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院區裡68歲的老人跟兒女吵鬧的事情折騰的沸沸揚揚,大意是,老人把自己的所有財產,包括老家的房子賣了的錢,都拿出來給兒子買了這套房子結婚。
本以為可以跟著兒子一起居住養老,誰知今年孫子剛上了小學,家裡就折騰起來了,婆媳不和,兒媳各種嫌棄,希望老人能夠搬出去居住,讓年輕人自己單獨生活。
老人後悔自己把所有積蓄都奉獻了,後悔自己當初沒有隻給兒子買房付首付,這樣自己的老窩就不用賣了,手裡還有積蓄,加上退休金什麼的,也不至於沒有退路。
老人悲憤地說:人老了,錢沒了,人也就沒人要了,本以為自己把一切都給了孩子,能夠得到孩子的孝順,誰知道,幫他把孩子帶大,沒用了,就不想讓住在一起了。
70歲的徐大爺說:人到老年,誰都逃不過生命的洗禮,都會過得不容易。可如果能夠做到未雨綢繆,提前給自己留下這四張底牌,餘生才會越過越好。
02、傾訴人:70歲的徐大爺我今年70歲了,老伴69歲,我們住在自己的老房子裡生活,三個兒女也會經常回來看望我,幫忙給買些日常用品,偶爾也會帶我們一起出遊。
我覺得,人到了老年,都不易,誰家都有誰家的難,只要老人自己提前給自己準備好這四張底牌,那麼,餘生就會越過越好。
首先是積極鍛鍊身體,保養好身心。“千金難買體健康,平安自是值萬金”。人到老年,身體健康是最為重要的,投資健康是最最正確的選擇。有的人退休了,還想著發揮餘熱,繼續打拼,想著為子女多掙些錢,卻忘記老了,身體健康比任何都重要。
鍛鍊好身體,保養好身心,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家有千金,躺在病床上,再美好的日子,自己也享受不了。不僅連累家人,自己還要備受病魔的折磨。
有人說,一個家庭的貧困和富足,也許只隔著一張病床的距離。“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人老了,長期生病也會讓年輕拼搏的孩子失去了耐心,產生厭煩,不僅如此,就連身邊最親近的老伴,時間長了,也會嫌棄你。
所以說,要想餘生過得好,首要有個好身體,健康是基石,沒有健康,一切皆為浮雲。
其次,就是要把家庭關係建設好。一個和睦美滿的大家庭,每每讓人想起,心裡都充滿溫馨溫暖的地方。過去說,人這一生,也許到過天涯海角,趟過千山萬水,但最讓人難以忘記的地方,那就是家的溫暖和溫馨。家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不管你遠遊多久,最終都要回家。
人到老年,要好好的跟子女相處,讓自己的家成為子女願意回來的地方。常回家看看,帶上問候,帶上祝福,帶上心願,陪伴在自己的身邊。
很多時候,有的老人覺得自己手裡有錢,子女自然就會願意回來。其實,那是老人自己的一廂情願的想法,沒有溫情的家,再多的金錢也換不來親情的溫暖。
而與家人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幾十年的相處。老人要做到儘量一碗水端平,哪個子女都要善待,這樣人老了,孩子們才會願意回來看望你。
我們做老人的要有老人的模樣,不要倚老賣老的不講理,善待自己的老人,愛撫自己的孩子,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們耳濡目染的學習,將來我們老了,他們也一樣待我們,才會讓一個大家庭越來越溫暖。
第三就是,人到老年,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三寶:老伴,老伴,老窩。王爾德說:年輕的時候,我總以為錢就是一切。等我老了才知道,確實如此。
當今社會,發展的如此快速,每個人活著都不容易,手裡有錢,心裡才會不慌。存款是老年的底氣和尊嚴,所以不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了,不到最後不要交出自己的老底。
我兒子結婚買房時,老伴說就這麼一個兒子,還不給他全款買房。我是堅決不同意的,我三個兒女,如果全款給兒子買房了,兩個女兒的嫁妝誰出,我們的養老拿什麼做保障。
最終我還是隻給兒子付了首付款,他們年輕人自己還貸。我們還有錢給女兒一些豐厚的嫁妝,自己手裡還可以留下些養老錢。
孩子們高興,我們做老人也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世間最不能直視的是太陽和人心,人心易變,感情也會改變,還是保留些的好。在兒女需要的時候再資助一下的好。
有的老人覺得“養兒防老”,把自己的一切都給兒子,卻忘記女兒也是自己的孩子,賣了自己的老窩也要給兒子買房結婚,讓女兒做“扶弟魔”,最終把原本好好的家庭弄得支離破碎,自己得不到善終,還讓子女有分歧。
人到老年的三寶一定不能丟,要好好的守著,這是老人最後的法寶和底氣。
第四,人到老年,要有依靠自己的心理準備,不要把自己的養老完全依靠在孩子身上。以前傳統的思想就是養兒防老,覺得那是我們的古訓,是一輩輩人的傳承,還是很可靠的。可現在的真實生活裡,養老防兒卻成了主題。
有多少年輕人在啃老,又有多少老人被年輕連累的老年日子過得苦不堪言。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得越來越淡薄,包括親人之間的感情也會在利益得失裡越走越遠。
如果在如今的社會里,還抱著養兒防老的思想,真的會讓自己的老年失望,要主動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打算,在有能力的時候,都存下些養老錢,要有自己的老年自己做主的思想,不要把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成長,老人也是一樣的,只有不斷地成長,學習新的知識,讓自己與時俱進,才不會被時代淘汰,才能夠為自己的老年做主,
當老人自己有獨立的經濟,獨立的思想時,兒女會對你格外的尊重和敬仰,這樣的老年才是快樂幸福的生活。如果處處都需要依靠兒女,時間久了,也就會被嫌棄了。
所以說,人到老年,要提前未雨綢繆為自己做好這四張底牌,擁有健康的身體,與子女和睦相處,把握好自己的養老三寶,還要有依靠自己的心裡準備,做好了這些,餘生才會越過越快樂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