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有一篇文章曾經深入剖析過婆媳關係,認為婆媳關係這個詞就有失偏頗,它聽上去是婆婆和兒媳兩個人的關係,但在實際生活中,婆媳關係的複雜程度遠不止於此。
婆媳關係的本質其實是婆婆、兒子、兒媳的三角關係,並且這個三角關係的核心是兒子,也就是說,兒子才是婆媳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沒有兒子,根本就不存在婆媳。
受傳統觀念男主外女主內的影響,很多人都會覺得男人不用摻和進內宅的事情,女人的糾紛要女人自己解決,這也就導致當婆媳矛盾出現時,很多人只會把目光聚集在婆婆或者兒媳身上,忽略了兒子存在的問題。
其實在婆媳關係中,兒子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他是婆婆和兒媳的連結點,他既與婆婆有親子關係,又和兒媳有夫妻關係,他的態度能夠決定婆婆對待兒媳,兒媳對待婆婆的態度。可以說,在一個家庭中,兒子是調解婆媳問題的關鍵。
小姑子懷孕不能幹活,婆婆把她髒衣讓坐月兒媳洗,兒子一腳踢翻盆
龍華和趙勇是大學同學,他們相伴走過了大學四年,大學畢業後兩個人就結婚了。
結婚後夫妻倆和趙勇的母親一起住,趙勇還有一個妹妹,妹妹在不久之後也出嫁了,嫁給了她的上司,偶爾會回家來看看。
婆婆寵小姑子,她怕小姑子在婆家沒有人照顧她,小姑子被查出懷孕後,就把她接過來,親自照顧她,自從小姑子來到家裡後,婆婆天天圍著小姑子轉,變著法子給小姑子弄好吃的,一整天都陪在小姑子身邊,走路怕摔了,連上廁所都要跟著。她對龍華又是另一種態度,不聞不問,龍華讓她幫忙,她也很敷衍,只在小姑子休息的時候才來龍華這逗一下孩子,龍華覺得很委屈,同樣都是生孩子,婆婆差別對待也太明顯了。
畢竟一個是親生的,一個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龍華也不指望婆婆能好好對自己,家裡一個剛生產完的產婦,一個還在懷孕中的孕婦,光婆婆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龍華想請月嫂,婆婆又不肯,說她浪費錢,很多時候龍華只能親力親為,好在她身體好,生了孩子也沒有到下不來床的地步,很多事情都可以不用依靠婆婆,自己動手做。
婆婆不捨得讓自己的親生女兒幹活,卻很捨得使喚龍華,這天龍華正在衛生間洗衣服,婆婆抱來了一摞小姑子換下來的髒衣服,扔進了龍華的洗衣盆裡,對她說:“你小姑子懷著孕,身體不便,不能洗衣服,這些髒衣服你幫她洗乾淨吧!”
這一幕被剛回來的趙勇看到,他衝上來把坐在板凳上的龍華扶了起來,一腳踢翻了洗衣盆,對婆婆說:“什麼懷孕身體不便,分明就是在故意為難龍華,她才懷孕四個月,肚子還沒多大,龍華還在坐月子,坐月子比懷孕的人更需要呵護,也不見她來體諒一下嫂子,要是自己幹不了活,要麼請保姆,要麼就回婆家去,別跑這來當公主,還使喚起嫂子來,沒人慣著她!”說完也不管婆婆是什麼反應,扶著龍華回了房間。
回到房間後,趙勇對龍華說:“我媽跟我妹就是這個性格,讓你受委屈了,過幾天我就讓她們回老家去,我沒有辦法陪在你身邊,你要好好照顧自己,明天我就去請個月嫂過來照顧你。”龍華覺得很感動,她能有一個呵護著自己的丈夫,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婆媳矛盾之所以屢屢存在,和我們傳統的家庭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傳統婚姻都是女嫁男娶,女人嫁進男人家,作為一個外人,女人需要融入男人的家庭中,就相當於一個大家庭中突然來了一個外人,大家都沒有適應這個外人即將成為自己的家人,但在女人眼中,她和丈夫重新組建的家就是她的家,人在自己家裡和在別人家裡是不同的,婆婆把兒媳當外人,兒媳把自己當自家人,這種意識上的差異,就是婆媳矛盾的根本原因。
解決問題的方式很簡單,一是婆婆轉變觀念,接納兒媳,二是兒子兒媳和婆婆分開居住,距離產生美,不住在一起矛盾反而會少很多。
但是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分居兩地的條件,當住在一起,婆婆又無法轉變觀念時該怎麼辦,這時候男人就該站出來了,男人要明確自己妻子在家裡的角色和地位,給予妻子很多的尊重,讓婆婆看到自己的態度。
和睦的婆媳關係並不困難,難的是他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只要有一方沒有做好,感情就會分崩離析。
今日話題
你認為一個好的婆媳關係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