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不是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拿起筆來不知道該寫什麼,滿腦子的想法卻不知道主題在哪,想要做研究卻沒有方向?日本作者外山滋比古的《思考的整理學》,分別從思考時間、激發靈感的方式、素材的積累、知識點的整理、碎片時間的利用、思維的昇華這六個方面講述,讓我們瞭解如何提高思維開闊度。
大多數的學習者,是在教科書和老師的引導下勉強學習的,我們在自主學習中缺乏尋找主題的能力,容易在海量資源中迷失自我。早餐前的大腦更加活躍,可以為自主學習提供優質靈感。作家梁實秋最喜歡早上寫作,每天都要在凌晨4點起床,一直寫作到8點。所以,高效的利用清晨的時光,能讓我們在寫作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優質。
靈感的催生離不開知識的沉澱,合理地對內容排版、編輯也許會發現不一樣的創意。作家龍應臺說過: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感受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音樂家貝多芬,喜歡將他的靈感記錄下來,然後放置一段時間後再拾起進一步發展改進,不斷重複這個步驟,直到最後一篇鉅作產生。除此以外,對知識內容進行類推也不失為一種激發靈感的好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大量資料時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整理歸納。透過記錄卡片、筆記本、手賬等方式對碎片化知識進行整理和收集,可以有效避免資訊雜亂、無從入手的問題。達.芬奇在他的筆記本中記錄了無數他所收集的知識碎片和當時的靈感,形成了《哈默手稿》,1994年被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以3080萬美元拍下,為比爾.蓋茨提供了無數靈感。除了簡單的記錄以外,還可以用遞進式筆記提升資訊深度,每隔一段時間將簡單的資訊記錄再進行整理,按照主題和關聯度取其精華去除糟粕地重新記錄,這樣就形成了更加有深度的筆記。如果不想如此繁瑣,還是利用積讀的方法,不斷重複閱讀同領域內容,最核心的知識點會在不斷重複中記入腦海。
我們最恐懼的莫過於學習了大量知識,卻不受控制的遺忘,我們不斷的利用無數種方法去抓住逝去的知識,卻不曾想過遺忘也是大腦整理碎片化知識的一種方式,它所遺忘的都是那些不重要不常用的知識。將整理好的筆記隔一段時間進行復盤,刪除那些經不起時間考驗的知識,即可遺忘知識點。及時將整理好的主題內容輸出成彙總性質的文章,也就是先下筆為強。
有沒有遇到這樣的現象,當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思想由聲音表達,我們的大腦飛速運轉,靈感與思想在相互碰撞中產生新的火花。一篇文章用聲音讀出來,會比默讀更容易發現其中的問題。
大文豪歐陽修提出了“三多、三上”理論,即“多看、多做、多思量”和“廁上、枕上、馬上”。以及延伸出來的“忘我中、散步中、洗浴中”的“三中理論”。都是加強對碎片時間應用的方法,希臘著名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就是在洗澡的時候發明了鼎鼎大名的阿基米德定律。我們需要把握住碎片時間,重視生活中常見知識,在積累中得到昇華歸結出屬於自己的“諺語”。
透過以上對思考時間、激發靈感的方式、素材的積累、知識點的整理、碎片時間的利用、思維的昇華這六個方面的瞭解,你有沒有掌握這些方法呢?斯威夫特說,萬事離不開方法,世界離不開秩序。希望我們都能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方法中得到提升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