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
今天,2020年12月19日,是母親逝世22週年的忌日。
1999年12月,在母親逝世一週年之際,我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了這篇悼念文章。20多年時間過去了,但我對母親的思念從未間斷過。今天,我將這篇舊稿配圖重發,以表達對母親最深切的懷念。
(一)
1998年12月19日,是我一生最為悲傷的日子。
這一天,我親愛的母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她深深摯愛的孩子,從此留給我們無限的哀思。每當想起這個日子,傷痛的眼淚就止不住地在我心中流淌。
那是去年12月我從加拿大考察回國的第一個週末。早晨,我與妻子一起剛從早市買菜回來,就接到大弟的電話,“哥,媽已經走了……”“什麼――”像被雷電擊中一樣,當即我就驚呆了,腦子嗡地一聲,“不是昨天還好嗎?”“是的,可今天早上就不行了,你快來吧”。放下電話,我的腦子一片空白,“這不可能,不可能……”只有這一個念頭,在腦海裡盤旋。
母親得病已接近兩年,幾個月前病倒在床上,後來又不大吃東西,僅靠打針維持,但我認為,母親生命的燭光,還會頑強地點亮著。在加拿大期間,我一直為母親擔心,生怕母親病情突變,我無法回來,給我留下終身遺憾。回國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妹妹,詢問母親的病情,聽說基本上維持原況,只是長期臥床長了背瘡,我才稍稍放心,這幾天正在打聽有無治療背瘡的藥,沒想到她老人家會這麼快離我們而去……
妻子見我愣在那裡,就問,“怎麼啦?”我剛說出“媽已經去世……”剎那間,就覺得一種巨大的悲痛衝上心頭,悲傷的眼淚奪眶而出,我捂住雙眼,第一次在她面前失聲痛哭。自從成人以來,雖經歷過多次生離死別,我認為自己還是比較堅強的,十幾年來,幾乎沒有流過一次眼淚。唯一的例外,是1984年回溫州旅行結婚。臨返京那天晚上,突然想到自此以後,不能每年再回家鄉,不能再經常看望母親了,悲從心來,悄悄地流過一次淚。此外,就是這次了。我怎麼能不痛哭流涕啊!從此,我就再也看不到母親慈祥的面容,再也聽不到母親殷切的叮囑,天底下難道還有比這更為悲傷的事嗎?
我的生命是母親給予的。從一來到這個世界,我就在母親的哺育關懷下成長。即使在離開母親的所有日子裡,無論是在上海讀大學的四年中,還是來北京的十幾年裡,我總能感到母親時時在我身邊。每當想起母親,我的心中就感到溫暖與平和。然而,從去年12月19日起,母親對我來說,就只是一種永遠的懷念了。我只能在心裡與夢中,回到母親的身邊,來傾訴心中無盡的思念。
1985年5月母親第一次來北京,在勁松小區我家裡
母親參觀中南海,此為瀛臺
大弟來京看望母親,我們一起陪母親遊香山公園
小弟來京看望母親,我們一起陪母親遊頤和園
歲月是多麼無情啊!從1983年我大學畢業來北京後的10年間,母親曾經三次來京,雖已年愈花甲,不管是乘火車、乘飛機,來往都是獨自一人。那時母親的精神和身體還那麼好,腿腳都還很靈便。平常我們上了班,母親在家裡料理得妥妥當當,把家裡整理得乾乾淨淨。餘下時間,母親自己在家看書、看電視,或者給我們打毛衣。母親的手是那樣的巧,我和妻子、女兒穿著母親給打的毛衣,常受到同事們的稱讚。
1985年母親第一次來京,我們在勁松小區居住。我妻子正懷孕。我先後陪著母親去天安門、參觀中南海。母親一直到我妻子生完孩子,伺候我妻子坐完月子後才回溫州。
1988年春節後,母親第二次來北京,在我靈境衚衕家裡
母親與我妻子、女兒在中南海,身後是瀛臺南端的迎薰亭
1989年6月,妹妹帶女兒來北京看望母親,我們一起在天安門
1987年,我家搬到了靈境衚衕12號院。1988年春節,我們回溫州度假,過個節後把母親接到了北京。那段時間,我們上班後,母親經常獨自從府右街散步 到天安門。星期天,我時常陪母親遊覽京城著名的景點,元旦前我她進中南海懷仁堂看演出,下雪後在南海冰面上拍照。
1992年9月母親第三次來北京,在復興門家裡
母親在天安門廣場
母親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1992年,我家搬到了復興門外。母親第三次來北京,正趕上女兒上小學。每天放學,母親就到學校門口接她回家,分擔了我們不少的負擔。
母親在深圳小弟家
母親在小弟家小區裡
母親與小弟在深圳“世界之窗”
1993年3月,小弟生了女兒,再三來信請母親去深圳他家住。母親最後一次離開北京,也是獨自一人去深圳。在小弟家住了很長時間,身體一直還可以。休息天,小弟與弟妹也陪母親去世界之窗等處參觀 。
沒想到幾年之後,母親的身體會如此迅速地衰弱下去。回溫州後,有段時間,妹妹發現母親不愛活動,還以為是缺乏營養,給母親買了一些補品吃也不見效,後來經醫院檢查,才知道母親患了腦萎縮症。從得知這訊息起,我就時時地牽掛著母親的病情,思緒經常會不由自主地飛向遙遠的家鄉。兩年時間裡,儘管妹妹與大弟尋醫求藥,想方設法為母親治療,然而母親的病況還是不可逆轉地逐步惡化,每發一次病,病況又重過一次,由前年的半身麻木、去年的復發失語,兩個月前臥床不起,到最近不打針就會昏沉下去。
母親八十大壽全家合影
因為不放心母親的病情,去年我曾經兩次回溫州看望。春節時一個人回去,和妹妹一起陪伴母親度過除夕。那時母親的神志還很清楚,但因為講話含糊,我無法理解母親想告訴我的事情。去年11月初,我利用去廈門開會的機會,又回去看望母親,那時母親看我的目光已很茫然。我握著母親那骨瘦如柴的手,心中有說不出的難過,但我相信母親能夠認出我來,母親憑著直覺感知我的到來。我回京前,去向母親告別,母親緊握著我的手不放。那一瞬間,我感到無比非常悲涼:過去常說善有善報,母親一輩子為人那麼善良,為什麼到老年會得這種病?一直到逝世,母親沒有給我們兄妹四個留下最後的遺言,從而使我們遺憾終身。
接到大弟電話的當天,我就乘飛機趕回家鄉,與妹妹弟弟們一起,懷著極度悲傷操辦母親的後事。回到北京,表面上生活又像以往一樣,一天天、一月月地過去,然而在我的內心深處,失去母親的傷痛卻一直排遣不了,它時時索繞在我的心頭,牽動著我的思緒。多少次在夢中,我又回到母親的身邊,陪著著她散步,陪著她說話,陪著她幹家務活……可每次醒來,更感到分外的悲傷。每當獨自在家,面對母親的遺像,我常常不由自主地回憶起許多關於母親的往事。
(二)
母親在江心嶼
在很多人眼裡,母親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
確實,母親是那麼平凡,像很多母親一樣,終年操勞,任勞任怨,疼愛子女,勤儉克己。在工廠裡,母親只是一名普通工人,在鞋廠工作多年後退休回家,一直操勞家務到最後得病;在社會上,母親只是一名普通婦女,與鄰里、親戚朋友和睦相處。像許多經濟不寬裕的工人家庭的主婦一樣,在那些年裡,母親為我們這個家庭的生活、為我們兄妹操了一輩子的心,默默無聞地付出了她的所有。
1974年春,父親、母親與我們兄妹四人,在照相館拍的全家福。
我怎麼也不會忘記我們一家經歷過的艱苦日子:六口之家就住在西垟巷6號樓上一間十幾平米的房子裡,房間裡擺了三張床、一張寫字檯、和大衣櫃,幾乎沒有多少空間;而廚房就在門外的共用“前間”,鍋灶是父親自己打造的,所有吃用的水,要一桶桶從樓下提上來,所有汙水要一桶桶從樓上提下去,一不小心水就從樓板地漏下去,而那搖搖欲墜的木樓梯至今想起來還膽戰心驚。最難堪的是,由於房間小放不下馬桶,不得不放在房間後的過道,也就在隔壁鄰居家的門口,為此我們遭受多少冷眼啊!這種情況直到1965年我們家搬到百里東路,居住條件才有所改善,但隨著我們兄妹漸漸長大成人,許多問題又擺在面前。
雖然家庭環境條件一直不怎麼好,但母親從不怨天尤人,總是以一顆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父親是溫州鞋業界有名的師傅,每月工資收入不算低,可他每天不離菸酒,個人花費較大,能夠交給母親的錢就很有限,而她自己的工資低,家底本來就薄,所以要維持六口之家的柴米油鹽,撫育我們兄妹四人成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母親不得不處處精打細算,經常丁吃卯糧、前債後還。好在母親無論在親戚朋友中還是同事街坊裡,人緣口碑非常好,手頭實在沒錢,總能想方設法調劑一下,拆東牆補西牆。這種狀況直到我與妹妹做工後才逐步改善。雖然家庭經濟一直比較困難,但她總是盡其可能讓我們兄妹平常裡吃飽穿暖,過年過節時穿得整整齊齊,過得熱熱鬧鬧,從不讓我們受一點委屈。
1978年初,父親不幸病逝。不久大弟參軍,出發前,母親與我們兄妹四人合影。
母親對我們幾個孩子哺育的恩情,是永遠傾訴不完的。也許它像陽光、空氣、春風、細雨般,過於平凡了,以往不那麼去注意,可許多事情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心情仍難以平靜。
記得我和妹妹小的時候,正是大躍進時期,因為母親與父親都是白天上班、晚上還經常加班,不得不把我們送到幼兒園裡全託,每星期才接一次。那時我們最盼望的就是星期六晚上母親來接我們。記得一次妹妹不小心,腳趾頭被幼兒園的石頭砸傷了,母親心痛極了,可又沒有辦法不送我們去幼兒園。那時我就盼著自己能得病,因為一有病,母親就會帶我到廠裡看病打針,我就可以跟母親在一起,不用去幼兒園了。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那是普通家庭最為困難的年代,沒有糧食,一家人吃不飽飯,而母親吃的總是最少的。而大弟卻正在那時出生,由於營養不足,他得了奶疳,長得十分消瘦,為此,母親一次次抱著他到八仙樓醫生家看病,才使他逐漸病情好轉。當時恰好廠裡精簡工人,母親被下放到郊區去勞動。在我的記憶裡,有許多個下雪天裡,母親揹著大弟去郊區幹活,揹著他回來。
小弟出生時,整個社會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但沒想到他一歲多時,患了痢疾,上吐下洩,趕緊送到二醫裡搶救,但用過許多藥仍不見效,身體非常虛弱,幾乎已近奄奄一息。幸虧父親找到一個著名中醫,採取先補體再治病的治療方法,才保住他一條小生命。在那兩三個月裡,母親就一直守在小弟身邊,煎藥喂藥,沒日沒夜地照料他,才使他漸漸脫離危險。出院後,大約有半年多時間,母親沒有上班,在家悉心照顧他,根據民間驗方,小弟病後要吃黃魚乾燉紅豆來補養,於是母親天天做,讓小弟喝燉出來的汁,剩下來我們正好用來下飯。在母親的精心照顧下,小弟的身體慢慢恢復健康了,雖然與其他同齡人比稍矮一點兒,卻長得白白胖胖,那麼的可愛。
母親與外孫女、孫女和孫子
我們小時候,母親為我們的健康成長擔驚受怕;等我們長大了,母親又為我們的工作、婚姻而發愁;待到我們成家立業之後,母親仍然還要為我們不在身邊牽腸掛肚,飽嘗思念之苦,還要為她的孫兒、孫女們付出她最後的心血……這許許多多的事情,似乎都很平凡,從母親她自己來講,只是盡了一位母親應盡的責任,但對於我們的一生是那麼的重要。沒有平凡的母親,哪有我們的今天?
(三)
母親年輕時
母親年輕時
在我的心裡,母親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母親的一生歷經坎坷,經受過許多磨難,遇到過一些難以理喻的人,見到過許多令人不平的事,但母親一輩子保持一種高貴的氣質,始終以一顆善良的心,平靜地對待人生、對待家人、對待他人;表面上母親懦弱忍讓,但在關鍵時刻母親卻總是深明大義,處處以兒女的前途著想,處處為他人的處境著想,寧可自己受委屈,也從不與別人爭執。母親的一生,待人行事,始終秉持著善良、溫和、賢惠的品質。
1985年,母親勁松小區我家裡看書
母親不僅僅關心我們的吃飽穿暖,而且十分注意對我們的教育,從不像其他父母那樣打罵孩子,而總是言傳身教,讓我們自己去認識、理解做人的道理。由於家庭原因,母親小時候只念過三、四年書,但憑著自己的努力,她認識了許多字,能夠看書寫信,在她的朋友同事中,也算是個小知識分子了。也許從小受家庭的影響,也許從自己的經歷體驗到,母親深知讀書學習的重要性。雖然母親不知道什麼叫學前教育,可在我上小學前,她有空就教我認字,教我寫自己的名字。如果說我至今還保留喜歡閱讀寫作的愛好,這不能不說與母親的啟蒙有著很大關係。
母親與二表哥
母親似乎很早就意識到,要讓我們擺脫原有社會生活環境,讀書是一條重要的道路。因此,她常常以平陽二表哥為例子,講他怎麼克服困難考上大學,讓我好好向他學習,將來爭取去讀大學。為了使我多看些課外書,增長知識,母親經常從廠裡的圖書室為我借小說。我在小學看過許多書,如《林海雪原》、《鐵道武工隊》、《敵後武工隊》、《烈火金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牛虻》和《三國演義》、《水滸》等,都是母親給我借來的。這些書籍給我的影響是很大的,使我從小培養起對文學的愛好,使我開闊了眼界,懂得了世間的許多道理。正因為從小受母親的影響,我和我的妹妹弟弟們在學校裡學習成績和品德表現一直都不錯。從我們的身上,母親似乎看到了她的希望。然而,現實打碎了我們上學的夢想,也更加證實了父親關於“讀書無用”的看法。所以除小弟外,我與妹妹、大弟從十四、五歲就開始去做工,即使以後中學開始復課,我們也沒能再去上學。對此,母親感到十分無奈。但她總是鼓勵我們多看書,支援我吹笛拉琴,大弟學畫、小弟下圍棋等愛好。她認為,有個愛好,多學一點,總會有好處。
正當我與妹妹、大弟上班做工後家庭經濟狀況有所好轉時,一場災難卻突然降臨了。1977年11月,父親被查出身患重病,雖經母親和我再三努力,陪他到上海醫治,但回來後病情仍不斷加重,到第二年大年初五就不幸病故了。
母親與回鄉探親的大弟在江心嶼。
接著,家裡又碰到幾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大弟要去參軍當兵。當時大弟工作單位已是國營工廠,父親又剛剛去世,在這種情況下讓他走,難免會有人說閒話,但母親毫不猶豫同意了他,因為她最理解大弟的願望,支援他出去闖蕩。
1982年,母親來上海看望我,在華東師大大門口
第二件事,是我要去讀大學。當初我只是抱著多學習知識的想法參加高考文科複習班,報名參加高考只是想衡量一下自己的學習效果,畢竟我只上過五年半小學,怎敢奢望一步登天直接去上大學呢。沒想到我一下子考了個高分,可以上重點大學。這使我高興之餘又感到為難。上大學,這可是我從小的理想,終於夢想成真了。可是父親不在了,大弟參軍了,小弟還在上高中,第二年也要上大學,我如果離家求學去了(那時浙江省的重點大學都沒有文科專業,我如果上大學必須到外地去),家中千斤重擔誰來挑?在這重要關頭,母親態度非常堅決,她再三對我說,“你能夠上大學,很不容易,也是全家的光榮,不要為了家裡誤了你的前程,你只管去吧……”(此刻我寫到這裡,眼淚充滿了眼眶,我的母親,什麼時候她都是為我們兒女著想,唯獨沒有為自己考慮!)。在我上大學第二年,小弟也不負眾望考上了浙江大學。
1982年,母親到浙江大學看望小弟,與小弟在杭州西湖邊
連續三年,我們三兄弟相繼離開母親身邊,在備受人們讚譽的同時,母親卻從此開始飽嘗綿綿不絕的思念之苦,與妹妹同時承擔起沉重的經濟負擔,因為家中不僅少了我與大弟的收入,而且還要為我們三兄弟增加許多開支。終於等到大弟復員、妹妹結婚了,而我又到畢業分配的關頭。那時我有兩條路,一是同意師大推薦我到北京中央機關工作,那就不能照顧母親了;二是要求回家鄉,那樣可以與母親朝夕相處。從我當時的願望來說,當然非常想到北京,北京畢竟是中國首都和政治中心,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可是我內心卻實在很想回到母親身邊。到底怎麼辦呢,寫信問母親,母親堅決支援我到北京去,她說:“還是你自己的前途要緊,不要想得太多……”母親的支援促使我下定了決心,堅定地踏上人生新的征途。
母親與我妹妹在江心嶼
在許多人看來,母親屬於那種身體弱小、性情軟弱、能力不強的人。可我的母親,在每個關鍵時刻,都做出了明智的決定。實際上,她在開啟我們的前途之門時,卻把許多壓力和痛苦、許多寂寞和思念都留給了自己。是什麼東西在促使母親這樣做呢?我想,最重要的是她深深愛著我們,她把我們這些兒女的一切看作比什麼還要重要,寧肯犧牲自己的一切來幫助我們達到自己的理想。正是偉大的母愛,使她變得那樣的深明大義、堅強果敢。
母親的不平凡之處還在於,她不僅對待自己家人這樣,而且對待他人,包括親戚朋友同事,也總是保持一片善心與熱心。比如平陽二表哥,在他家最困難的時候,母親撫育過他,所以這次母親去世,二表哥也是最傷心的人。
母親與她的姐姐們
又比如我的幾個阿姨,雖然不是母親的親姐姐,但母親一直將她當作自己親姐姐那樣看待,逢年過節都要去看望,有什麼心裡話也都跟她們說,她們家裡有什麼困難,也一定盡其所能去幫助。正因為如此,所以她們的孩子,現在還經常懷念母親。還有銀娣姨,由於孩子多,家庭曾經非常困難,雖然我們家也不寬裕,但如果她碰到難處來求助,母親總是想辦法幫助,至今銀娣姨提起這些往事,還十分地感動。
我的母親
母親就是這樣的人,人家對她八分的好,她對人家報以十分的好;即使人家對她不好,甚至有負於她,她也從不記在心裡,當人家走背運倒黴時,還儘可能去幫助人家。即使是已經去世的親人,同樣如此。據我所知,我的祖父、祖母和叔叔生前,母親都不曾見過他們。但從我記事起,每逢春節、清明、七月十五,母親總要擺好香案,在他們的牌位上,點上蠟燭、香進行祭祀。文革中牌位被 銷燬了,但那以後祭祀的禮儀還是照舊。父親逝世後,當我們為父親祭祀時,母親仍然沒有忘記他們。這些事情雖然已經過去多年了,但給我的印象是終身難忘的。我深深感到,母親對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真誠,她的善良植根於她心靈的深處。每當我回憶起母親,我的眼睛裡含著淚花,我的心裡堅定著一個信念,那就是:做一個像母親那樣善良的人,永遠保持一顆誠實的心。
我想,這,才是對母親最好的紀念。
1999年12 月18日寫成
2020年12 月18日配圖
-
1 #感動!好在老母親那時也是高壽,生前看到了兒女們均在社會上已經站穩了腳跟、前途不錯,並幫助你們成家立業、陪伴照顧孫兒孫女,老母親應該無悔自己的一生了!今天,你們近二十多年的幸福生活,應該是老人家在天之靈一直保佑著你們的結果!
-
2 #一看,就是位慈祥善良全身心為兒女操心情長的母親!所以,兒女也是基因傳承地情商之濃!家庭中,若有一個好母親!會管到幾輩人的代際相傳啊!母親的份量簡直是太重要了!我也很想念和心疼母親的操心辛勞……!2020年12月19日21:29時隨感
-
3 #平實的描述卻讓我淚流滿面,母親這個詞語永遠都是讓人感動,感念,感激的。世上千般好,母愛無可替。祝福所有善良的母親。
-
4 #慈祥善良的母親,看了這篇文章,讓我無限哀思我的母親,我的父親和爺爺奶奶為了生計漂洋過海去菲島謀生,父親操勞過度英年早逝,我們兄弟姐妹8個,都年小無知,是勤勞儉樸善良的母親把我們兄弟姐妹8個養大成人,讓我們個個進學校讀書,成人進入社會工作,做社會有用的人。 偉大的母親離開我們己經15年,我非常思念母親,祝母親在天堂和父親安康快樂!
-
5 #慈祥的母親,孝順的孩子!你媽媽氣質很好!
-
6 #一字一句的看完,感動,因為你的母親和我的母親一樣,一輩子都為兒女操心,現在,母親離開我們馬上就三週年了,可是沒有一天不想她
-
7 #善良的母親!孝順的兒女!
-
8 #我懷著與作者相同的心情,看完此文。同樣邊看邊隱含著淚水!因為,我與作者年紀相仿,更主要的是有一個同樣相似的母親!同時比你們家庭更悲慘更苦難的歷程!慈母2008年春駕鶴西去,亨年97歲。母親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慈祥善良的一生!體現真正偉大母愛的一生!僅藉此文,與作者一起懷念我們永難忘卻的母愛!
-
9 #天之大:唯有母愛最偉大……
-
10 #慈善的母親。孝順兒子。寫的非常感動
-
11 #善良的母親!平凡偉大的母親!
-
12 #慈祥的母親!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永存!
-
13 #慈祥的母親、孝順的兒子。
-
14 #我剛永失孃親,咋有失去才懂得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含義,娘重病臥床半年幾乎就沒有和我們說過說了,現在一個人在家翻看母親的照片也是淚流滿面,無奈人有悲歡離合,自古難全,以後再見媽媽只能在夢裡了,希望媽媽能在夢裡多和我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