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有人說:“所謂成熟不過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變多,個性被生活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圓滑罷了。”

真正的成熟,和年齡無關,也不是圓滑世故的成熟,而是有這4種表現。

1

懂得適時保持沉默,不急躁,沉得住氣。

人,經歷的越多,越成熟,越喜歡保持沉默,享受安靜。

《道德經》中說:“靜為躁君,重為輕根。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一個人懂得適時保持沉默,不急躁、不聒噪,是一種成熟,也是一種大格局。

沉默是一種修養,有時可以達到“無聲勝有聲”的境界。

適時沉默,不是懦弱、預設與妥協,而是一種處世大智慧,是一個人最高階的活法。

沉默是最好的訴說,無言是最有力的辯解。

在人生很多的人際交往中,沉默就是一種適時的分寸,是一種慈悲的善意,既給別人留了餘地,也給自己留了轉機。

曾國藩在嶽麓書院讀書時,一位同窗書友脾氣暴躁,時常針對曾國藩。

一次,曾國藩在窗前讀書,這位書友找茬說:“你能不能去別處看書,擋著我光線了。”

曾國藩沒有言語,默默起身換了個地方繼續讀書。

到了晚上,曾國藩掌燈讀書,書友見了心生不悅說:“半夜打擾別人休息,你安的什麼心啊。”

曾國藩聽了依舊沉默不語,低聲默讀。

後來曾國藩考中了,這位書友卻落榜了,然後發牢騷說:“是你把我的好風水都佔了,害得我沒考中。”

曾國藩聽完以後,依然三緘其口,默不作聲。

格局越大的人,越安靜。

一個人總是氣急敗壞,處處抱怨,事事計較,最後只會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力量。

越是成熟的人,就越不愛聲張,越是喜歡沉默的感覺。

很多時候,人們在溝通中總是急於表達自己,一吐為快,卻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導致說的越多,彼此的距離卻拉的越遠,徒增矛盾。

有句話講:“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會開口說話,是天性,會閉嘴,是本事。

當一個人懂得適時沉默,才是成熟的開始。

有些話不是不說,而是沒有必要說。

因為即使你說出來,也無法讓問題很好地得到解決,反而有可能會得罪人;

而有些話則是不能說,因為說出來可能會傷害到別人。也有可能因為說的太多最後得不償失。

所以有時候選擇沉默,反而是最正確的決定。

一個成熟的人,一定懂得如何用沉默應對人情世故,如何用沉默來與人交往。

曾看過楊冪的一個採訪,主持人哭訴自己很辛苦,並問“你是不是不大會說你真的辛苦了“這種話。

楊冪回答:

“有,我會在心裡說。但是,你憑什麼要別人理解你的辛苦呢?你往下看看,其實每個人很辛苦。

給我們送外賣的人不辛苦嗎?節目組蹲在地上對半天稿子不辛苦嗎?“

生活中,誰不是嚐遍心酸。

只不過有些人情感外露,不斷向別人抱怨自己的辛苦;而有些人則學會了嚥下委屈和淚水,學會了沉默。

後來,走著走著,我們都學會了留一份沉默給自己。

不再向別人哭訴自己有多辛苦、多不容易,而是慢慢地把嘴閉上。

因為只有小孩子遇到事才找人訴苦,成年人都是默默扛。

人生浮沉,天知道有多少話脫口而出後,就成了一生都無法彌補的遺憾。

後來走著走著,我們都學會了留一份沉默給自己。

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即使不得不說,也要在開口前多一份思慮。

人生路上,想要的走得很遠,就要適時保持沉默,保持安靜的豐盈自己。

2

待人不卑不亢,不討好,活出真實的自己。

太宰治在書中寫到:“我討好了所有人,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刻意討好換來的感情經不住時間的考驗,只會越處越淡。

一味討好別人,只會換來別人的看不起;一味付出,也只會讓別人心安理得。

踮著腳尖,永遠會累;哈著腰,難免卑微。

有些人,時常太過敏感,被別人的心情牽著鼻子走,只要對方臉色不對,就誠惶誠恐;遇上別人的請求,從來不會拒絕,唯一會拒絕的是別人的幫助;因為過分謙卑,面對別人的質疑嘲笑,總是選擇自我懷疑……

若是一段關係是以你的“討好”勉強維持的,最終往往會讓你心灰意冷、遍體鱗傷。

在路遙的《人生》中,高加林和劉巧珍,雖然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甚至巧珍的家境更殷實。

但高加林畢竟讀過書,有文化,而劉巧珍雖美麗大方,但在思想高度上,她跟高加林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

雖然劉巧珍知道,自己不是高加林喜歡的型別,甚至在精神層面上也配不上他,但她還是想去感動他。

當高加林被辭了鄉村教師的工作,回到農村挖地種田時,劉巧珍就主動找到高加林,幫他去縣城賣饅頭,給他買好煙抽,把好吃的都騰給他吃,甚至不顧父母反對,一心一意跟他好。

但後來因為命運的瞬間轉折,突然把高加林搖身一變為國家幹部, 如此一來,他和在農村的巧珍,就越走越遠。

最後高加林還是離開了劉巧珍,跟那個可以一口氣講出十四種新能源,在縣委廣播站工作的黃亞萍談起了戀愛。

其實在這個世上,感情是最沒辦法勉強的,有時,你可以費力去討好一個人,但卻討不來一個人的心。

一味地付出,一味地討好,只會讓自己低到塵埃裡,終究得不到你想要的人的認可。

就像席慕蓉曾經寫的那樣:“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我一生的種種努力,不過只為了要使周遭的人都對我滿意而已。

為了要博得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

走到中途,才忽然發現,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討好並不能帶給你什麼,拒絕別人也並不意味著傷害。

習慣性討好別人,違心的話說多了,委屈的事做多了,不知不覺就弄丟了真實的自己。

看過一部短片《態度娃娃》,片中的女主角艾利是一個好孩子,她是人們心中的微笑天使,就算遇到委屈和難過也要努力擠出笑容說沒關係。

同學不小心砸了艾利的魚缸,她最喜歡的小金魚死了,心痛無比。同學向她道歉,她掙扎著露出微笑說:“沒關係,再買一條就好了。”艾利約朋友出去玩,對方告訴她自己在忙,沒時間見她。然而說這句話的人,正和幾個朋友坐在不遠處說笑,艾利也只是逼著自己微笑。

久而久之,艾利只剩下一種表情,就是微笑。直到某天,她的臉變成了像玩具娃娃一樣僵硬的面具臉,一敲就碎。

需要透過討好才能維持的關係,往往都是錯的。

你永遠都活不成所有人喜歡的樣子,也沒必要活成所有人都喜歡的樣子。

真正能夠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故意討好的樣子。

成熟的人,在平淡的日子裡,不卑不亢,既不羨慕,也不嫉妒,更不攀比。愛你所愛,喜歡你喜歡,樸實真誠,自愛並幸福著。在命運給了太多太多幸運的日子裡,心平氣和,不趾高氣揚連走路的風都能揚起塵土。含蓄內斂,淡薄名利。

在坎坷的日子裡,無人喝彩,寧可高傲得發黴,也不卑微地向命運低頭。淬鍊自己堅強的靈魂,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夢,活出精彩。

與其一味放低自我、討好別人,讓自己失去獨立的風采,倒不如先活好自己。

一個人成熟的樣子,就是按自己的意願,積極向上,隨心而活。

偶爾會聽從別人的意見,但從不卑微討好,失掉自我。

3

情緒穩定,不亂髮脾氣。

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家庭,都需要保持情緒的穩定。

如果你帶著情緒生活,你就很容易大腦不受控制,做出錯誤的判斷,更容易影響到你身邊的人。

而當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時,就會客觀冷靜的考慮問題,把生活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拿破崙曾說過: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比控制一座城池的將軍還厲害。

當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會發現自己的內心越來越強大。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人受到外界影響產生情緒,本來也無可厚非。

可如果激動之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很容易造成無法挽回的結局。

生活中,因為控制不住情緒而發生矛盾和爭執的事有很多。

親子之間陪寫作業,父母發現孩子貪玩,就厲聲指責,甚至動手打孩子,結果卻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原本只要稍微忍一忍就能過去的小事,在失控的情緒作用下,只會愈演愈烈。也許事後都會後悔,卻為時已晚。

有句話說:你可以表達憤怒,但不能憤怒地表達。

人難免都有脾氣,當感覺壓不住火的時候,一定要提醒自己,亂髮脾氣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還會帶來更大的煩惱。

不如想辦法讓自己先冷靜下來,把情緒控制住,把心態放平。

等到心平氣和時,很多事情自然就能找到解決辦法。

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控制得住情緒的人,才能贏得生活。

成熟的人,在情緒襲來時控制得住情緒。

看過一個小故事。

老和尚出遠門之前,將心愛的蘭花交代給小和尚代為照料。

小和尚也很認真負責,每天都會給蘭花定時澆水。

只是沒想到,有一天當他臨時有事外出,突然天降大雨,把放在院中的蘭花給毀了。

幾天後,等到老和尚返回,小和尚主動向他講述了蘭花的事情,並做好了要被斥責的準備。

可老和尚卻並未斥責小和尚,只是淡然一笑,說道:“我養蘭花,不是為了生氣的。”

簡單的一句話,道出的卻是為人的修養。

很多時候,對別人發脾氣等於折磨自己,即使知道是別人做錯了,也沒必要用別人的失誤來處罰自己。

成熟的人,不管對待什麼境況,都能做到不亂髮脾氣,日子越過越順心。

越成熟的人,越能保持情緒穩定,越能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幸福。

4

不爭辯,不計較,不為外物所擾。

成熟的人,往往心境簡單,不計較,不爭辯,不為外物所擾。

一個朋友怒氣衝衝地跑來找郭德綱,跟他說有粉絲辱罵他的相聲不搞笑,還說他的相聲上不了檯面,簡直是在給相聲界丟臉。

郭德綱聽了並沒有暴跳如雷,反而十分輕鬆地說道:“我發現黃瓜炒蝦仁時,用鹽將瓜片醃透,然後再炒,味道更加鮮美。”

還有一次,一個徒弟發微博遭人辱罵,跑來跟郭德綱訴苦。

郭德綱勸他說:“既然聊不到一起,何必受累?不理便是。”

他還給徒弟打了個比方:兩個人打賭諸葛亮和孔明是不是一個人,不管最後誰贏了,都毫無意義。

正如郭德綱所言,生活中很多事不值得去計較去爭辯的。

當你以簡單的心境生活,凡事看開看淡,不爭辯,不解釋,才能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

當你以清淨心看世界,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才能淡定從容地過好每一天。

《道德經》中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凡是可以爭來的,勢必也能搶走,唯有不爭得到的,才真正是自己的。

爭是愚者的行徑,不爭才是智者的高明。

幼稚的人,才打個頭破血流,不爭而爭,不戰而勝,才是人成熟的特徵。

斤斤計較不如相逢一笑,追著不放不如順其自然。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個叫士成綺的人,聽到時人常常誇讚老子,於是跋山涉水,來拜訪老子。

看到老子其貌不揚,住的地方也亂七八糟。

士成綺說:別人說你是聖人,我看是老鼠還差不多。

老子看了他一眼,低頭繼續讀自己的書,完全不理他。

士成綺只好走了。

第二天,士成綺覺得自己太過分了,來找老子道歉。

誰知道老子對他說:“我如果有獲得大道的實質,你罵我是豬、狗、老鼠又有什麼關係,我還是我。”

你說什麼,是你說什麼,並不能影響我,也不能改變我。

放過別人也是在提升自己,你越不計較,越成熟,格局越大。

蘇軾曾被章敦屢次迫害,章敦甚至一度貶蘇軾到海南,想讓他老死荒野。

可以說蘇軾半生貶謫的命運,幾乎都是拜章敦所賜。

蘇軾大赦之後,章惇的兒子章援給蘇軾寫信,希望蘇軾對章家網開一面,不要打擊報復。

而蘇軾在回信裡說了這樣一句話:“但以往者,更說何益。”

這樣的迫害,被蘇軾一句“更說何益”輕描淡寫地帶過。事情已經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不僅如此,他還給病中的章惇寄去藥品,希望他能早日康復。

黑人領袖曼德拉在監獄的時候曾經遭受過看守的折磨,在他當選總統的時候,他恭敬地向3個曾關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來賓以至整個世界,都靜下來了。

他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真正成熟的人,能看輕看淡,放下糾葛,不再計較。

52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心理學:女人到了中年,為什麼還有“桃花運”,根本原因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