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在當代社會似乎變得很“稀缺”了。
不是說我們身邊沒有理論上的“鄰居”,而是我們所謂的鄰居之間可能缺少了“鄰居情”。
很多人在一個小區住了好幾年,鄰里之間都不曾有過來往,甚至鄰居姓甚名誰都不知道。
這不能怪人情的淡漠,只是快節奏的生活以及極強的防備心理,讓我們幾乎很少會跟鄰里之間有過多交際。
《增廣賢文》中有云:“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意思是說,當出現了一些急難之事時,鄰里之間因為捱得近,可以儘快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現實中可能更多是在表達因為鄰里間來往比較密切,所以感情比較深厚,勝過了不怎麼多來往的親戚。
這是一種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與鄰和善、鄰里和睦的樸素文化,更是一種互幫互助的美好品德。
這種鄰里和睦的情義,在我們搬進高樓大廈的同時,好像也隨之而逐漸淡化了。
因而在遇到有一個好鄰居時,我們會格外珍惜這種感情。
我們小區的一位70歲老婆婆,便用行動詮釋了“得好鄉鄰勝過親”這句話。
01:獨居阿婆,眾鄰為親在我所居住的小區還沒拆遷之前,這裡本來是城邊的一個村子。
隨著城市的發展規劃,阿婆的土地被佔,子女用拆遷款給阿婆買了這個小區的一套房子。
原本是阿婆跟老伴共同居住的,後來老伴先她而去之後,阿婆又不願離開這個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便一個人獨居到現在。
阿婆子女都在城裡生活,週末或者節假日偶爾會來探望她,也都很孝順。
“都喊我去跟他們一起住,我才不去呢。”阿婆有時候會玩笑著說,“一個70來歲的老太婆,會遭人嫌棄的。”
其實我們都明白,她一方面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另一方面則是不願離開這片熟悉的圈子。
因為阿婆年齡比較大了,所以社群的工作人員會常常來問候她。而阿婆雖然是獨居,但卻跟鄰里之間相處得很好。
有的時候她自己親自動手醃製了一些小菜,除了自己吃點兒、給子女留點兒,還會給鄰居們送點兒過去。
按照阿婆的話來說就是:“大家都很關照我這個老太婆,我也要表示一點我的心意。”
其實不管是社群工作人員,還是我們這些鄰居,都很喜歡這位阿婆,也常會給予一些幫助。
人與人之間相處就是這樣,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幫忙,關係自然不會太差。
02:居必擇鄰,交必良友在《名賢集》裡有句話:“居必擇鄰,交必良友。”
意思就是說,居住必須要選擇好的鄰居,交友必須要選擇好的朋友。
這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或許還能做到“交必良友”,卻很難真正對鄰居有所挑選。
因此,我們只能透過更好的為人處世之道來維護鄰里關係。
阿婆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們小區公認的“好鄰居”,跟她在和鄰居相處之時的一個行為有關——分享。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我們村子裡有一個所有人都預設的“約定”,誰家有好事都要相互分享告知。
而同村的鄉親們還會根據“好事”的情況給予自己力所能及的祝福——不只是結婚這樣的大喜事。
正是這種互相分享好事、喜訊的行為習慣,讓我們村的鄉里鄉親之間的關係都非常好。
這位阿婆也是透過這種喜歡分享快樂、分享好事、分享喜訊的行為,讓我們所有鄰居都覺得很溫馨親切。
就好像阿婆並不只是我們的鄰居,而是我們身邊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一樣。
遇到這樣的鄰居,對於所有居住在這個社群的人來說,可能都算是一件幸事吧。
至少在我看來,阿婆就不只是單純的鄰居而已,她更像是我的外婆一樣。
所以,每次我回老家的時候,也都會給阿婆備一份家鄉的特產、當季的水果蔬菜之類。
03:鄰里相處,心善為先阿婆跟我們家是樓上樓下的鄰居,她住在三樓,我們住在四樓。
剛搬來這邊小區時,為了跟鄰里之間相互有個照應,我們家便準備了幾份糕點禮盒,給樓上樓下以及對門鄰居各送了一份。
“現在像你們這樣懂禮貌的家庭,可不多見了。”阿婆有次跟我們說:“以前住在四樓的是幾個小夥子,天天都在樓上跳來跳去的。”
“其實鄰里之間,相互體諒就能愉快相處。”
這是阿婆所說的話,同時也是我們家一直以來跟鄰居相處的原則:鄰里相處,心善為先。
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如果沒有善良之心,那就不太可能會跟鄰居之間友好和睦交往。
鄰居之間是如此,朋友之間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們要加班的時候,阿婆會幫我們照看小孩兒,給孩子做晚飯吃。
一來二往之下,我們家跟阿婆之間相處得很融洽的同時,也跟阿婆的子女們成了朋友。
對於這座城市來說,我跟我愛人都是從外地來的打工人,是陌生的。
但因為阿婆,我們好像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
能夠遇到阿婆這樣的鄰居,或許便是我們家的福氣吧。
結語:混凝土之中,也有溫情因為阿婆年齡比較大,有時候週末天氣比較好的時候,我愛人就會下樓去幫阿婆洗洗衣物、曬曬被子、打掃衛生什麼的。
偶爾阿婆子女來探望她的時候,我們兩家人還會小聚一下。
這樣的融洽氛圍之中,我們也感受到了暖暖的溫情。
有什麼好的東西,開心的事情,我們會叫上阿婆一起分享;
在生活中有什麼困難,我們跟阿婆及其子女之間也能相互幫忙。
這樣的關係,何止是簡單的鄰居而已?可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遠勝過親情了。
“不是親情,更勝親情”便是如此了吧。
能夠成為鄰居,是一種難得的“緣分”,多體諒、多理解,便能化解諸多矛盾。
用你的的善良、大度,換取一份“千金”難買的鄰里情,何樂而不為呢?
—END—
互動話題:你認同“遠親不如近鄰”的說法嗎?
我是知陽,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