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剩女(1)

週末兩天遠赴四川成都相親,車馬勞頓1000多公里,最後不負大家所望,以失敗收場。影片介紹這兩天就釋出,哎,人生不易呀。

作為老剩男,我自身當然有很多問題,不過伴隨著忐忑不安的情緒今天想與大家一起探討當代敏感話題~剩女,因為這個主題是比較得罪人的,尤其會得罪一些不擅長客觀理性看待婚戀問題的中國女性。首先,為了減少打擊面,我先給“剩女”這個詞下一個定義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歧義。根據百度百科上的解釋,“剩女”作為網路常用語起始於2007年,針對1980年以前出生的未婚女性,所以年齡27週歲及以上未婚或離異的單身女性就符合了“剩女”的社會定義。以今年為參照的話,1993年之前出生的單身女性理應被列為“剩女”的行列。另外,這位達到27週歲的單身女性主觀上必須渴望或期待婚姻,才可稱之為“剩”。如果完全不考慮結婚,不希望組建家庭的話,哪怕67歲單身未婚也不可謂一個“剩”字。因此,“剩女”的定義是年滿27週歲或以上且渴望或需要婚姻的未婚或離異單身女性。在此需要澄清一個概念,何為不想結婚?不想結婚的含義是反對婚姻制度,即在任何情況下均不考慮婚姻,法律上不建立夫妻關係(同居可以)。即使遇到了物質上、外貌上、精神上、年紀上都非常滿意且合適的物件也毅然選擇不進入婚姻。請各位女士捫心自問,你們是真不想結婚嗎?

剩女的話題比較複雜,我將試圖用幾篇文章闡述這一社會現象,從經濟上,環境上,以及女性的內心世界等多個維度進行剖析。請大家多指正,批評。

如今中國的男女人口比是113:100,適齡單身男性人口比女性要多出3000多萬人。從男女人口絕對值對比和一夫一妻制原則下,“剩女”現象應該不會存在,至少不該大量存在。然而,現實中生活在城市的人們,他們周圍充斥著相當多數量的剩女,或者說27歲以上的單身女性。原因究竟為何?從宏觀上分析,由於中國城市化程序加速,數以千萬計的鄉鎮人口紛紛湧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然而,即使透過多年的奮鬥,男性外來人口真正能在大城市安定下來的屈指可數。他們的規劃是在大城市奮鬥3至5年,存一點錢再回到老家做小本生意,娶妻生子。相比之下,鄉鎮女性定居大城市的可能性就大很多;定居大城市的先決條件是購房。在中國,約定俗成且較為普遍的婚姻規則是男方負責購房(全款或按揭)。鄉鎮女孩如果妙齡貌美且個性溫和,雖沒有購房能力,在中國婚戀市場中依然炙手可熱。無可厚非,絕大多數女性在尋覓婚姻伴侶時,都希望對方的物質經濟條件優於自己,而中國男人也很欣然接納這一點。

一個普通的二線城市,平均房價3萬元每平方,100平的房子總價300萬,首付30%,就需要有90萬現金。這個城市的月收入中位數是5000人民幣,在沒有老家父母的財務資助下,需要15年不吃不喝才能攢齊首付。因此,鄉鎮男性是極難單靠個人勤奮和努力完成在大城市購房的目標,回老家成家立業是大勢所趨。可惜回到家鄉,他們會發現當地的適齡女生都已不知所蹤。這些女生都絡繹不絕地前往大城市,勤奮工作或努力尋找一個在大城市有購房能力的適齡男性結為連理。顯然,也將有不少鄉鎮女孩無法嫁給有購房能力的男性,一般而言,她們會繼續在大城市期待著,同時自己努力賺錢,即使最終演變為“剩女”,也不甘願返回家鄉定居。這直接導致了中國適齡單身男女的人口結構比例嚴重失調,大城市肉多狼少(女多男少),主要是優質的“狼”比較少,鄉鎮村是狼多肉少(男多女少)。大城市的“肉”是當地女性和外來女性之和,根據男人結婚必須有房前提,不少大都市裡自身有房的女性也不甘願嫁給沒有購房財力的男人,寧可單身也不願下嫁鄉鎮男性。這些鄉鎮的“狼”看不到希望,大舉輾轉回到家鄉求偶。

向各位分享一組資料,2016年某二線城市的211大學做了一項統計研究報告。根據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民政局的資料,2016年在該城市交付五險一金的單身(未婚或離異),年齡在27歲至60歲之間的單身男性為55萬人。鑑於個人主觀意願無法統計,假設此群體的男性全部期待結婚,所以這個城市擁有55萬常住剩男。同時,還有同等情況的“剩女”有34萬人。透過這組資料不難看出哪怕在大城市,單身男性依舊比單身女性的人數多出不少。那為何還會有大城市肉多狼少的現象呢?主要是優質“狼”太少,統計研究報告中又給“優質剩女”和“優質剩男”的明確了定義,為何用“優質”這個詞而不用“優秀”呢?由於人品,學歷,身高,相貌和個性魅力無法逐一統計,所以只能參考經濟實力:稅後月薪達到4500元以上定義為“優質剩女”。稅後月薪達到6500以上,名下有一套房或父母名下本市有兩套房定義為“優質剩男”。根據稅務局和房產局的資料,該城市的“優質剩女”為27萬,而“優質剩男”只有不到5萬人。考慮到絕大多數女性入門要求男方必須優質(收入高於自己且本市有房),所以這個城市的真實男女比是5萬比34萬,約1比7。此外,“優質剩男”亦可選擇“非剩女”——20歲到26歲的未婚女性。大部分“剩女”未來孑然一身是必然趨勢,除非她們大幅度降低擇偶要求。看官們可能會覺得我在針對剩女,其實還有一個被忽視的龐大群體,那些非優質和返回老家的“剩男”也一樣形單影隻。很不幸,我就是這個群體裡的其中一員。討論“剩女”話題的原因在於“剩男”現象沒有實質探討的意義,一字以蔽之:“窮”。窮人,特別是窮的男人是社會的最弱勢群體,是完全被忽略的一個群體。

雖然面對殘酷又現實的大資料,咱們也不可能看到周圍所謂的“優質剩男”被七位“剩女”環繞著。大多數的中國女性有一句箴言:寧缺勿濫。寧可驕傲的單身,也不會屈就交往一個不符合自己全面需求的男人。所謂的“優質”只是入門條款,為數不少的女生對未來伴侶的要求是多維度的:德智體美勞,潘驢鄧小閒,一個都不能少,也許每項的優秀程度並非很高,但無法接受男方有明顯的短板。舉個事例,我有一個250斤,身價9位數的富二代朋友早些年去相親,女方得知他的經濟條件後非常滿意,但卻不能接受他的體重。高情商的人一般會提議:“過度肥胖對身體健康有害呀,如果我們在一起後,咱們定一個減肥計劃我陪你努力減重,好不?”然而這位大姐一副夜總會選男寵的姿態:“你的物質條件還不錯,但是太胖了,不夠帥嘛。錢嘛,夠用就好。8位數就差不多了,但是體重最好150斤,要是長得有點像吳彥祖就完美了。”大家看她這話說的還TM挺辯證的,先放棄一點,不用億萬喲,千萬資產就夠了,但是要帥,要有型。我在諷刺這位女士低情商的同時,可以分析一下她這句話的底層心理預判:我自己配的上任何人,只有我對男人提要求。關於達不到的部分,男人去糾正後有了結果再來追我:沒錢的賺錢去,太胖的減肥去,不帥的整容去。

凡是都有例外,能滿足高階“優質剩女”需求的男生當然是存在的。當這個女生遇到一個看似比較全面的男生後,一般而言,她會怎麼做呢?她這時會等待對方給予自己一個“態度”或者說期待男方表達出誠意。能走到這一步的男人已經相當優秀,兄弟,不容易啊。這個“誠意”的表達特別有意思,完全映襯出五千年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這種“誠意”也適用於我國的商場和官場。

中國奴隸制社會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由於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讓更多的人從勞動中解放出來,於是在秦國時期出現了封建制度的萌芽,奴隸制社會解體。這裡的“奴隸”是不被當作人的,可以像物件和牲口一樣買賣。然而,中國的主僕關係卻一直存在,大戶人家或皇親國戚的宅院中都有很多僕人。僕人是一種職業,是被僱用來提供專業的居家照顧與服務。為了便於就近照顧僱主,絕大多數的僕人會與僱主住在一處或鄰近的地方。

約定俗成的男女潛規則,中國男人向女人表達誠意的第一步:僕人的工作內容。在中國,下官見到上官,下官自然就變為了上官的臨時僕人,上官的生活起居和車馬交通基本都由下官負責或代辦。經銷商遇到客戶,也瞬間變為有限義務的僕人(限度的大小取決於商品或專案的價位和提成的多少),儘可能地把客戶服侍好為表達“誠意”以便儘快簽約。當代男生追女生也需如法炮製:上班去送,下班來接,風裡來雨裡去,愛心早餐,噓寒問暖,體貼入微。試問沒有這個男人,這個女孩就沒法上班還是不吃早飯了?問題的癥結不在於女生是否有這種自理能力,而在於男生有沒有甘願讓她失去這種自理能力的態度。什麼樣的人具備自理能力卻不用親自去做呢——主人。誰又去替他/她做呢——僕人。這是中國人對“誠意”的表現。反之,男方不這麼做就是沒有誠意,那就是不愛或者不夠愛,這是一種非常自洽和縝密的邏輯體系。不少女孩子的心思是,一個男人無論客觀條件多麼出眾,主觀不夠愛我的話,我怎能嫁他?她們的安全感需要透過主僕關係來展現。

這種邏輯也可以用於男對女,我有個朋友早些年結婚,他老婆出生和原生家庭相對比較差一些(按照我這位朋友的原話:“我老婆是一個三線城市底下的縣,那個縣底下的鎮,那個鎮底下的村,還有,那個村底下的一個溝裡的一戶人家的女兒”),外貌也不算出眾,年紀還大他3歲。對於我們這些俗人,當然會好奇的詢問,你看上她什麼尼?他輕蔑地瞟了我們一眼,道:“我和她結婚半年以來,我自己都沒有摸過鞋。”

這句話很有畫面感,我們當時立馬就開始浮想聯翩,這個哥們回家後一副大老爺的做派,腿一伸,老婆給他脫鞋,然後忙前忙後,不亦樂乎。

誠意表達的第二步:送禮。類似古代的進貢,藩屬國向宗主國獻上禮物,這些禮物稱為貢品。據《禹貢·疏》載:“貢者,從下獻上之稱。大家是否覺得又有點主僕的意味呢?同上所述,誠意和態度的表達就是需要把自己放在一個低位供著和哄著對方。一個有“愛”的男生貢獻禮物給自己心儀的女生是不可或缺的,男生一定要主動,要用心思,不能讓女人自己提出來,說出來的需要,那感覺就不對了,而且這個禮物應該有一定的價值——價格的高低體現出“誠意”的大小。送禮需要有一個由頭,現今國內各大商家在消費主義浪潮下杜撰和催化各式各樣的節日和紀念日,目的在於刺激低端的女性向男友或追求者們索要禮物,中端的女性向男友或追求者們暗示節日和送禮之間的邏輯關係,高階的女性超然地等待男友或追求者們供上大禮。

我被辭退前有一個同事,德才兼備,為人淳樸。三年前談了一個女朋友,二人確認了男女朋友關係後。他興沖沖地領著那位女生去本市最高檔的奢侈商店買了一個普拉達手包,價格約25000元。剛出店門不久,女孩就嘲諷地說:“哼,讓你給我買包是看得起你喲,我前男友們的身高都是180加,你那麼矮還能做我的男友應該覺得榮幸。”我這位同事身高172公分,也不算很矮。然而在她眼裡就像一個蕞爾小國,連擁有上供給宗主國的資格都是一種恩賜。哎,這哥們兒也是可憐,出力出錢還被譏諷和嫌棄。雖然這個例子有些極端,但是在中國要想做成事,追到姑娘,不出點血是不可能的。臉皮薄也不行,被拒絕一兩次就退縮也是沒誠意。我們的文化中“厚顏”是非常重要的,是必要不充分條件。升官、發財、娶老婆,如果你沒有出眾的才華和雄厚的經濟實力或背景,“厚顏”是最有效的方法,只要成本可以接受,不斷試錯才有可能達成目標。

未完待續

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從方向盤抓法看老司機潛意識,你是哪種?快快進來自己對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