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現在我們在網上和很多雞湯類的書籍中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個說法,我們很難啃動一個大目標,那就將這個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只要將這些小目標一一完成,那麼這個大目標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於是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長輩和領導能都用這個經典的理論來教育我們該如何如何拆解目標?話又說回來,這套方法真的管用嗎?我將用自己的兩個親身經歷來說明。

第一個經歷就是跑步,跑步是一件痛苦的事,雖然平時經常去跑步但不代表我就喜歡跑步,更多是為了鍛鍊身體。平時每次跑步基本跑個2-3公里左右,還沒跑完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停下來走了,感覺這兩三公里也是一段特別漫長的里程。直到上個月決定要報名年底的馬拉松,我將每次跑步的里程提高到6-7公里,我發現自己也能順利跑完。一開始確實很難受,放棄的念頭無數次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但是我也按照這個目標拆分法告訴自己,在堅持一下,爭取跑到前面那個涼亭那裡,跑到那後再鼓勵自己爭取跑到前面那座橋那裡,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最終完成了這個長跑的目標。因此從跑步這件事上來說這種目標拆分法是正確的。

第二個就是我的炒股經歷,每年年初我也會設定一個目標,今年要賺多少錢,然後把這個目標分解到每個月,一月賺多少,二月賺多少……計劃看似很完美,但一年下來情況很不樂觀,上半年幾乎都超額完成目標,一到下半年吃進去的利潤都吐回去了,在這方面我不得不說這套目標分解理論是行不通的。

目標分解法對於以上兩個經歷為何一個行得通,一個行不通?我想應該是這樣的,跑步的話只要意志堅定,身體吃得消,只要外面環境穩定,路面平坦不要突然颳風下雨,那我們就很容易用這個理論去完成預定目標。而炒股的話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外面環境充滿了各種不確定因素,就算你制定再高明的目標分解法,也難逃股市的這種隨機性。當然,使用目標分解理論最大的前提還是在於你個人的意志和決心,如果沒有強烈的意志和決心,就像我平時跑步2-3公里也覺得累。

1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女子月薪兩萬元,買房子後把公婆接過來,婆婆卻貪得無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