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某網站讓讀者評選2020年十大熱詞,很多人和我一樣選擇了“內卷”,可以說,新聞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內卷化“,加上自身疲憊與無力感的真實體驗,讓我們對這個詞格外青睞。甚至某種程度上說,”內卷“已經快和當年的”女權“、”pua“、”原生家庭“一樣,成為標籤化的詞彙。
我們的社會真的內捲了嗎?我們自己如何擺脫內卷的侵擾?今天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內卷化情緒的話題。
1、 何為內卷效應?年輕人的內卷情緒來自何方?內卷化效應原本是一個經濟學的名詞,“內卷化”現象最初由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提出。吉爾茨發現,農民在人口壓力下會不斷增加水稻種植的勞動投入,以邊際報酬遞減為代價進行不計效率的生產,勞動趨於內卷,從而形成“沒有發展的增長”。他把這個現象冠名為”內卷化效應“,後來,這個概念又被廣泛應用到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其他學術研究中。
所以,簡單的理解內卷化效應,它是指長期從事一件事但卻沒有突破性進展,也沒有漸進式的增長,水平永遠都停留在原來的層面上,做無用的自我消耗和自我重複。可以想象,無論是一個國家、社會,還是組織、個人,只要陷入到”內卷化“中,就如同車入泥潭,原地踏步,裹足不前,無謂的浪費著有限的資源,重複著簡單的腳步,浪費著寶貴的人生。
在當今社會,經濟經過高速發展逐漸進入到一個平穩執行的階段,高速的科技發展,使得傳統行業的職場生存越來越艱難,一些簡單重複、非創造性的工作,隨時都有被機器取代的風險。與此同時,伴隨著整體社會水平的上升,人們普遍感到競爭激烈、壓力陡增,競爭的門檻越來越高,人們逐漸有一種感覺:付出越來越多,但掙錢卻變得越來越難。
昨天在某社群的讀書營中,有一個讓成員介紹自己,展望明年的目標的環節,大部分人的目標裡都有“賺錢”二字,甚至有些人在三個目標處,都填寫了“賺錢”。
“對成功、金錢的渴望與焦慮”和“付出看不到結果,晉升找不到方向”之間產生了深刻的矛盾式連結,這極大的滋生了年輕人當中的內卷情緒。從這個角度說,年輕人的內卷情緒,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奮鬥的方向和對自身未來的迷茫。當工作難以與更高遠的人生價值發生關聯,勞動也就陷入了自我空轉的狀態。
這種迷茫感在年輕人中彌散,它表現為一方面對自身現狀不滿意,但同時又缺乏追求理想的動力;人們雖然在滿負荷工作,但絲毫不影響事實存在的偷懶、糊弄和開小差。
2、內卷化情緒的關鍵詞:競爭內卷情緒和競爭脫離不開關係——人們普遍感到社會資源枯竭,上升通道艱難,因此很自然的滋生一種“需要競爭”的心理環境。一定程度的壓力成為動力,而過大的壓力則會成為桎梏。它會帶來壓力,併產生焦慮情緒。
在激烈競爭的背景下,大部分普通人採取了三種應對策略:
第一,佛系:既然拼了命能成功的也只是少數倖存者,那就乾脆躺平,無慾無求。
第二,雞血:只要我卷的比別人快,能把別人打敗,那我就贏了。
第三,內卷: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偷懶,天天忙碌,但毫無效率。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他們分別對應了逃跑模式、戰鬥模式和自我欺騙模式。從某種程度說,它們都是應對競爭的有效方式。當然逃跑和自欺有一定的相關性,它們的本質,都是迴避競爭。這三種當中,似乎只有第二種是直面競爭,但是這種方式似乎也有問題。
它的問題在於:行動的動力來自於壓力和想要把別人battle下去的慾望。所謂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前面有多少“路障”,就需要傾注多大的精力。但是,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場“不歸路”,首先,在成千上萬人獲取“勝利”的人,勢必是極少數,從機率上來說,難度很大;其次,強中更有強中手,即使有幸擠進第一梯隊,仍然面臨激烈的競爭。這種長時間的競爭,大部分是以消耗自己的體能、精力、其他關係為代價的,長此以往,自身資源也容易枯竭。
而在這三種當中,“價效比”最低的,莫過於內卷。某種程度上說,第一種是以壓抑慾望為代價的“最低消耗+最低迴報”,第二種則是“最高消耗+可能最高回報”,那麼第三種就是“很高消耗+微弱回報”。與其內卷,倒不如干脆躺倒歇著....
這讓我想到們現在常使用的一個詞:“裹挾”。我們都是被時代裹挾的小人物。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思考如何正確的認識競爭以及如何在激烈的競爭面前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不被競爭裹挾,也許是解決內卷情緒的根本問題。
3、思考:競爭滋生的焦慮,是事實,還是被誇大?如果說現在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想大部分人會表示深有同感。在某培訓機構,甚至直接打出了“您不來,我們培養您孩子的競爭對手”這樣的廣告語刺激焦慮。而近些年我讀到的一個最毒的雞湯,莫過於:“對於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來說,根本輪不到你拼天賦。”。
近些年有些人開始覺醒,咒罵“販賣焦慮”的商人,但這似乎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因為“咒罵”本身,也許不是因為覺醒,而是因為恐懼。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的重要任務就是引導來訪者看到“事實真相”,正如托馬斯▪摩爾所說:對一個人最好的治療,就是拉近ta與真相的距離。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常常被自我欺騙,這其中包括自我的感覺、自我的認知、甚至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它們都有可能是“假”的。而世間唯一值得尊重的,只有客觀和真實。
當我們感到自己被競爭的焦慮裹挾的時候,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是媒體宣傳、新聞資訊讓我們感受到競爭壓力?還是身邊的人和事,讓我們深有體會?如果是前者,那麼它們描繪的是客觀真實的社會現象,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比如流量、收割韭菜等,渲染出的現象?如果是後者,我們同樣可以思考:如果這場競爭是一場“寧願餓死自己,也要擠掉別人”的惡性競爭,那我們是否還要選擇參加?或者以什麼形式參加?
很多人的焦慮來自於一種說法:經過一段時間高速發展的野蠻生長期,我們的經濟逐漸內卷,發展開始明顯緩慢,因為缺少更多的機會,所以競爭空前激烈。
那麼,這是事實或事實之全部嗎?如果閱讀一些經濟方面的資料,我們就會知道,我們仍然處在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在這個發展局面下,區域性傳統行業的內卷的確存在,但在一些新興領域,同樣有很多發展的機遇。比如我國對科技領域發展的投資每年都在飛速增長,隨著擺脫美國科技封鎖需要的持續增長,這個行業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才。再比如,隨著經濟與生活模式的升級最佳化,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領域、新行業,各種資源越來越從一線、超一線城市往外輻射,我們已經逐漸越來越不需要都擠在一線城市,企圖分一杯羹,而新興城市越來越有活力,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大的發展方向,就是全球化出海,中國的對外貿易不管是從量級還是發展勢頭上,都越來越有競爭力。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經濟層面的宏觀資料跟我沒什麼關係,我只活在我自己真實的體驗當中。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和這些大資料息息相關。因為它們能從宏觀指代我們的發展方向,也是我們跳出自我感受,回到真實的客觀世界的一把鑰匙——當我們能從全域性的角度俯瞰自己的焦慮,也許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對於競爭的焦慮,可能是來自於那些“宏大”的蛋糕離自己太遙遠,而眼下的蛋糕又競爭太激烈。所以,這就涉及到一個最根本的話題:我們的內卷化情緒,根源是否來自於缺少應對策略?
4、策略:主動選擇,跳出內卷經濟學家薛兆豐說過一句話:讓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闆,而是其他願意加班的人。這個道理可以以此類推,這也許是我們被裹挾的根本原因。而面對被裹挾的慌張感,我們需要思考兩個問題:
第一,我是否有選擇權?
第二,如果競爭是真實存在的,我有什麼應對策略?
不管是戰鬥還是逃跑,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自動化的,很少有人意識到一個問題:我對於生活是否有選擇權?
前年動畫片《哪吒》中的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大熱,讓很多人對這句話頗有感慨。其實這句話的真諦就在於“自我掌控”。當我們能意識到自己對生活有選擇權時,本身就意味著我們解決了至少一半的困擾。
內卷化情緒的本質,是一種“喪”的情緒感受,同時包含著“被迫努力”、“註定失敗”的認知。而一旦涉及到“被迫”,大部分人都會湧現出無力感。所以,選擇權貌似唾手可得,但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根本是一件奢侈品——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預設一個認知:對這個世界和局面來說,個人是渺小無力的。
的確,每個人都是歷史浪潮中的微塵,但對於個體自己來說,我們卻時刻掌握著自主選擇的權力——這種權力是與生俱來的,區別在於我們是否真的意識到並願意使用它。
主動選擇意味著自我負責,而消極內卷,則可以把責任推到外部的環境上——這兩者深刻的區別,決定了很多人寧願選擇後者。
除此之外,面對問題缺少應對策略,也是內卷情緒產生的重要原因。信心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只有當我們具有行之有效的應對方法時,信心才會滋生。所以,面對社會性焦慮,作為個體的我們,能有什麼辦法呢?
第一,認知迭代。
前面我們講了很多經濟方面的大趨勢和大資料,這本身就是一種將自我認知從“眼下”調整到“全域性”的認知改變。不管是哪個層面的認知升級,都對我們的情緒有極大的幫助。事實上,焦慮來自於對不確定的模糊的恐懼。從這個角度說,“明晰”本身,就是解決焦慮感受的有效途徑。
比如,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內卷化情緒來自於缺少應對方法時,我們就可以清晰自己的目標,為自己明確規劃解決路徑,自然這種情緒也就消散了。”潛意識意識化“是心理治療的核心,也是一個人覺醒的標誌。
第二,尋找意義。
很多人被焦慮打敗,無法完成沉浸式的持續努力,是因為他們內心當中不篤信自己的努力是否會有回報。當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回報上時,我們就很難產生富有成果的努力。所以真正的“成功”不會來自於短期獎勵,而來自於堅定信念帶來的長期付出。
這正是德西的“內驅力”的核心理念之一。尋找價值感——即我真正願意為某事不計代價的付出什麼,決定了我們能否保持一個長久的平穩心境。
很多人會覺得這很難,因為你問ta想要什麼?最想做什麼?理想是什麼?的時候,他們大多數答不出來,眼前只有兩個字在飄動:“賺錢”,但是賺錢能解決自己的什麼核心需要呢?他們沒有思考過。
所以,即使他們做夢都想賺錢,但還是賺不到錢,因為對於賺錢的意義,他們仍然沒有思考清楚。價值的意義在於主動性——如果賺錢的目的是解決我當下的困境,那這種動力就還遠遠不夠,因為它帶著被動感,但如果賺錢的目的是清晰自己要填補內心的安全需要和價值需要,那它的動力就會更強。如果再把賺錢這件事想的更清楚——認識到錢只是自己實現長期價值的必然副產品,那麼金錢就會較少帶來焦慮(即使在沒錢的情況下)。
第三,改變方向。
很多人都會說“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彰顯了方向的意義。如果在一個沒有成長空間的方向持續做功,那麼顯然做功越多,損失越大。很多人用“戰略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其實就是在做類似的內卷行為。
所以,我們不僅要低頭趕路,更要時常跳出來站在更高處去俯瞰全域性,尋找方向。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在未來大有作為的幾大領域,我們就可以選取其中最感興趣,最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的領域進行深耕細作。在這樣的領域進行“一萬小時定律”,才能在一萬小時之後真正有效。
很多人的焦慮來自於恐懼“蛋糕沒了”,其實蛋糕永遠都有,每個人都能吃到屬於自己的蛋糕,之所以感覺沒了,是因為安全感的匱乏。但是選取吃哪一塊蛋糕,可能比衝上去爭搶可能更難。後者是艱辛且無效的難,而前者是需要我們沉澱、思考,動用全部的理性思維和知識積澱才能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