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拿到一本《如何獨立思考》,主要講如何跨越認知陷阱,實現獨立思考的,我感覺內容不錯。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人都在忙著認知升級、思維破局,但是很少有人聚焦自己,研究自己的大腦、認知模式,有什麼侷限性。
所以很多人反覆被割韭菜,反覆被各種謠言牽著走,反覆被垃圾營銷號調動情緒,反覆迷失在資訊海洋之中……
簡而言之一句話,當你連自己的思維、認知路徑都不瞭解,那就更談不上什麼獨立思考,你就會迷失在資訊洪流當中,更容易任人擺佈,成為刀俎下的魚肉。
為了不劇透書裡的內容,我只截取了一部分內容,來講講為什麼我們很難獨立思考,我們的大腦和認知路徑有那些缺陷,以及是如何被商家利用割了韭菜,還有如何應對和訓練自己。
這本書的內容屬於認知心理學範疇,有一定的門檻,如果不願意讀書的,可以把這篇文章好好看看。
當然,我也還是一如既往的鼓勵大家去讀書,書裡的內容更加詳細,論證更加全面,案例也更加豐富。
01.鄧寧-克魯格效應:你很難對自己有客觀評價鄧寧-克魯格效應,是指人們有時無法對自身能力做出正確評價,且往往自視過高。
1999 年,心理學家大衛·鄧寧,和他的研究生賈斯汀·克魯格,合作發表了一篇論文:
普通人沒有能力也不願意,認識自己的平庸之處。而且越是能力、知識水平普通的人,反而會越有一種沒來由的自信。
從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出,所有人都認為自己都處於平均線以上,而且能力越弱的人,高估自己的程度越大,而能力越強的人則越傾向低估自己。
那麼問題就來了,當我們認識世界時,由於智力、認知、知識、人脈水平的侷限,他們很做到準確客觀,往往會透過主觀臆斷、自我欺騙等方法,強行解釋和蠻幹。
就算是自己的理解跟現實產生了偏差,由於他們莫名強大的自信,也會刻意忽略這些反饋訊號,還會對那些提醒他們的人懷有敵意。
網上的鍵盤俠大多是這種情況,雖然自己上學、工作成績都不大,但是卻經常懟天懟地。
但就像劉慈欣在《三體》裡說的: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Tips:
1)時刻保持謙虛,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比我們強的人太多了,沒必要把別人看得太低,更沒必要把自己看得太高。
就算你在某個領域有一定建樹,但是在絕大多數領域,你依然屬於小白。
2)知識的最大敵人不是無知,而是自認為掌握了知識的幻覺。
破除這種幻覺的最好辦法,就是親自上手實操,你就會發現很多看起來非常簡單的事情,你也根本就做不好。
3)不要對自己的知識、經驗過於固執,因為你知道的可能都是錯的。
永遠尊重事實,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而不是強行去解釋不符合自己想法的事情,讓事實符合自己的想法。
02.動機性推理:別人越反對你的觀點,你就越容易堅持觀點動機性推理的意思是,如果你已經在某種觀念、觀點、立場上,投入了很大的情感,那你就自然會為之辯護,而且反對力度越大,你對這種觀念、立場反而越信服,甚至會強行扭曲、編造事實,來支援自己。
簡單來說就是,敵人越反對,我就越堅持。
這種動機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你已經在這上面投入了很多情感,如果有人把你很愛、很信的東西,說得一文不值,你難免會有情緒上的逆反。
其次,你確實掌握了大量反對者沒掌握的資訊,儘管你的資訊未必對,但他依然強化了你的觀點。
比如國外有很多相信「地平說」的人,就是掌握了大量陰謀論的資訊,認為「地圓說」是無數政客、科學家、媒體,共同編制的謊言。
給他們看越多「地圓說」的資訊,他們就越堅持認為地球是個平面。他們甚至還要集資發顆衛星,看看地球到底是圓是方。
生活中很多場景,都可以用動機推理解釋。
比如有些流量明星的粉絲,輿論越反對他們越堅持,還會拿出很多哥哥已經很努力、很敬業的證據,來試圖說服反對意見。
Tips
1)首先即便是立場、觀點不同,我們大多也都是普通人,跟你意見不同的並不一定是「壞人」,他們只是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事實上觀點之爭,很容易演化為立場對立,並進一步發展成生死大敵。但是根本沒必要。
2)在談論事實時,儘可能用邏輯和經驗進行合理驗證,在必要時放棄舊的觀點;儘可能著眼於整體的有效性,而不是強摳每個細節、觀點;儘可能思考自己堅持這種觀點,是因為情感傾向,還是事實如此,你的觀點是不是真能站住腳。
3)想要說服一個很堅定的人,最好不要針鋒相對,因為你越想證明他錯,他反而會更認為自己對。
03.邏輯謬誤:我們經常從一個前提,推出一個不必然的結論經常有人連篇累牘的論證,天為什麼塌以及是怎麼塌的,卻從來不思考是不是自己站歪了。
這是因為很多人的論證方法有問題,從一個前提當中,推匯出了一個不必然的結論。
這樣的邏輯謬誤很常見,我可以舉幾個例子:
1)訴諸人身攻擊。
大家可以看到,這些年來的網路撕逼,最後都落腳到了人身攻擊,比如攻擊對方不尊重女性、狂妄、不檢點等,所以這是個壞人,這在邏輯上叫做「井中投毒」。
這種攻擊百口莫辯,特別是觀念、道德上的指控,你很難自證。只要沾上這個,哪怕顯然是謠言,也必然會有很多人會認為你是個壞人。
2)訴諸無知。
有些人以「無知」為藉口,聲稱我們沒法證明某個觀點是假的,那麼它就該是真的,我們現在還不認可它,是因為我們還很無知。
所以有人信奉第六感,有人信奉 UFO,有人信奉尼斯湖水怪……
但問題在於,如果一件事情不存在,你必然無法證明它的真假。這跟是不是無知沒關係。
3)非黑即白謬誤。
人們會下意識地把選擇簡化為兩種,非此即彼。
如果好人做了一件壞事,那麼他就只能是個壞人;如果進化論有不合理的地方,那神創論就是對的;如果科學沒能解釋這個問題,那就證明神學是對的……
但這個世界是灰度的,一種選項錯誤,未必代表另一種選項正確,可能還存在第 N 種選項。
4)起源謬誤。
常有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認為一個人的起源決定了他的一生。
比如總有人強調,自己沒有成就,是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但是白手起家且原生家庭不好的人也有很多,這種邏輯並不一定成立。
5)得克薩斯神槍手謬誤。
這個邏輯是當你知道事情結果後,再來制定成功或失敗的標準,或者解釋事情發生的起因,就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
比如有人指出,911 時飛機撞擊五角大樓,根據撞上的洞推斷,這是「偽造的現場」,因為飛機撞出的洞應該更大才對。
但我們也很難驗證,飛機撞出來的洞到底該多大,於是懷疑者不可避免的走向了陰謀論。
當我們拿著結果找原因時,很多原因就顯得無比合理,雖然未必正確。
04.確認性偏差:人們會根據少數證據,得出涉及廣泛的結論人會主動尋求少數證據,支援此前形成的的觀點,即使這種解釋在統計學上漏洞百出。
比如一位運動員相信,護身符給他帶來了好運,於是每場比賽都帶護身符,但他只會記得帶護身符之後贏了哪些比賽,卻刻意忽略輸了那些比賽,最終的結論是護身符幫他贏了比賽。
符合偏見的證據被保留了,不符合偏見的證據被忽略了。
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人的認知本能,利於自己的就記住,不利於自己的就忘記。
05.框架偏差:你對一件事情的判斷,很大程度取決於呈現方式比如醫生說這個病做手術 A有 30% 的死亡率,手術 B 有70%的存活率,其實兩者完全一樣,但患者更喜歡 B 方案。
出現框架偏差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在不同場景下,人對風險的厭惡是不一樣的。對於重病患者,他們極端厭惡死亡、失敗這種字眼。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癌症晚期患者會用偏方,明眼人一看那種東西就是騙人的,因為此時他們為了追求萬中無一的勝率,寧可試試正常人覺得不靠譜的方案。
無良商家就是利用這一點,專門向絕症患者出售高價偏方。
在不同人情的框架當中,對一件事情的渴求程度是不一樣的,比如很多推薦股票的老師,就抓住了很多人求財心切的心理,告訴他自己的炒股秘籍,能夠賺大錢,只需要你交一筆費用就能學到。
交錢的人,往往都被割了韭菜。
06.異常現象狩獵:越與常識相悖越能引人注意,越容易滋生陰謀論很多事情看上去不合理,或者跟現有有科學理論、知識相牴觸,就很容易引發關注。
如果異常現象很難解釋,就容易滋生陰謀論。
1963 年 11 月 22 日,前美國總統肯尼迪遇刺,令人疑惑的是現場有個男人,在不遠處打著一把黑傘。
因為當時並沒有下雨,達拉斯的冬天也不曬,除他之外沒有任何人打傘,他這一行為非常奇怪,甚至連可能的理由都沒有。
所以當時美國社會很多人都在「陰謀論」,男子打黑傘的行為,肯定是暗殺的一環,他的行為一定代表著某種其妙的寓意。
人們還杜撰了很多關於他的故事,甚至到現在中國網際網路上也還在傳說,該男子事發後下落成謎,暗示他的身上有個驚天大秘密。
這裡我也先賣個關子,先問大家幾個問題:
你覺得奇怪的事情,就是異常麼?
奇妙的故事和平實的敘述,你願意相信哪個?
你認為世界上的陰謀論多麼?
陰謀論能夠維持世界的運轉麼?
你可以默默告訴自己答案,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陰謀論其實並沒有那麼多,傳的越是玄乎的故事往往越難發生(不是沒有,而是很少)。
很多我們不能理解的東西,只不過沒有花時間去研究,當你知道答案後,就會有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原來答案這麼簡單啊。
那肯尼迪遇刺現場的打傘男子,是怎麼回事呢?
他根本沒有失蹤,美國國會後來找到並質詢他,原來打雨傘是為了抗議約瑟夫·肯尼迪(肯尼迪總統的父親),在擔任美國駐英大使時期,採取的綏靖政策。
而黑色雨傘則代表同時期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因為他經常出門帶雨傘。
而打雨傘抗議,也不是這個人獨創的行為,是二戰前英國民眾抗議綏靖政策的普遍做法。
實際上,這個世界上的陰謀沒那麼多,很多看起來無法理解的巧合,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花時間去研究、瞭解、學習。
網際網路上之所以陰謀論橫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們越來越習慣填鴨式資訊,不再有求證、質疑精神了。
以上內容都是書裡的一小部分,作者一遍遍提醒我們,要想學會獨立思考,我們最應該質疑的就是自己,我們的認知偏差會不斷阻礙我們科學、理性、客觀地思考。
面對茫茫宇宙,我們其實都渺小而無知,區別在於有的人滿懷謙卑,求知若渴;有人卻自以為是,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獨立思考並不僅僅是科學的思維方式,更是一種理性的人生態度:
承認無知,求知若渴,尊重異見,永遠好奇。
很可惜的是,最需要閱讀這本書和這篇文章的人,反而可能最沒有慾望開啟並看完它們。
* 作者簡介阿秀,一個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夢想家,一個熱愛碼字的個人管理專家,36Kr特邀作家,多篇文章全網收穫千萬級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