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老人為子女操勞一生,也不撈一個“好”。

現實生活裡,很多老人為了子女把自己的房子給賣了,結果落得無家可歸的例子多了。是社會的人情變味,還是老人太傻?

天下父母甘願為子女付出一切,而有些子女連給老人最基本的贍養都沒有。這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今天我們不妨來聊聊同類事情。

大院裡的吳爺爺,有三兒兩女,卻一個人住在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年輕時為了養育子女,自己老伴把命都搭進去,如今兒子女兒沒有一個人願意接他去養老。兒子結婚他出錢出力,女兒出嫁置辦嫁妝,把畢生積蓄為兒為女,如今卻靠著愛心人士的救濟生活。這樣的事情,另外人看起來心酸。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覺得父母給予自己的物質,那都是應該的,而把贍養父母的義務,卻不當作一回事。這樣的事情真不少發生,有著同等遭遇的劉阿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今天我們不妨聽一下劉阿姨的傾訴:

傾訴人:劉阿姨,57歲

我這一生真的有點苦,丈夫走得早,兒子不待見。

我今年57歲了,剛退休就去到兒子家幫帶孫子了,在兒子帶了6年娃,我才明白自己需要的不是兒子的養老,而是一個相伴到老的伴。

俗話說:“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好”,在這6年裡,我勤懇的為兒子操持家庭,照顧孩子,雖說兒媳對我有不少意見,但我都忍了。我不想與她發生爭吵,我一個單身老人,如果與兒媳翻臉,那我真的是無處可去了。

儘管我都忍讓了,可兒媳也不待見我,如今孫子上小學了,兒子家不需要我了,兒媳對我就更不客氣,她的企圖很明顯,就是不想讓我在家裡待了,一旁的兒子也默認了。讓我感到特別的委屈,我含辛茹苦的兒子,也不待見我。

早些年我丈夫走得早,我一個人把他拉扯大,我真的不容易。特別是兒子上大學的時候,花錢厲害,每天我下班後都要去做兼職,不然就不夠開銷。如今,退休到現在還沒還得及享受生活,兒子兒媳卻這樣對待我。

我都這把年紀了,也不想爭吵了,我不等他們說,就和他們提出,搬回我那個45平米的小房子居住。我沒想到兒子兒媳立馬同意,一點也不挽留。要說心裡不悲傷,那是不可能的。心裡的那份悲涼,刺痛著。

自從搬出來之後,兒子兒媳還會來看一下我,也會給點生活費,這樣我心裡有點安慰。可我一個人在老房子居住,特別的孤單,特別是晚上,根本無法入眠,我常常想起往事,眼淚不由嘩啦嘩啦的落下。我想有個人陪伴的願望就更加強烈了。

後來我在公園遛彎的時候遇上了以前的同事老張,我們相處得還可以,相互寒酸了幾句,留下了聯絡方式。從那以後我們一直有聯絡,經常一起到公園打太極、散步。老張的情況和我的差不多,他早些年就是離異狀態,這些年也沒找過,兒子都在外地,如今也是一個人生活。

我們相處久了,互相產生了些情愫,有天老張提出要和我搭夥過日子,我也在等這句話,我一個人確實過怕了。我單身的這些年也有過人追求我,因為孩子,我一直沒有再婚,怕影響他,如今想想也太不值得了。

和老張相處的日子裡我過得非常快樂,餘生能遇到她真幸福。我後悔當初,不找一個人相伴,不然也不會活得那麼累。同時我也慶幸我從兒子搬出是明智的,不然我可能要和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撕破臉皮。如今,他們還久不久的還看望我,我晚年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聽完劉阿姨的傾訴,我不禁為她感到我惋惜,她遭遇太不幸了。還最後因為自己的明智,迎來晚年的一絲幸福。同時我也很想對那些不孝順的子女說:“如今你沒有樹立好的榜樣,晚年你的遭遇也是如此”,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真的不容易,晚年為父母養老,那是作為子女的義務。

而作為一個老人,老了以後不能光想著子女,把所有積蓄給了他們,甚至有的為子女把房子賣了,直到淪落街頭才後悔。一個老人要想晚年過得幸福,就要多為自己著想,不能一味的付出,晚年你是得不到同等的回報的,畢竟兩代人存在太大的觀念,而現在年輕人觀念不同。作為一個老人,更不能忽略人心,有些人他是貪婪的,只想索取,不想付出。

最為一個老人,晚年要想活得清閒安逸,那就要多為自己著想。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的人開始質疑人生,質疑婚姻,質疑生孩子?