶著一身疲憊回到家,想靜一靜,或者洗個熱水澡打個遊戲,放鬆一下,但是你就是不行,你就一定要讓對方依著你的性子,來陪你,不陪,就是不愛你。

你想讓他把地拖了,他說他今天累了,明天一定拖,但是你就是非要他立刻馬上去拖,你也不知道今天和明天拖地有什麼區別,但是就是不行,他現在不拖,你就不舒服,只要不順你的心意,你就會指責對方,懶啊,不勤快啊,其實,今天和明天有什麼區別呢?一定要今天非拖不可嗎?你也不知道,總之是不聽你的,你就會作會生氣。

女人在愛情中為什麼忍住作?

1、自我為中心的定向思維(Directional thinking),發洩不滿的情緒。

每個人都會習慣性的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閱歷,去評判某件事兒,某個人,並且根據自己總結出來的結果做出相應的對策,這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

就像案例中,女生覺得男生不回信息,就是不愛自己了,就是想分手的前兆,然後就會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斷定男生就是這麼想的。

然後不斷的逼問,不斷的試探,不僅言語上攻擊對方,面對對方的安撫毫無退步的舉動,你不斷的持續遞增你的負面情緒,對方起初還會安撫你,但是你不僅不控制自己的情緒,反而越演越烈,將矛盾激化到一定高度。

總的來說,你就是自我為中心,想讓這個人"臣服"你,即便是這個人已經示好,你就是不依不饒,就是想持續發洩你不滿的情緒。

2、缺乏安全感,用作來衡量對方對你的感情。

也許很多戀愛中的小夥伴,都會出現如下的場景:

女:"分手吧" 試探對方

男:"分就分"

女:"你看,我就知道,你早就想分手,就等我提呢是不是?"

男:無語中……

女:我其實不想分手,我就是想看看你現在到底愛不愛我了,你是真不愛我了嗎?我不想分手……

動不動就分手,是"小作精"最常使用的小手段,因為在感情中極度缺乏安全感,所以不停的想用分手這個試探性的舉動,來確定對方對自己的感情,以此來衡量,你們之間愛情的溫度。

簡單來說,這種作,就是不斷的試探試探再試探,我就不相信你是真的愛我,但是我又想證明你是愛我的,然後就是推開推開再推開,你越哄我,我越覺得不安全,你越是說愛我,我越覺得是假的,然後繼續重複性的試探推開。

3、原生家庭的依戀模式(Attachment pattern)。

有一種原生家庭,父母出於對子女的愛,不管子女提出怎樣的樣的條件,都會一一滿足。

我打個比方,小的時候,我們想要洋娃娃,父母會滿足,可是我一直要各式各樣的洋娃娃,父母就會說,你的娃娃太多了,不要買了,然後我就會作,我會鬧父母,最後父母受不了我的行為,最後不得不妥協。

那麼這種原生家庭的依戀模式,就會潛移默化的延伸到親密關係中,而作為當事人,一旦伴侶滿足不了自己的某種需求的時候,就會透過不停作的方式,來獲取自己的需求利益,直至作到伴侶滿足自己為止。

其實,每個人都會帶著某種未滿足的需求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因此你在原生家庭感受到的,都會被悄無聲息的帶到親密關係中,甚至會影響對親密關係的處理。

4、與生俱來的人格缺陷。

有的人,在原生家庭中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得不到父母的愛護,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缺愛的人格,這樣的人一旦進入到親密關係中,就會形成"過度索取"( Excessive claim)愛的狀態。

簡單來說,女生天生愛作,願意使小性子,而原生家庭帶來的缺愛人格,更是強化了這種"作",想得到伴侶更多的愛,就會不停用作,來獲取。

所以有很多男生都會說,自己愛的很累,其實,就是伴侶過度索取的原因導致。

你稍微遲一點回資訊,對方就會不停的call你,問你為什麼不回。

你可能因為心情不好,稍微對對方冷漠一點,對方就會因為感受不到你的愛,而不停的給你施壓,用作的行為,來證明你是愛她的,你不是不在乎她的,在這種過度索取下,女人會極度焦慮,男人會因此疲憊。

可是我們說,小作怡情,大作傷身,男人會因為女人的小作,而更愛女人,也會因為女人的大作,而離開女人。

而愛作的女性多數對待愛情的態度是,"只要是去見你,我一定用跑的",由此可見,愛作的女人,在親密關係中,只是想要你給予更多愛的一方,也希望你能給予更多理解和滿足需求的一方。

那談戀愛總是忍不住"作",我們該怎麼辦呢?

作分兩種,有界限的作,和沒有界限的作,前者知道適可而止,知道什麼時候可以作,什麼時候不可以作,對感情來說,這種作是調味劑。

但是後者的作,是沒有界限的,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只要我想作,我就作,只要我情緒不好,我就需要用作來發洩我的情緒,這種作是迫害親密關係的利器。

但是對於親密關係而言,任何男人都忍受不了太能作的女人,那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不改,會讓親密關係破裂,愛我們的人離我們而去,改呢?又不知道從何下手,今天我就給"小作精"一些建議。

Ⅰ、懂得控制情緒,學會自我療愈(Self-healing)。

作為情感諮詢師,我一直相信一句話,就是如果自己不想修正自己,別人再怎麼努力,都是徒勞。

或許是原生家庭導致,或許是上一段的戀愛,讓你對感情存在錯誤的行為偏差,當你能正確的識別,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去治癒自己。

因此,你可以拿一個小本子,追溯一下,你過往作的行為,把他們一一記錄下來,然後去回憶一下,有哪些作的行為,是可以控制的,那些不能控制的,原因在哪裡。

我打個比方:

記錄:"前幾天我因為對方沒接我電話,我炸了,然後我不停的作對方,最後我們吵架了"

自省:其實,我控制一下情緒,不跟對方作,而是詢問對方為什麼不接電話,我們就不會吵架了。

這就是自我療愈,當你學會控制情緒,識別自己的作,就會改善你的親密關係,也會讓你正確的看待親密關係中的需求感,簡單來說,讓對方滿足你的需求有很多方式,比如溝通,坦誠的告訴對方,而不是試探和猜忌,而作是最糟糕的一種。

Ⅱ、改變固有的歸因模式(Attribution pattern)。

假如在重要的節日,對方沒有送你禮物,愛作的女人,會歸因為:"這麼重要的節日,你都忘記送我禮物,一定是不愛我,不在乎我了"。

心理學上說,人一旦內心中出現不安全的因素,就會走進一個思維誤區,也就是說,越想用證據來證明這份不安全因素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然後你就會發現,對方的很多細節,都是不愛你的,可是事實呢?也許本不是你想的這樣,因為男女思維的差異性,也許是他真的忘記了,也許是他真的太忙了,他以為你會理解,所以沒有及時的表達出來。

而你呢,卻把這種行為,當成是不愛你的表現,也許有很多男性同胞看到這,會大聲為自己喊冤叫屈,"對啊,我就是這樣,可是她就是說我不愛她",其實,從深層次來說,這不賴女人,因為思維的差異性,女人更關注關係的濃度,而男人則更關注事物本身。

所以,當問題出現,不妨試著換個角度來想:"這麼重要的節日,他竟然沒有給我買禮物,是不是最近太忙了,我要去關心一下他"。

客觀歸因,把作換成溝通、瞭解、詢問,時間久了,養成了固有的行為模式,就會有效的減少作的舉動,而你也會從溝通中,去更好的瞭解對方,也會增加親密關係中的粘性。

其實啊,說了這麼多,女人作,無非就是確定對方愛不愛自己,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當你在想對方愛不愛你的時候,你內心在害怕什麼呢?

所以,當你冷靜的想清楚,你在害怕什麼的時候,跟對方坦誠相待,說出內心的感受,而不是讓對方猜,而不是用作的行為去回擊對方,只有坦誠的說出來,對方才知道怎麼迴應你。

比如:"你最近有點忙,我覺得你忽略了我,是這樣嗎?"

當然,對方一旦識別你的情緒,就會告訴你,不是忽略了你,而是我真的很忙,並且跟你解釋,他這段時間都在忙什麼,對吧?

因此啊,能用溝通替代作,既不會傷到愛人,又不會破壞親密關係,何樂不為呢?

而在心理學上,這種你愛不愛我的內心潛臺詞是,我害怕配不上你,害怕你離開,所以,我也想跟廣大男同胞說句實在的,如果你們身邊有位"小作精",我希望你們看到的是她作的背後的成因,給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耐心,幫她一起去克服這個行為,畢竟好的關係,是需要兩個人彼此扶持,共同成長的。

我很喜歡導航裡的一句話,"你已經偏離路線,已為你重新規劃路線,請在合適的位置選擇掉頭",我相信,看完我這篇文章的你,已經對作有了深層的瞭解,並且也想改正自己的這種行為。

你想知道你的前任對你是什麼印象嗎?一分鐘測試,讓你知道TA最想對你說的一句話:

1. 在一起時你們是否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吵?

是的,經常覺得很累 ——跳轉到第2題

很少為了小事爭吵 ——跳轉到第2題

偶爾會,但很快就能和好 ——跳轉到第3題

2.你認為你是一個喜歡自我反思並願意改正錯誤的人嗎?

是 ——跳轉到第3題

不是 ——跳轉到第4題

3.TA是否會把自己的煩惱主動告訴你?

經常說——跳轉到第5題

不怎麼說 ——跳轉到第4題

4.你會把你們戀愛的過程跟你的父母說嗎?

事無鉅細,經常跟我爸媽吐槽——跳轉到第6題

偶爾他們問起來就說一下 ——跳轉到第5題

幾乎不說,沒啥好說的 ——跳轉到第5題

5.面對你想要的東西,你願意花費多少精力去獲取?

一切隨緣,是我的終歸是我的 ——跳轉到第7題

努力一下,說不定能成功——跳轉到第6題

拼盡全力,我想要的都要得到—B

6.你們分手是因為出現了第三者嗎?

是—A

否 ——跳轉到第7題

7.分手後對方是否主動聯絡過你?

是— D

否 —C

你最後的答案是什麼呢?是A、B、還是C或D呢?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諮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諮詢。

8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打工中,萇富貴的悲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