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本文共2386字,閱讀全文約3分鐘。

人,其實是很懶惰的;

有輕鬆的,絕對不會挑重的;

有容易的,絕對不會挑困難的;

可以休息,就絕不會工作;

所以,這就是人性。

但,

人在兩種情況下是例外:

遇到痛苦的事情;

尋找快樂的時光;

人只有在兩件事面前會積極行動。

並且,

你會看到一股源源不斷的動力;

做出常人難於完成的艱鉅任務。

無論是刺激的,

還是自願的。

最終,

結果都是非比一般。

一、馬蠅效應。

科普一下:馬蠅,屬雙翅目胃蠅科虻,頭大,像蜜蜂。不吃食物,只吸取動物的血液為生。

最早提出這個理論效應的,並不是科學家,也不是物理學家,而是美國前總統林肯。

林肯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他和他的兄弟在肯塔基鄉下的農場耕地時,兩兄弟分工合作,一個吆馬,一個扶犁,可那匹馬很懶,走一步停三步,好像並不願意幹重活。可沒多久,這匹馬便健步如飛,根本不用吆喝,很快把所有的地都犁完了。

感到不可思議的林肯,打量著這匹馬,要是經常這麼快就好辦事了。突然,他發現了一隻很大的馬蠅叮在馬的身上,他不忍看到馬被叮咬,於是把它打落了。兄弟著急,並抱怨到:“為什麼要打掉,馬是因為有馬蠅的叮咬,才跑得飛快的。”

馬蠅效應:即使再懶惰的馬,身上只要有馬蠅的叮咬,也會喚起精神,奮勇飛奔。

二、我們需要馬蠅的“叮咬”。

可惡的馬蠅,

讓人一聽見就有種極為不舒適的反感。

但我們需要像馬蠅一樣的外在刺激,

也需要馬蠅給予的疼痛感。

在塵世中,如果只是想碌碌無為,過完一生,那就算了。但如果想要有一番作為,除了自我的堅持與努力外,那外在的馬蠅刺激,就必不可少了。

“馬蠅的叮咬”會激發你內心的鬥志,觸發你體內的潛能,把你的堅強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也可能在某處觸動了你的玄關,不達長城,誓不罷休的氣概。

“馬蠅的叮咬”會讓你對環境有了警覺、對環境有了更高的追求。“疼痛”的刺激,讓你不斷的適應、讓你不斷的成長,更在不知不覺間成就了自我。

“馬蠅的叮咬”會讓你對目標和夢想有更多的行動,去實踐、去探索。夢想的美好畫面,魂牽夢繞,就是你行動的源泉,前進的動力。

三、找到我們的“馬蠅”。

人只有在兩件事面前會有所行動:

逃離痛苦;

追求快樂。

這兩種資訊之所以會過來,是因為有價值和有威脅。

對一個人而言,

只有有價值的快樂和有威脅的痛苦,

才有意思、才具有行動力。

1、叮咬的疼痛感。

馬蠅在叮咬馬匹的時候,盡情的享受著美餐,而馬匹卻是觸電般的疼痛,為了減輕痛苦,所以它只能奮蹄疾奔,更快速的完成了任務。

疼痛感就是外在的刺激,外在的壓力讓你不適應,所以就要逃離痛苦,變成了動力。

在一個團隊當中,績效考核便是你的馬蠅,電網、末位淘汰、懲罰制度便是對你的叮咬。在高壓的制度下,你要麼選擇迎難而上,把叮咬當動力,踏上成長與成功之路。要麼選擇被自然淘汰,這樣就會無痛無癢了。

在工作中,永遠都得要接受馬蠅的叮咬。上司的嚴格要求、客戶無理要求、以及績效的鞭打。但這也是竟爭與成長的步伐,做到精益求精,向不可能挑戰。

一個人在安逸、舒適、懶散的環境下,要想有很大的改變,似乎是不太可能。只有馬蠅叮咬到你痛處的時候,才會幡然醒悟。

曾經不如你的同學,如今功成名就;曾經找你借錢的同事,如今成了老闆;昔日好友,有意無意間,總看到人家去旅遊。抿心自問,自己哪裡不如別人,還是自己不夠努力,這樣的叮咬就成了你一劑劑的強心針,只有奮起直追,才能減少疼痛。

有時候你的競爭對手,假想的敵人,才是刺激你最好的良藥。在競爭中相互激勵,在拼搏中相互成長。肯德基與麥當勞的競爭就是最好的見證。有麥當勞的地方一定有肯德基!這個彷彿是鐵律一般的存在,客戶群體之間極度相似,分明是在搶對方生意啊!

這就是高明的營銷策略:商圈理論!透過競爭互補的方式來留住相似的客戶,讓客戶有第二個選擇。無疑他們是成功的,在大江南北遍地開花。競爭就是馬蠅,盤活了經營的通路。

也要學會給自己階段性施壓,找到自己為之奮鬥的目標,制定相應的計劃,並迫使自己嚴格的執行。使自己成為計劃人、行動者、監督者和領導者。

2、快樂的蜜糖。

如果,疼痛就是處罰,罰要罰得膽顫心驚;

那麼,蜜糖就是獎勵,獎要獎得心花怒放。

如果說我們會自覺行動的第一個原因是逃離痛苦,那第二個原因就是追尋快樂。

你會發現,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少了壓力,更多的是動力。發自內心,自動自發去做,這樣更容易到達成功的彼岸。

有的人工作任勞任怨,埋頭付出,你以為他是傻瓜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已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透過自己的努力,便能實現心中的理想。工作雖然很苦,但看到自己一步步向理想靠近時,心裡是甜蜜的。這時理想就是“馬蠅”,給足自己動力。

有的人工作後,仍刻苦自學,犧牲了休息時間、犧牲了玩樂時間,點滴吸取知識。甚至比別人多花幾倍的時間,也在所不惜,因為離目標又更進一步了。在他們心中,獲得更加專業的認可便是“馬蠅”,像一盞指路明燈,照亮前行的路。

發明大王愛迪生,一生探索發明,失敗千萬次,那又怎樣?每一次失敗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居里夫人為探究鐳元素,無怨無悔,連手稿都充滿了輻射源。所以理想的風帆一但開啟,便是“直掛雲帆濟滄海”。此時理想便是“馬蠅”,給人源源不斷的能量,一往無前。

要相信自己的理想與夢想,那是動力的源泉。

阿•安•普羅克特:“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聖。”

四、“馬蠅”給我們的啟示。

人性中的懶惰並不可怕,雖然是弱點,但我們可以藉助“馬蠅的叮咬”將其惰性降到最低。

只有願意扛起肩上的責任,才能發揮出更多的潛能,把壓力轉化為動力。

擁有強大的對手,也並非是壞事,遇強則強,才能變得更加強大。

所以,要想收穫巔峰的人生,就要學會化壓力為動力,接受外在的激勵,孵化內在潛能,將心智的力量演繹出精彩的人生。

還是那句:即使再懶惰的馬,只要有馬蠅的叮咬,也會喚起精神,奮勇疾飛。更何況是我們?!

--END—

延伸閱讀:

1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為什麼不去當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