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總有個原因,凡事不會無緣無故的發生,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有因必然有果,有果必然有因,因果論幾乎無人不認同。在這種思維模式下,每個人都想找原因,都想知道為什麼,不管這個人是否聰明,不管他是否有足夠的認知能力,他都想搞清楚原因。
但是,有些事物或現象的存在,可能並沒有確切的原因。或者說,即便有原因,以人類的智慧,也無法認知到這原因。比如,宇宙為何而存在,造物主為什麼要創造萬物,這個有原因嗎?也許有吧,但我們無法準確得知。
一種比較合理的說法是,宇宙本源為了認識自己的無限,進而創造了有限,透過大量、無量的有限,來認識自己的無限。因為無限是不可被認識的,但凡被認識,那一定是有限,無限只有藉助有限來認識自己。
這個說法看起來合理,但是,如果進一步追問,宇宙本源為什麼存在呢?不論你如何解釋,我又可以追加新的問題。只要這個問答進行下去,我有無限追問的能力。但實際情況是,我們總會在一個適當的時候,停止這個問答遊戲,而這意味著,當我們知道可以無限的時候,我們開始承認自己的有限。
沒錯,只有當你知道自己是無限時,你才真正願意體驗有限,你才能在有限中,沒有任何的不願意。你知道有限,無法侷限你的無限,你才能安心的,才能心甘情願的體驗著有限。有限和無限,在這種情況下,達成了統一。宇宙萬物是這樣被創造的。
開悟者,願意活在當下,有能力活在當下,也是這個規律。所謂開悟,就是終於確認了自己的無知。只有在見到無限後,才能確認自己的有限,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無知,悟後起修的原因也在於此。所謂活在當下,也不過是在有限的時空中,活出無限。
當你心甘情願的,承認自己的無知,承認自己的渺小,你才能活得廣大。在你沒有見到無限之前,沒有開悟之前,你不會願意承認這一點。當你見識到真正的力量,你自然會對力量存在敬畏之心。同樣,當你真正知道什麼是死亡時,你才能生活得更好。
不要總是去找原因,你只能找到你以為是的原因,你只能找到在你認知層次範圍的原因,那將你引入歧途。真正的原因,它不是某一個具體的原因,它不只是某一方面的原因,它是全部的原因。當你明白一切都是全因素的作用,你無法再去找具體的原因,你只有接收這一切的安排。
只有這樣,你才是知道真正的原因。佛家有一個理論,叫做因明學。到了終極層面,你才能真正的明白原因。在這一層面,因果是合一的,因和果之中,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它們同步發生,它們是一體。或者說,你苦苦尋找的原因,它正體現在當下的結果之中。這是真相,是真理,只有當你成為一個真人,你才能認識這真相和真理。
不要總是去找原因。我們在不停找原因的過程中,不斷深入的探尋,最後卻發現,任何一件事的原因,都是全因素的共同作用,健康也好,生活也好,都是如此,或者說沒有一個具體的原因,或者說這原因,同時存在所有的維度,所有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