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興起兩頭婚#
判斷婚姻幸福不幸福的標準是什麼?是結婚的形式?是彩禮和嫁妝?還是孩子跟誰姓麼?非也,婚姻幸福不幸福的關鍵,在於婚姻中的夫妻雙方,只有一對相互體諒,能夠承擔自己家庭責任的夫妻,才能支撐起一段幸福的婚姻。而這些與彩禮、結婚的形式、孩子跟誰姓沒有半毛錢關係。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現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帶動著結婚的開銷也越來越大。動輒幾萬塊錢的彩禮、嫁妝,無形之中給普通家庭出身的雙方都增加了一定的經濟負擔。而這種新興的“兩頭婚”在一方面減少了來自於彩禮、嫁妝的壓力。因為在兩頭婚中,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兩個人只要想方設法的過好自己的小日子,養好孩子就好。這樣就不會出現某些影片播的,少了彩禮新娘子就是不下車的尷尬。
再者,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一般年輕人的工作節奏也越來越快。這就必然會出現小兩口沒空帶孩子的情況。這樣的“兩頭婚”的方式,可以輪流住在雙方父母家,可以拜託雙方父母幫著帶孩子,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小兩口的生活壓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添婚姻的幸福感。
但是,我們還得看到這種婚姻模式的不足之處。
1.遇到我國的傳統節日像中秋節、春節等闔家團圓的日子,小兩口去哪家就成了大問題。當然,遇見通情達理的父母可以女方父母、男方父母跟小兩口一起過。但是,如果不呢?到底該去哪家就得需要提前溝通好。
2.兩個孩子姓氏不一樣,有可能會造成兩個孩子之間已經孩子跟父母之間的疏離。我想孩子如果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至少孩子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不能跟媽媽(爸爸)型,是因為不愛我嗎?”“他都不跟我一姓,是我的親人麼?為什麼同學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跟我們家不一樣?”這就需要做父母的好好引導孩子,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發生。
其實,在我看來,如果婚姻太講究各種形式,那就會給婚姻埋上不確定的隱患。只有適當的給婚姻鬆綁,才能真正的給婚姻幸福增磚添瓦。一味地講究結婚的形式,一味地要求彩禮多少,嫁妝如何,一味地堅持結婚之後必須住誰家,只能是人為的給婚姻鎖上了一道道枷鎖,而裝在婚姻套子裡的小兩口,想要幸福的走下去,只能揹著這些枷鎖蹣跚前進著。而“兩頭婚”的出現雖然從某些方面給婚姻鬆綁了但是又給婚姻生活帶上了新的鐐銬。
還是那句話,婚姻幸福與否,看得是婚姻中的夫妻二人,而不是婚姻的形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配圖來自於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