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隔海相望。
導語:為人父母,不計回報養育兒女,只是因為這是他們的孩子,他們的家人,有時也只是期望老了,能有人看看自己,孩子們還記得自己,多陪陪自己。這是常理中父母的初衷,放到現在,這是理想中的父母,更是優秀的父母。然而有些為人兒女的,即使有了這樣的父母,也毫不珍惜。
那些孩子拿寵愛當理所當然的習慣,當肆意妄為的底氣,最後成了大人耗空了家裡的底蘊,自身也沒什麼能力,要他們養育老人更是不可能,幾乎只看錢,按錢辦事,養育父母也一樣。這無形中,在本是最親的父母的子女情之間,落下了看不見的隔閡,表面再親近,再好的父母也不是傻子,私下自然會防一手。
沈女士:我和老伴都是白手起家,在北漂的期間相識,一起就職過白領,接觸過基層、人事、財務,之後一起創業,積攢了一些財富。買了一套房子給子女備著,還有不少存款,雖然辛苦忙碌了大半生,過了中年倒也過得富足,還算幸福。
到了60多的年紀,半頭白髮的時候,孩子們也長大成人了,讀書的畢業了,工作的上了正軌,未婚的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成了婚,一兒一女都順利走完了我們眼中孩子們需要被照顧的路。
女兒工作不如意,開了小店走上了創業路,慢慢有了起色。兒子工作還算順利,也有了家庭,可似乎看妹妹自己做生意收入也不錯,也有了創業做投資的想法,想擺脫朝九晚九的復刻生活。
孩子們想拼,自己努力過想要的日子,倒也不錯,可天不如人願,他們的生意或專案都不怎麼順利,我的老伴也因故先走了,真正陪我聊幾句的人沒了,幾乎是一個人和這套住出感情的房子相依為伴。
人生好像從那時起,開始走入了低谷,就像沒遇過的挫折,累積反噬了過來。女兒的生意長久沒有起色,兒子開始玩起小聰明,想在股市裡找翻身的機會。好在那時雖然女兒遠嫁他鄉,兒子和兒媳住,但對自己還不錯,還生了個小孫子,讓我的情緒舒緩了不少。
只是這些都是表面上的樂觀,有一次兒子一臉惶恐,說是和同事合夥的一個專案,只差臨門一腳,急切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找我藉著先墊著。兒女們知道我這除了自己和老伴住的,還有一套房子留著,都盯著那套房子,我也猜出了幾分兒子的用意。
細想之下,感覺兒子對自己熱若得有限,就暗自留了一手,沒透出還有一筆近百萬的積蓄的底,那套房子給了也就給了,畢竟是自己孩子,總是要給他的,他怎麼用就不管那麼多了,於是就將那套房子給了兒子。果然,沒多久,他就變賣了去做專案,而那個專案也是編造的,就是簡單地拿去炒股賭運氣。
沒想到的是,這看似聰明的兒子,竟然會一犯再犯同一個錯,前赴後繼想連著跌入同一個坑。賣了房子後的第3個月,又來找我借錢了,說是還缺專案資金,要是補不上,連同之前的時間、心血和金錢都放了煙花了。
我心想,股票就股票,還騙自己親媽是合作專案,要不是親兒子,早就趕出門了。這兒子還說女兒出嫁就是公婆的人了,以後養老還得靠他這兒子,言語的潛移默化中,還暗示把我現住的房子也賣了,搬去和他以及他兒媳一起住,也有個照應。
我一時給氣得差點背過去,之後在我反覆詢問下,終於他將投資股票的實情告訴了我。我對金融也有一定接觸,提了我的建議後,發現他依然堅定要借,還說朋友很專業,有擔保,我也犯傻又一次做了錯誤的決定,賣了房子搬去和兒子的小家庭一起生活。
我雖然一大把年紀了,但還是太天真,把人都想得太好了。平時待人友善,特別對我照顧有加的兒媳,看到我沒錢也沒房了,就像是變了一個人,冷落有加,能避開就避開,躲得我遠遠的。說是住在一塊,孫子也見不到幾次,像是被隔離了一樣。
我後悔了,後悔信了這個兒子,後悔賣了房子,後悔一次又一次的失去,彷彿老伴走了,我什麼都做不好。一次不經意地轉身下樓,一個沒踩穩,骨折住進了醫院。醫院不遠,兒子、兒媳卻沒見幾次,來探病的反而是更遠一些的女兒更多更親切。
等我快康復出院的時候,女兒幫我處理了很多事,知道我房子都給了兒子的情況後,她並沒有埋怨,反而聯絡哥哥,說要是不想和媽合住,就給租個房子安生。兒子卻連這點也做不到,把事都推給了妹妹,我一狠心就想搬去女兒家住,女兒也欣然答應。
女婿對我也很好,經常問我還有什麼需要的。我情緒穩定了一些後,還想給兒子打個電話,不想就此成了路人,結果卻讓我失望了。當我問起什麼時候接我去他那住的時候,他一口回絕了,說家裡很忙,沒多餘的時間來照顧。掛了電話,我哭了一會,想了很久。
女兒和女婿聽後,說要是不嫌棄,就在我們家住下去吧,我們照顧你。我什麼都不需要了,只要女兒和這好女婿,我直接把積蓄都給了他們。“你們的生意不是一直難有起色嗎,這些錢收著吧,拿去擴大規模,改善經營”,女兒驚了,女婿驚了,得知這一切的兒子也驚了,一連給我打了好幾個電話,我還會理睬嗎?
結語:無私養育、感恩養老,沒有參雜太多的目的性,有感而發的行為,才是可良性迴圈反哺的,互相知道彼此付出的不易,心存感激並有了能力後施以感恩,養育以及養老都該是自然,沒有壓迫感的事。
可父母情不如隔代親,難保有些情再親也會有利益糾葛。相反,隔代的可見利益糾葛就少了很多,很多兒女自身無力的怨氣都無能地撒在父母頭上。雖然為人父母不易,做優質的好父母更難,但其實雙方都是有溝通並改變成長環境的餘地的。然而拋開一切溝通,開始直接著手利益,那就會產生隔閡、猜忌、敵對,再親和的關係也將被拉扯撕碎,即使作為父母,也不得不防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