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群裡看到一個媽媽林陽傾訴:自己還沒出月子,婆婆就急著回了老家,臨走丟下一句“我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
林陽不是獨生子女,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哥哥家有兩個孩子,自己的父母在幫哥哥帶孩子,無暇顧及她。
本來想著老公家就老公一個,生完孩子自己上班之後,就把公公婆婆接過來,幫忙帶孩子。卻沒想到,老人家根本不願意。
因為生的是女兒,公公甚至都沒過來看孩子。婆婆倒是來了,照顧了20來天,然後就跟林陽說要回老家了。
林陽本來想跟婆婆商量,讓兩個老人在她產假結束之後,過來幫她帶孩子,並表示會出生活費,但是婆婆一口回絕了:“我們辛苦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退休了,還想趁著自己身體能走動的時候,四處走走看看。”
林陽很委屈,覺得公公婆婆很自私,只顧自己享受生活,根本不管兒子兒媳婦的事情。
01
首先,必須承認的是,從法律角度來講,公公婆婆,是沒有義務和責任幫年輕夫妻帶孩子的。養育孩子,肯定是我們自己的責任。
但是,法律層面是一回事,現實層面又是另外一回事。
大多數家庭,夫妻兩個都要上班,那麼有了孩子誰來帶,確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足夠的經濟條件,讓女方全職在家帶孩子的。
另一方面來講,就算是家裡條件不錯,女方也未必就願意全職在家負責帶孩子啊。全職媽媽這份“工作”,辛苦操心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可。離開職場,還要面臨跟職場脫節、職業發展停滯等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權衡和考量的點。
請保姆,先拋開費用不談,你能真的放心把孩子交給一個陌生女人?
所以現實層面的問題是: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講,有了孩子確實需要父母幫一下,搭一下手。
不過其實理性思考一下,父母能做到的,也僅僅是幫忙照顧孩子衣食起居的層面,孩子很多習慣的培養、孩子的教育等,其實還是需要年輕夫婦自己來負責。畢竟,父母那一輩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式,跟我們現在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年輕夫妻還是自己教育孩子能夠更放心一些。
我們家的情況是,公公婆婆都退休了,兩個人很喜歡小孩子,所以很痛快地就答應過來幫我們帶孩子了。公公婆婆對孩子特別疼愛,兩個老人也非常細心,把孩子的生活照顧得很好,基本不用我們操心。但是孩子的學習、教育方面的事情,兩個老人很少插手,都是我們自己負責。
作為兒媳婦,我很感激公公婆婆的幫助,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和支援。平時我跟老公會每月給老人生活費,過年過節、兩個老人生日也都會送禮物、包紅包等。公公婆婆帶孩子真的很辛苦,所以我經常提醒自己,要記得老人的付出,記得他們對自己的好,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懷著感恩的心。所以我們這個家庭,整體氛圍還是很和諧的,孩子也一直在很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中成長。
於我的小家庭來講,確實是很需要父母能幫著帶一下孩子的。我跟老公平時都很忙,也都想著工作上能夠再進步一些,儘量給孩子創造更好一些的條件。我們自己,確實是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帶孩子的。
不過一天忙完之後,尤其週末的時候,我們都會盡量自己多帶一帶孩子。一方面跟孩子增進感情,另一方面也給老人放放假,讓他們出去散散心,放鬆一下。
02
其實林陽這種情況,我覺得分這麼幾個點來看吧。
如果自己的公公婆婆,確實是身體條件不允許,或者有其他原因,無法幫小夫妻帶孩子,是要給以理解的,然後自己想辦法來解決問題。
但是如果公公婆婆沒有什麼事情,就是單純不想幫忙帶孩子,想過自己自由的生活,這理論上也無可厚非,但是兒子兒媳婦心理上,一定會有不舒服的,肯定會有意見的。
我老公小時候,爺爺奶奶從來就沒管過,說不喜歡小孩子。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婆婆心裡還是有些耿耿於懷,覺得老人狠心,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沒有搭一把手,孩子才21個月就送到了幼兒園。公公其實心裡也多少有些不舒服,不過自己的父母,他也從不說什麼。
倒是我老公,這麼多年來跟爺爺奶奶根本不親近——他從小就記得,爺爺奶奶不管自己,儘管爺爺奶奶家就在對面樓,可他幾乎一年也就去一兩次。倒是跟姥姥姥爺,感情特別深厚,因為從出生到去幼兒園,都是姥姥姥爺在帶他(姥姥姥爺還要幫其他兒女帶孩子,所以只能把老公帶到上幼兒園)。
所以公公婆婆也要做好心理預期:如果真的沒有幫兒子兒媳婦帶孩子,兒子先不說,兒媳婦和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跟自己一定是不夠親近的,甚至可能會比較疏遠。不要說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完全不然。誰對他好,誰心疼他、照顧他,他都會記在心裡的。
另外還有一點:法律層面來講,兒媳婦也是沒有義務贍養公公婆婆的。如果兒媳婦不願意,公公婆婆老了,她也是可以不管的。我也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案例,老兩口都是離退休老幹部,退休金很高。退休之後,兩個人一直在全球到處旅遊,過得非常快樂和自由。然而,這麼過了十來年之後,身體漸漸不行了,需要人照顧了,可是兒子還好,兒媳婦和孫子都不怎麼過去看望他們,老兩口很傷心,無法接受。
其實,有什麼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呢?你們開開心心周遊世界,到處旅遊的時候,也沒太關心過兒媳婦帶孩子累不累啊?也沒多陪伴孫子,給以孩子更多的愛啊。
說這些倒不是要道德綁架老人,要求公公婆婆一定要幫著帶孩子什麼的。只是,人心換人心,大多數情況下,你怎麼對待別人,換來的就是別人怎麼對待自己。公平嗎?挺公平的。
所以,這事兒總結起來就是:
如果公公婆婆願意幫忙帶孩子,我們一定要心存感激,用一定的方式回饋和感謝老人。對老人多照顧、多關心,也多互相理解和包容,讓家庭和諧有愛。
如果公公婆婆明確表示不幫忙帶孩子,那就想辦法自己帶,咬咬牙一切都能扛過去的。如果真的自己心裡不舒服,覺得受傷,那日後跟他們保持距離,減少不必要的來往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還是把自己的小家庭經營好,讓自己的小家庭幸福美滿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