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與家庭##情感事務所#
01
如果說戀愛只與感情有關,那婚姻一定與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無干系。當一份感情落實到婚姻的時候,金錢也一定是這份關係裡無法繞開的東西。
好的感情其實也需要談錢。離開了物質條件的支援只談感情是蒼白的,也是缺少溫度與安全感的。
人人都渴望,一生都生活在相互體貼、相互支援、相互理解、相互交談中。然後生活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發展。在現實中,還有一種男人,以妻子為中心,無私地奉獻著,百般呵護妻子,孩子,老人,可是最終妻子還是覺得丈夫不好!這男人活得很難受。
三毛曾說:“真正的愛情就是不緊張”。
不緊張的愛情中,一定要有一個不苛求的伴侶。
平日的維持生計、做報表、寫總結、見客戶,其實大多數人已經很累了,再聽到耳邊的催促,不停地嘮叨,或許就會瞬間崩潰。
責任太多,身上的擔子太重,只希望共度一生的人,能對自己少點要求。
少了不小心就捱罵的緊張,少了不絕於耳的催促,其實兩個人的時光,可以放緩下來,餘生的甜蜜,可以很長。
當婚姻的激情淡去,那個永遠不嫌棄你,願意陪你一起到頭髮花白的人,就成了心頭抹不去的印記。
02
我們為什麼喜歡遠方?因為我們總認為,遠方和我們這裡不一樣,有我們從未看過的風景,有我們沒有說過話的人,有我們好奇的風土人情,有我們這裡無法實現而遠方卻可以實現的理想。
還有我們喜愛的姑娘和愛情故事,還有我們的美夢和異想天開。我們在這裡遇到的壞人壞事,那裡一定沒有;我們這裡的煩惱和失敗,那裡一定沒有。
所以遠方那麼美好,那麼高尚,承載了我們那麼多的想念和成功之果,所以我們是那麼地喜歡遠方,可惜的是,總喜歡出發,卻無法成行。
這是後來餘麗才知道的,因為生了老大過了一年多也沒有一次。餘麗應該是易孕體制,所以生完老大一年之後,在林鵬的軟纏硬磨百般示好裝可憐之下,才又有了一次,而且基本得不到滿足。
可是意料之外還是有了老二。直到如今,老二快兩歲了,再也沒有過。每次忍不住找林鵬,總是被推開。餘麗摟著孩子睡覺,他也總是自己在客廳睡,也許都已經習慣了。
在有些時候餘麗會主動找他談談,每次也能說說,只是他一點不想改變,他的態度就是人沒有完美的,能賺錢養家,又沒有出軌,所以餘麗應該知足的。
溝通說過很多次,餘麗也很注意方式方法,反正態度就是,我就這樣了,你能就過,不能過你就走,孩子房子都不給你。從結婚到現在,餘麗孃家前前後後給了她40萬,資助他們裝修,買商鋪,餘麗自己攢的5萬也奉獻給了這個小家。
除開這些,三年倆娃,林鵬也是上進的賺錢,大事小事基本不用餘麗操心。而總是對她,缺少了對妻子的那種寵愛和熱情。每次要求他抱抱親親,他總是不太耐煩的樣子,還閉上眼睛,說自己累,可是轉頭打遊戲玩手機又很精神。
03
林鵬一年能賺50萬左右,餘麗就是小學的代課老師,一年能賺四萬左右,有寒暑假。林鵬言語裡會覺得她沒啥賺錢的能力,可是餘麗覺得這樣當個老師雖然賺得不多,但是生活費也很少再問他要了。他花錢喜歡大手大腳,而餘麗比較節省,他的理論就是想著攢錢不如想著賺錢。
林鵬喜歡養魚,玩遊戲,沒有不花錢的,而且還不少。一年也得兩三萬吧。但因為他不抽菸,不喝酒,有點花費,從不嘮叨他。這樣就可以給他喂刷子,找一些共同點。
他的錢他不會上交,因為商鋪和新買的大房子裝修和還貸款,物業水電的都是他在弄,一個月也得快15000了。
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是沒有讓餘麗滿意,沒有那麼寵愛,對她有各種各樣的要求。不知道該不該離開,試過很多方法,林鵬說他知道改變不了。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著,也不是無話可說,也不再是無話不說。
林鵬對倆孩子還是很寵愛的,眼神和看餘麗的不一樣。尤其是大女兒就是他的小情人,他眼裡有化不開的柔情,親親寶寶舉高高。
生活也是越來越好,孩子也是聰明可愛,只是這份不如意,一直是餘麗的心頭之痛,父母親人不能傾訴徒增擔憂,和他商量總是沒有改變和結果。
餘麗身高170,體重120,生完孩子也並沒有走形,依然是膚白貌美大長腿,卻是林鵬從不珍惜的愛人。許多夜晚,很傷心很傷心,送給他的小作文不計其數,人家直接說我睡覺。
04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與有些人聊天,總是覺得興致勃勃,意猶未盡,哪怕心中有再多的煩惱,也彷彿跑到了九霄雲外,時間總是一下子就過去了,真盼望著下次再和他聊天。
與有些人聊天,卻是一直無奈地聽對方不停抱怨,從工作說到生活,從過去說到現在,再到將來。好像他生命中的一切,就沒有令他滿意的。原本大好的心情,也會被他弄得烏雲密佈。
有句話說,人生的奧妙之處就在於與人相處,攜手同行。和優秀的人同行,能幫助你遇見更好的自己。愛情婚姻也如此,家庭事業如此,人生道路也如此。
在這世上,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自己也不完美,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滿足我們所有物質的、身體的、精神的需求。大部分的婚姻,即便是最美滿的婚姻,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想要擁有十分完美的婚姻,那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理想化。
每一種選擇在得到的同時,也意味著一種喪失,人生總是充滿著選擇的遺憾,以及如何接納這遺憾。魚和熊掌本不可兼得。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所有需要和夢想都寄託在一個人身上,期望他來實現,那是對他人的苛求和對自我責任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