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不知道的心理學真相:所謂的愛情和婚姻的質量,指的並不僅僅是物件問題,更多的是能力問題。
當年笑著嫁給愛情的人,後來為何哭了?
陳女士和老公是大學同學,大一的時候因為都來自於一個城市,所以聯絡比普通同學好一些。大二的時候確定戀愛關係。
畢業兩年後,他們決定結婚。陳女士的家人原本是不同意的,不僅是因為對方家庭條件不好,更是因為男方沒主見,辦事磨磨唧唧、拖拖拉拉。用方言來說就是:rou。
陳女士很堅定,打定主意就要嫁。父母為不讓她嫁,收了她的手機,把她鎖在家裡。但她卻她偷偷跑出去,還直接住到男方家。一年多之後,生米煮成熟飯,直接帶著娃回孃家。
後來,他們補辦了婚禮,又生了二胎。而男方卻在老二3歲的時候,出gui了,對方是一個比他大十多歲的單身女性(喪偶)。
隨之而來的就是感情破裂,兩人離婚。當年笑著嫁給愛情的人,後來哭著說自己遇人不淑。
這樣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當年他們對彼此的承諾和愛都是真的,可後來,也是在時間和柴米油鹽中真的不愛了。
因為,多數人的婚姻,都是不完美的。嫁給愛情的婚姻,未必就是幸福的。
當年笑著嫁給愛情的人,後來哭著說自己遇人不淑。
人類的天性是喜新厭舊
喜新厭舊,是讓在親密關係中的人,聽到就聞風喪膽的一個詞。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對方的舊人。
但講真的,人的天性就是喜新厭舊的,會花心、會厭倦,不長情。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將同一刺激不斷重複給嬰兒。嬰兒的反應是從強到弱,甚至不再注意。
而此時,若出現一個新的刺激,嬰兒的反應又會強烈起來。但時間長了,仍會像之前的結果一樣被忽略掉。
進而得出喜新厭舊,偏愛新鮮刺激的事物,是人類的天性。
當初是很愛你,但在後來,也是真的很愛別人。女人以為嫁給了愛情,卻忽略到愛也有保質期。
當年笑著嫁給愛情的人,後來哭著說自己遇人不淑。
婚姻的存在本就不是因為愛情
愛情跟婚姻分不開,但婚姻的存在卻不僅僅是因為愛情。
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婚姻是為確保男性“我的孩子是我的孩子、我的財產有人繼承”,以及社會穩定而存在的。可以說,是對女性的一種壓迫。
在婚姻沒存在之前,大家是隻知其母,不知其父。後來,男性覺得這樣不行呀,為自己的利益考慮,逐漸有了婚姻。
所以說,婚姻的存在本就不是因為愛情。如若只因為愛情而步入婚姻,那多半也是不會幸福的。
幸福的婚姻需要有什麼?
現在很多年輕人,存在一種矯枉過正的行為。那就是為避免別人或自己認為自己物質,在選擇婚姻的時候只考慮愛情。
當年笑著嫁給愛情的人,後來哭著說自己遇人不淑。
首先,我承認愛情對婚姻的重要性。但幸福的婚姻需要的還有契合的三觀、處得來的脾氣、性格、交流、體諒和包容。
戀愛只看是否合得來,但婚姻不能只考慮愛情,還需要看,對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最後想告訴大家,喜新厭舊雖是人的天性。但真的愛一個人,就是為她去剋制自己的生物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