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看到北京開始下雪的新聞,心想著估計我們這裡也快降溫、降雪了,接著就突然有些留戀這兩天相對風和日麗的天氣。當然,也並不是說不喜歡冬天,只是又是雨又是雪的,雖增加了浪漫與童話之感,卻也還是為生活增加了不少磕磕絆絆。

“你還真是一個一點也不浪漫的人。”

這樣的評價也確實聽過不少次了,不過我想即便在喜歡冬天與雪天的朋友裡,也有不少與我一樣也對風和日麗、秋日暖陽有偏愛。

但說到這兒多少有些感傷,因為就像夕陽雖美可馬上就會迎來黃昏一樣,秋日的暖陽也是這風、這雨、這雪將要出現的前兆,甚至於昨天還豔陽高照,這第二天上下班的路上就迎頭拍下了雨夾雪。

而呆在鐵殼子裡的行人雖然也會行色匆匆,可這份匆匆卻往往少了一分慎與重,於是那些無車可乘的行人,不僅要面臨突然的雨雪,還要擔心疾馳而過的車輛,那你說這時候還有多少心思能放在浪漫上呢?

浪漫,是一個可以有的東西,並且也是一個只要想有就能有的東西,但在生活中還有另外一些東西要比它更重要,只是有時候我們確實眼中只有想要、心裡只有期待、腦海裡迴旋的永遠只是自己的目標,所以就不自覺的忽略了沿途的風景、生活的善意,以及那些掩藏在重複且無趣生活中的“來自於生活本身的善意”。

就比如,在生活相對平順的時候,我們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與“現在挺好,幹嘛想未來,未來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困難哪兒會出現”等念頭,沉醉在享樂、敷衍與任性中難以自拔。

雖說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可拒絕承認問題會出現,這樣真的好嗎、真的利於自己的長遠發展嗎?

“你這麼說我就真的不喜歡了,你這不是咒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的是“我們這會兒探討的是否是一個多數朋友都存在的、非常實際的問題”?

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確定的、如果你也認為沒有誰的一生是平順的,那是否“咒人”這個說法,實際上是在阻礙我們探討問題、是一種對問題的逃避呢?

當然了,要求每一個人都成為能夠直面問題與現實的猛士、要求每個人自打一出生就能立刻特別強大,這也相當的不現實。而這樣的“拒絕深入探討”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自我保護。畢竟,未來本身就滿是不確定,如果再盯著問題不放,那隻會讓我們倍感壓力與窒息,所以我們在進化和發展的過程中,不自覺的創造出了“透過寄情於‘虛假’、暫時不去直面問題,來使得自己能夠在壓力與窒息中尋得一絲生存空間,從而保證生命可以延續”的自我保護形式。

可保護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小時候我們因為在生理、心理與能力等諸多層面確實存在欠缺,所以需要藉助父母的保護來實現生存,而長大之後,無論是因為個人意志,還是生理發展,我們都會想要去獨自面對自己的生活。那這時候曾經不曾直面的問題,現在就需要獨自面對了。而你說,處於這種狀態的我們,到底是應該側重於保護,還是側重於有實實在在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個人是傾向於後者的。

而就像剛剛說的,保護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因為之所以要保護,是因為我們並不具備解決相應問題的能力、我們需要藉著保護的手,避免問題惡化,並給我們帶來太多負面影響。

可長大之後,我們要去賺錢,並用賺到的錢來買生存、買健康、買幸福和希望,我們也要做很多曾經沒有做過,甚至有些排斥的事情,去保證家庭的安穩、婚姻的和諧,以及親子關係的緊密,我們也不能像之前一樣,只考慮自己有沒有吃飽、只在意自己是否開心、只關注自己的期待有沒有實現,因為我們的肩膀與膝下都有需要依賴我們的人。

你說這時候我們能躲起來,只操心如何不被問題所傷、只在意風花雪月的浪漫嗎?

有人說,成年人最大的無奈就是逐漸有了取捨,可我不覺得這有什麼無奈的,因為人終究普通、終究平凡、終究將歸於塵土,他的能力有多少,他便擁有多少、保護多少,所以捨棄掉本就不屬於自己的、自己保護不了的,專心經營自己擁有的,這有何無奈可言呢?

不過說起來,可能就是因為我們總是被保護的很好、總是不願意去直面問題與現實,所以才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誕生出“自己可以擁有所有”、“自己想要的一定能實現,只有實現才是對的”、“自己的人生不可能出現多大波折,未來只會變好不會變壞”等過來人一聽就直搖頭的想法;然後在被生活折騰了幾次之後,才明白“其實自己不過是蒼茫一粟”、“有太多東西,是需要自己再努努才能獲得的”。

當然,這個過程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經歷過,雖然不能用客觀規律來描述,卻也算得上個人發展的一般歷程了。

只是有了這樣的轉變,未來就能一片祥和嗎?經歷過幾次折騰,自己開始用心了、踏實了、努力了,未來就不再有折騰了嗎?

我不知道該如何描述才能讓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不那麼尖銳,但考慮再三我覺得還是應該坦誠一些。

生活有祥和的時候,而祥和之後就必然伴隨著波折;折騰也總會有,就像每次折騰後有那麼一段時間的相對平穩期。

而說到這兒,我覺得小時候被父母保護、關注點在於是否浪漫、拒絕面對現實、保護自己不被影響等,其實都與祥和、相對平穩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或者,被保護、自我保護與拒絕面對現實這本身就帶來了相對平穩,而習慣性在意的是浪漫,並不是其他,這也說明了至少在心理層面,他其實處於一種相對祥和的狀態。

但也就像剛剛提到的,問題總會有、折騰總會有、祥和與相對平穩也總會轉變為與其相對應的、我們不惜用神鬼之說來避免自己談論和直面的東西,那既如此,如何才能更好的解決即將到來的問題、如何才能保證自己平穩渡過即將到來的艱難時期、如何才能讓自己可以倖存下來,我覺得就真的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了。

當然了,雖然在這裡提到了這三個問題,可我也不知道它所對應的問題究竟是什麼、這段艱難的時期究竟什麼時候到來,因此也就沒有更加準確的關於“如何做才能渡過與倖存”的答案。

不過,我沒有,不代表你也沒有。因為決定問題是什麼的,在於你和你當下的具體狀況,就比如,習慣性依賴的人,越是習慣性依賴,未來越有被拋棄的風險;艱難的時期究竟什麼時候到來,這也取決於現實層面那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是否一直拖與等,遲遲未見動靜,畢竟問題越積越多,艱難時期到來的機率也就越來越大了;而怎麼做,可能就需要遵從“增加對自己和自己當下實際狀況的瞭解,找出那些不利於自己的方面、找出需要解決,但尚未解決的問題,然後有針對性的沉澱、積累,並強化自己,接著再去解決”這個思路吧。

或者也可以這樣說,人如何渡過暴風雨前的這段寧靜時期,就決定了暴風雨何時來,以及帶來多大的影響。

是啊,所有祥和與相對平穩的存在,並不單單是讓我們在這個時候享樂,而是生活在給我們機會,讓我們積澱能力、物質、人脈、心智等資源,好渡過未來的波折與考驗,所以看起來,在“寧靜”、“平順”的時候努力積累,才是對它們的最基本尊重、才是對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的最基本敬畏。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運用“套路”,比言聽計從,更能抓住男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