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天生就是安全型依戀;換句話說,人人都可能成為安全型依戀。

也許你現在面對感情患得患失,提心吊膽,每次戀愛都肝腦塗地,最後總是落得兩手空空,傷痕累累。

但你要相信一個事實:你的焦慮,不是你天生的屬性,是你後天形成的反應模式。當你的反映模式發生變化,你的依戀型別自然也會隨之變化。

本篇文章,就來手把手地引導你:如何將自己從焦慮或迴避型依戀的泥潭中,親手解救出來。

一、 不安全依戀的你,在戀愛中會面臨怎樣的劣勢?

我寧願稱其為“劣勢”,因為當你是個典型的不安全依戀者,也就註定了你的戀愛起點比正常人更低。

因為你會:

1、 患得患失,敏感多疑,過分誇大感情中的負面成分,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你輕易直指分手。

2、 離別焦慮,依賴感強,你的焦慮程度隨著雙方的分別時間直線上升,分離的時間越久,你越無法集中專注,滿腦子想得都是對方在幹嘛,怎麼還不找我?

3、 熱衷試探,覺得試探來的才是真心:你不會相信表面文章,更熱衷於透過不斷和考驗試探,進行推理,然後判斷對方對你的投入程度。但往往採取的是自己的標準,所以經常產生誤會,引起失望。

4、 怕被拋棄:你親手將自己的姿態放低,給對方一種“廉價”的錯覺,卻時刻擔心他拋棄“廉價”的你。於是,你的困惑永遠都是:“他會不會出軌?”“他會不會討厭我?”“我這樣做他會不會更喜歡我?”你的動機背後,是深深的不安全感:你只追求自己在他心中的位置,卻沒想過對方是否同樣恐懼離開你。最後得出的結論往往是負面的:“他就是沒那麼喜歡我。”

5、 不會妥善處理問題:挫商很低,不懂如何正確處理感情中的矛盾。要麼迴避,要麼威脅,一次次的爭吵帶來的只有對彼此的不滿,但無法帶來對彼此更深的瞭解和永不再犯。

當然,以上舉例的,只是常見問題。不安全型依戀帶來的痛苦,絕不是僅有表面表現出來的那麼多。

作為當事人,不安全型依戀者本身就很難在戀愛中體會到“穩定、溫情、圓滿”的感受,有相當一部分都被他們自主消化了,表現出來的,永遠只是無法承受的一小部分。

所以,都無需旁觀者忍無可忍,我反而常聽聞不安全型依戀者主動分手,主動拒絕一段感情:“我不適合談戀愛”——這其中有多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二、 如何成為安全型依戀?

1、 成為安全型型別的思路之一:依戀維度的調整

第一, 焦慮維度;第二,迴避維度。

這兩個維度決定了你是哪種依戀型別:

高焦慮、高迴避=矛盾型依戀;

高焦慮、低迴避=焦慮型依戀;

低焦慮、高迴避=迴避型依戀;

低焦慮、低迴避=安全型依戀。

所以,成為安全型依戀的思路就變得非常明確:只需降低自身在親密關係中的焦慮水平和迴避水平,就可以達到安全型依戀。

2、 成為安全型型別的思路之二:“安全基地”的建立

除此之外,溫尼科特(兒童精神分析師)曾提出過“安全基地”的概念:

一個人的“安全基地”越豐富穩定,其依戀型別也就越健康安全。

而安全基地的本質,其實也就是人的內在安全感。與焦慮和迴避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兩個思路有著異曲同工、由淺入深的關係。

三、 如何降低焦慮水平和迴避水平?

1、 焦慮水平和迴避水平,具體透過哪些方面表現?

簡單來說,你想知道自己有多焦慮或有多回避,只需要從以下幾個判斷標準入手:

1) 情緒穩定度:你的情緒是容易被喚起的?還是不易被影響的?

2) 對愛人的需求度:你對對方是否需求過高?以至於離開他後無法正常生活?或大大影響心情和個人專注度?

3) 個人空間的需求;談了戀愛後,你還需要個人空間和個人時間嗎?還有基本的邊界感嗎?

換句話說,養你的人對你越投入,帶給你越多的安全感和穩定感,你長大後的焦慮和迴避也就越不容易產生。

有了源頭,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成年後,我們需要透過哪些方面,才能有效降低自己的焦慮和迴避水平?

1、 客觀自我評判

或許你內向寡言,被動自卑;或許你潛在自戀,過度自負。但無論哪種情況,都只是你的主觀自我認知——但請注意,你有智商,你有判斷力,當你跳出來客觀地從社會地位、個人價值、優缺弱點去評判自己的時候,才是真正客觀的你。

所以,正視自己的缺點,但更要認同自己的優點。你要清楚:兩個人既然兩情相悅,你身上必然存在吸引對方的閃光點,且對方必然覺得兩人價值相當甚至自己攀了高枝——接受自己“足夠優秀”這個事實,再來談下文。

2、 接受童年的傷痕

通常情況下來講,一個不安全型依戀者背後,總是有一個不夠溫暖的童年。

父母的怠慢、否認,不完整的家庭、冷漠的人情、畸形的教育,都是導致你目前慘狀的主要原因。

而你面對這一切的解決辦法很簡單:

你無需原諒。因為很多事本就不該原諒,很多時候,強迫自己原諒反而會在失敗中讓自己更加受挫,更加自我厭惡。

你只需要接受:接受過去發生的一切。過去了就是過去了,傷疤就是傷疤。你無需替誰尋找藉口,也無需將成長後的每一次不快都試圖連線到童年時期的源頭。

你需要跳出來,接受過去的傷痕,正視自己的不完美。然後告訴自己:我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抱怨問題的。

3、“安全基地”的建立

安全基地,換句話說,就是你的內在情緒為你提供安全感的心理結構。

受傷時,你可以回到基地調整;也隨時可以從基地出發遠航。

安全基地的建立,主要可以從實際情境中喚醒,具體操作方法:

找一張A4紙,橫著使用,在中間畫一條直線。

直線的最左端,也就是0的位置,寫上2020年1月1日,最右端寫上2021年1月1日。(時間不固定,但間隔一年),也就是說,這條直線,是你最近一年的時間線。

在這條直線上,均勻的畫上刻度。(不需要太多,按照自己喜歡的密集程度即可,建議以月份為單位)

A. 回顧近一年內讓自己感到舒服,尤其是體驗到“安全”的事件。根據其發生的時間點,寫在直線上方,標註時間。

B. 回顧近一年內讓自己感到糟糕,尤其是體驗到“不安全”的事件。根據其發生的時間點,寫在直線下方,標註時間。

C. 對比兩類事件的數量(寫完後,看上去會非常直觀,很容易對比)

D. 調轉紙張,豎著使用,在中間畫一條分割線,將舒服或“安全”事件寫在一邊,另一邊寫另一類事件。每一個事件寫完後,下邊要留出一部分空間(為下一步準備)

E. 在空白部分,根據空白部分上方的具體事件,寫出你認為讓你感到“好”或“不好”的元素。例如,被領導認可、被愛人理解支援,或,被人誤會、被人否定等。

F. 拿出一張新的A4紙,將之前所羅列出來的元素謄寫過來,分成兩邊

G. 這些元素,自我可控的,畫上記號(用綠色);自我不可控,但可迴避的,畫上記號(黃色);自我不可控,且無法迴避的,畫上記號(紅色)。

H. 重新審視G步驟中總結的元素,黃色與紅色,是否真的無法轉變為綠色?

I. 根據這些元素,安排自己接下來三個月發生的事件,觀察自己的變化。

猶如上邊所說,核心思路是:透過具體場景,喚醒個人內在的安全型依戀表徵。

你只知道自己是焦慮型依戀,卻不瞭解,其實在你的潛意識中,蘊藏著四種依戀型別的潛力。哪一種依戀型別的指數更高,就會被你誤認為自己是哪一種依戀。(這就是為什麼依戀型別的判定需要用維度水平,而不是直接定性)。

同理,當那些讓你感到“安全”的元素,被不斷體驗時(這就是喚醒安全型依戀表徵的意思),“安全基地”也就逐漸形成了。

深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書籍《非暴力溝通 · 兩性篇》譯者,大連市心理協會會員,34歲, 已婚已育,願意分享我的態度。

62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女人開始嫌棄你的訊號: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