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為人父母,我認為最應該做的就是一視同仁。即使父母沒辦法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也不應該顧此失彼,對待兩個孩子的待遇相差甚大。

雖然說在兒女結婚成家後,父母就完成了自己的責任,可以退出兒女的家庭。但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父母年老體弱時,還是得依靠兒女照顧。

既然如此,父母就應該過早地把自己的房產和錢財分給兒女們。而應該把這些留下來傍身,到了最後日子,哪個兒女孝順負責養老就給誰,這樣才不至於老無所依老無所養。

1

趙阿姨和老伴,年輕那會,確實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女兒是老大,但趙阿姨的公婆卻並不喜歡這個孫女,連帶著趙阿姨也受到了婆家的冷落。

而等趙阿姨二胎生下兒子後,公婆特別高興,把孫子寵上了天。而公婆也對趙阿姨的態度好了很多,精心伺候月子,日夜幫忙帶孩子。

正因此,趙阿姨的內心難免也不知不覺偏向了兒子。雖然女兒也很乖巧聽話,可在趙阿姨的心裡,始終認為女兒遲早會嫁人,自己的養老還是得依靠兒子。

2

在這樣的思想下,趙阿姨和老伴退休後,兒子結婚成家後,他們就把自己名下的兩套房子全都給了兒子。當時兒子兒媳特別感激,一個勁說著感謝的話,還說以後一定會好好給公婆養老。

老伴原本不太同意,想留下一套房子養老。但趙阿姨卻認為,反正兒媳婦生了孫子後,他們就會到兒子家長住,順便幫帶孩子。老家的房子,留不留都無所謂了。老伴拗不過她,只好同意了。

而兩套房子分給兒子的事情,讓出嫁的女兒卻心寒了。女兒雖然沒回來鬧過,但她卻生氣結束通話了電話。從此之後,女兒也很少再回孃家。雖然逢年過節,女兒還會送禮送紅包,但卻沒有了以往的熱情。

3

趙阿姨內心有些崩潰,她自認為自己沒有錯,女兒始終是外人,只有兒子才是自己晚年的依靠。而等兒媳生下了孫子,趙阿姨和老伴,果真去照顧了。雖然日子過得磕磕碰碰,但也還算是熬了過來。

只是孫子三歲後,兒媳就以孫子大上學不需要他們為由,把他們趕走了。這下趙阿姨頓時慌亂了,她從未想過,去兒子家待了三年,幫兒媳養大了孫子,可等到真正安享晚年時,卻被兒媳掃地出門。

趙阿姨很傷心,但兒子卻勸他們先去姐姐家住段時間,他再想辦法說服兒媳。趙阿姨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只好去女兒家找女兒女婿養老。

4

看到父母來,女兒雖然有些意料,但她還是沒有拒之門外。只是女婿得知岳父母要長住自己養老後,卻頓時惱羞成怒:你們來住一段時間,我們歡迎。但你們長住養老,那絕對不行。你們有親生兒子,房產錢財全都給了他,他有義務養你們。而我一個女婿,沒拿錢沒義務。

女婿的話,讓趙阿姨和老伴,又是心寒又是淒涼。因為女婿說的都是事實,當初他們確實沒給女兒女婿一分錢家產,如今卻來找他們養老,他們確實覺得丟臉。可丟臉也沒辦法,丟臉也好過無家可歸啊。

只是如今女婿的拒絕,讓他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趙阿姨也沒想到,自己當初的偏心,會導致如今自己無家可歸。女兒雖然心疼他們,但因為當初他們沒給女兒多少嫁妝,更沒有給女兒家產,女兒在婆家也沒什麼說話權。

5

趙阿姨和老伴,硬著頭皮住了幾天,然後就收拾行李走人了。他們直接拿著房產證去到兒子家,要求收回自己的兩套房子。兒媳嚷著公婆收回房子,她就跟趙阿姨兒子離婚。

聽著兒媳要挾的話,趙阿姨再也沒有妥協。既然兒子都不爭氣,那麼他們做父母的,又怎麼扶得上牆?可兒子也不肯讓出房子,最後老伴提議給兒子留一套,他們自己留一套養老。

可趙阿姨還是不想妥協,想兩套房子全都收回來。經過這次養老,趙阿姨也算是看明白了,兒子兒媳指望不上養老,而女兒也沒能力給他們養老。他們只有靠自己,才能安享晚年。

只是兒子非鬧著要一套房子,否則就斷絕關係。大家說,趙阿姨該為了親情,讓出一套房子嗎?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江浙興起的“兩頭婚”能帶給女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