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智人疑鄰

《韓非子•說難》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這家主人犯了兩個錯誤,一是不知亡羊補牢,尤未晚;二是以親疏有別來妄加揣測偷盜之人。

故事還可以從鄰人之父的角度解讀,他犯了交淺言深的大忌。

也就是說,如果兩人關係沒處到位,他卻說了不該說的話。本來自己是一片善意,卻會招來他人的懷疑。

我們也可理解為鄰人之父沒有界限感,因此失了分寸。

由此延伸到我們的生活之中,我們又何嘗不是鄰人之父,總是會在有意無意間冒犯了他人。

以愛之名,操縱他人

在社會關係中,夫妻關係是除了親情之外,最親密的關係。

大多數人都會運用這樣一條格律: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因此,從日常生活中的穿衣打扮,到翻看對方手機都視為正常行為。

剛開始這種無微不至的關懷,會讓我們倍感溫馨,可是時間久了,卻如同丟失了自我,一種被操控的無力感充斥在心間。

同事小花兩口子就是這樣,從小花對丈夫的照顧上來說,她的確算得上賢妻。可是小花控制丈夫的這根線卻收的越來越緊。

出差要早晚影片查崗,晚上不能超過十一點回家,就連她丈夫想給自己的父母買點東西都是她在挑三揀四。

終於有一天,小花的丈夫和她大吵一頓,弄得小花還特委屈,感慨自己這些年的付出都是“好心成了驢肝肺”。

為什麼明明是愛,卻演化成恨?

舒婷在《致橡樹》中道出了健康的兩性關係。

“我必須是你近旁一棵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這意味著,我們平等又獨立。我們既可以一起承受風霜雪雨,我們也可以獨自呼吸。

因此,懂得愛的人們,都知道保持距離。

親子之間,越俎代庖

在家庭中,我們尊重另一半,都能做到互不干涉 。而在親子關係上,要想讓我們放手,就有點困難了。

事實上,作為父母已經習慣為孩子事無鉅細地付出。正所謂“愛之深,情之切”。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父母是自私的,為了滿足自己的愛人的能力,卻越俎代庖搶奪了他們的學習能力。

這在孩子幼年時期是稱職的父母必須的行為,然而在孩子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後,就應該適當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英國心理學家克萊爾曾經說過,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愛越早,你就越成功。

所以說,作為優秀的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體驗人生,生活中多少案例證明,越是保護得越好,越會收到變本加厲的代價。

朋友之間,由喜轉悲

人生路上,我們不僅需要親情的溫暖,還需要友情的支援。

和朋友相處久了,我們之間的談話也會變得無所顧忌。

可是由於一句不當的玩笑,也會讓我們之間產生不愉快。

朋友聚會中,小李買了一件新衣服,我忍不住調侃了她的身材。結果小李甩袖走人了。剩下我滿臉尷尬。

莊子曰: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看來我以自己的標準評價別人,實屬越界了。

寫在最後

小時候的我們還知道利用“三八線”來劃分自己的領悟,長大後卻總是去挑釁別人的防線。

綜上所述,無論是哪種關係,如果分不清你和我的區別,都會為這段關係帶來不利因素,甚至是隱患。

所以說,一個人擁有好的教養的表現,應該是絕不越界。

11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假如你被邀請上臺即興發言,腦子一片空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